人物简介:作家,著名电视节目策划、导演、制作人,1960年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1985年进入中国作家协会,曾先后在作家出版社、中外文化出版公司、《小说选刊》、《民族文学》杂志工作,后转入电视行业。
关正文的办公室刚刚搬到京城南五环外一个僻静的园区里,远离热闹和喧嚣,一如这些年他所做的节目,安安静静地生长,却开出别样的花——他曾执导《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因为丰富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备受好评。
他这一次走入人们的视线,是因为在黑龙江卫视和腾讯视频播出的新节目《见字如面》。这档由他一手打造的明星读信节目只有一张讲台,一只话筒,上台的每位明星读一封信,简单朴素,却似涓涓细流,进入了观众的内心。
当《环球人物》记者提到,不少观众都对节目赞不绝口时,56岁的关正文按捺不住兴奋,身子前倾,语速变快:“一封信看似简单,却拥有足够的内在张力,能打开尘封的历史与丰富的人性之窗。这些信值得被传播,应该被更多人看到。我们做的不是主流,我们只是在回归常识。”
见字如面,展信如晤
关正文身高近1.9米,看起来很魁梧,但没有影响他举手投足间散发出的文艺气质。新办公室还没完全归置好,他就已经在楼上辟出一块地作图书馆,“我想让更多人加入到读书的队伍中”。
哪怕工作再忙,关正文每天都会抽出时间读一会儿书。做《见字如面》之前,他一开始计划的是做一档读书类节目。他认为如今电视上的读书类节目要么是说教,要么已退化为替市场炒作的文学评论,很少与观众互动,难以打动观众的内心。“十几亿人口的中国,却没有一档大家喜闻乐见的读书节目,我觉得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他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然而,在读书节目的研发过程中,关正文改变了想法。一天,他偶然读到一本英国出版的书籍《见字如晤》,里面是从欧美各国收集来的私人信件,“我突然有了灵感,要做一档读信节目”。他很快发现,在欧洲,“读信”早就成为一种文化现象——3年前,英国坎农格特出版社就发起了一个名为“Letters Live”(见字如晤)的阅读会,请读者聚在一起阅读那些理应受到更多关注的书信。读信队伍中不乏名人身影:“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曾化身为“计算机之父”图灵,读了一封图灵写给友人的书信;“抖森”汤姆·希德勒斯顿深情演绎了英国作家杰拉尔德·达雷尔写给妻子的情书;“甘道夫”伊恩爵士,朗读过一位“出柜”少年写给母亲的信,中途数度哽咽……日常中难以流露的感情在书信中被尽情展现,配上读信人抑扬顿挫的朗读,这让关正文深感震撼,他决定,将节目形式从读书变为读信。
于是,关正文和团队着手从全国各大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文史研究机构、名人故居,甚至私人收藏家那里搜集了上万封书信,他要求团队里的成员每人读一本书信集,然后挑出自己觉得值得被关注的信件在研讨会上推荐。《见字如面》节目组里的一位编导人员告诉记者:“关导提出,一封信首先要打动自己,才有可能让观众产生共鸣。这后来也成了我们的共识。”常常,关正文会在工作人员选信时突然闯进来说:“太牛了!这些信真是太棒了!”
一年多的时间,从搜集到筛选,最终留下了上百封信件。关正文的选信标准很明确,“最终入选的信件强调了相关历史的重要性、当事人的重要性和信件内容的有趣性,足以反映历史的有趣片段和价值截面。但所有标准其实只有一个:这封信值得更多人看到。”
这百余封信中,有从古墓中挖掘出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封家书——《黑夫家书》,那是2000多年前两名参战的秦军将士写给家中大哥讨要银子的书信;有民国才女萧红在香港即将沦陷之时,躺在病床上写给在远方前线抗战的弟弟的信,“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有1971年在曼谷拍戏的李小龙写给远在美国的妻子的信,他在信中预言拍完这部电影(《唐山大兄》)自己就会火了,尽显率真可爱、柔情似水的一面;甚至还有古代大家韩愈写给鳄鱼的信(《鳄鱼文》),他在信中怒斥 ,“你们这些鳄鱼,不在水里好好呆着,竟敢称霸一方,凶残地吞食民众的牲畜”(译文)……
这些信成为关正文打造节目的根基,他要用这些尘封的文字,为观众打开一扇扇窗,隔着时间与空间,与写信人见字如面。
一封信,一个明星,一场戏
除了有好创意、精挑细选的书信,《见字如面》的成功还离不开明星嘉宾们的演绎。
节目中,72岁的归亚蕾读着歌手蔡琴写给前夫杨德昌的信,一句“杨德昌,你怎么可以这样就走了呢”,眼圈就红了。2007年,杨德昌突然去世,蔡琴写下了这封《让他活在我的歌里吧》的放手信。杨德昌与蔡琴的爱情故事人人皆知,两人经历了10年无性婚姻,最后不欢而散。蔡琴在信中写道:“早知道他生命这么短暂,我愿意早点跟他离婚,放他好好享受他的生命……我深深地感谢上帝,让我与他轰轰烈烈地爱过。”这封信读完后,现场观众起身鼓掌,既为读信人,也为写信人。
关于读信的嘉宾,关正文并不觉得自己是在选择明星,而是在选择最适合的表演艺术家:“表演艺术家的价值在于能够优秀地完成人物也就是写信人的塑造,这是没有表演经验的人所无法完成的。”他给每一位读信嘉宾写了一封信:“我们期待用声音、形体和表情细致入微的表演,来塑造写信的人物;我们期待现场表演的声音是自然的,生活化的;每一位观众都可以通过信件内容在想象中看到那个写信人的样子,看到他写信时周围的环境甚至时代的环境……”
林更新、归亚蕾、张国立、王耀庆、何冰、张涵予、蒋勤勤等人在听到节目的基本创意后,都毫无犹豫地答应加盟。从不参加综艺节目的老戏骨何冰会反复揣测每封信的表演尺度和细节;台湾演员王耀庆在读李小龙的信之前,先酷酷地用大拇指蹭了一下鼻子,这是李小龙的标志性动作;张国立在读完左权写给妻子刘志兰的信尾四个字“念,念,念,念”后,泪流满面。
关正文说:“我其实是想让这些嘉宾回归到自己的本职工作——演戏,而不是像其他综艺节目那样去做游戏、唱歌、跳舞……”他希望在《见字如面》中,人们看到的不是这个明星有多火,而是他演的戏有多好。
用书信打开历史和人性
“写信的人,是喧嚣时代最后的贵族。”节目播出之后,很多人开始缅怀从前书信往来的美好时光,那些日子里有“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的诗意长留,也有信笺与墨迹的温度永存。但关正文认为,自己做《见字如面》不是为了怀旧和抚摸即将消逝的书信文化,而是希望“可以用书信打开历史和人性”。
制作这档节目时,最令他印象深刻的信是“天津教案”时曾国藩写给恭亲王奕?的。1870年,法国育婴堂在天津虐死中国幼童数十名,民众愤而殴毙外国传教士及商人20人,朝廷令曾国藩彻查此案。他在给恭亲王的信中写道:“准备通缉捉拿五十余人,但最终处死二十人左右……这样一来洋人可以接受,而判决的轻重不同,也不至于让百姓觉得朝廷滥杀无辜。”
关正文在读完这封信后“备感意外且身怀恐惧”,他认为这封信生动地还原了那个时代朝廷行政议事的情景,既能从中读出当时国力衰弱政府无力与列强抗衡,也能读出朝廷官员之间的博弈。“最让人心寒的是这封信从头到尾都是一道算术题,看上去很智慧,却毫无同情之心,可以想见,人的生命在当时官员眼中是最没有价值的。”
除了历史名人,许多普通人的家长里短也吸引了关正文的目光,其中有一封卫景安写给父母的信——《惟望大人见信早可收心》。卫景安是山西万荣县人,1928年背井离乡走西口。信大概写于上世纪30年代,开头写道:“发现里面还夹着一封爷爷的来信,跪着读完。”信中,卫景安描述了凄凉的家境,动荡的社会,苦口婆心劝父亲戒掉鸦片,这是一个普通人身处乱世的怆然之感,也是那个时代的集体写照。
让关正文觉得最有趣的是卫景安信中对妻子感情的流露。“在不能逾越家庭伦理的情况下,他只能非常隐晦地表达自己对妻子的思念。比如他说妻子寄过来的齐口鞋的鞋梁太浅,再一看,鞋帮上还有一小窟窿,埋怨道‘可见我老婆做活毫无敬意’,最后还提到上一封信曾问过妻子在家中是否孝顺但没收到回复,于是猜想她不孝,‘这让儿子非常担心’。这种内敛的情感让人回味。”
不论是曾国藩的信,还是卫景安的家书,节目中所有文言文书信,都被翻译成白话文后再呈现在舞台上,关正文坚持“以白话文朗读,配以文言字幕”的形式处理古代书信。“因为这可以让我们在信中看到传统和当下的关联,无论古今,我们所遭遇的人生都是那么的相似。”《黑夫家书》里“请家里赶紧给我们送点钱来”,像极了现在大学生和父母要生活费的口吻;李白写给韩荆州的《与韩荆州书》,也有今人求职的影子。古信放到今天读出来,依然能感受到人性的共鸣。
读信,既是为了寻找古人与今人的相似之处,也是为了用过去的文字警示当下的人。 1983年,画家黄永玉在一封信中如是告诫比自己年长14岁的戏剧大师曹禺:“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你心不在戏里,你失去了伟大的灵通宝玉。你为势位所误!……你多么需要他(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那点草莽精神。”当年曹禺读到此信如受当头棒喝。10多天后,他不仅恭敬地把这封信装裱起来悬挂于家中的墙上,还给黄永玉写了一封坦诚的回信:“你鼓励了我,你指责我近三十余年的空洞,‘泥溷在不情愿的艺术创作中’。这句话射中了要害……但愿迷途未远,还能追回已逝的光阴……”
节目中,台湾演员王耀庆化身为黄永玉,铿锵有力地说:“你为势位所误!”张国立则像学生一样,站在他身后默默地听着。93岁高龄的黄永玉先生在网上看完这段视频后,邀请关正文和张国立到家中做客,黄永玉说:“两位演员演绎得特别棒,现在看来让我觉得很陌生了。”之所以陌生,关正文解释说:“因为今天已经没有了真正的文艺批评,没有人有黄永玉先生那样的勇气,像他当年那样说话。你不觉得这封信虽写于30多年前,但也适用于现在吗?今天的艺术家,有多少人心在戏上?有多少人不为金钱、权势所误?”
“将不流行的文化内核用流行的外衣包装”
从汉字到成语,再到书信,关正文近几年所做的节目内容大都和文字有关。他说:“其实这些节目的核心都是文化,如果追根究底,这可能和我的经历有关。”
上世纪80年代初,刚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的关正文,亲历了中国当代文学的黄金时代。他在作家出版社当编辑,推出了一批文学新人的成名作——这些“新人”现在已然都是大家了。其中包括80年代中期北岛、舒婷、顾城、杨炼、江河第一次正式集结出版的《五人诗选》,阿来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刘震云长篇巨制《故乡面和花朵》等。在与这些作家、诗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关正文体会到的是文字和语言的魅力,是创造出文化影响力的职业快感。
上世纪90年代初,关正文辞去出版社的工作,转身投入到电视行业,一路从文案撰写做到总策划、总导演,许多开一时风气之先的节目背后都有他的身影:《文化视点》《幸运52》《开心辞典》《对话》《挑战主持人》……当各类娱乐综艺节目纷纷霸屏时,关正文总能另辟蹊径,将节目与当下社会中越来越匮乏的文化内涵联系到一起。
2013年,关正文制作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让人们的目光重回到提笔就忘的汉字上;第二年,他又推出《中国成语大会》。至今,人们说起“国民文化节目”,这两档一定会在名单之内。
事实上,那两年市场上出现了不少文化类节目,可大部分都迅速遇冷。关正文一开始也有担心,但事实证明他选择“亲近传统文化”是正确的。他至今仍记得在举办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时,节目组在竞赛的同时选出10个比较难的汉字,让网友们通过键盘把这个词敲击一遍,算给这个词增加热度。结果,参与人数竟然达到 6亿,远超预期。“互联网上蕴藏着巨大的向往传统文化的热情。这么多人和我们一起参与了传统文化的传播,这跟钱没关系,跟理想有关系。”
他坚信,“当我们不断地亲近经典,真正地进行经典传播时,我们就找到了更利于扎根的沃土。这个沃土是整个中华文化的源头。所以我们的产品会生存得更扎实,走得更远。”
《见字如面》播出后,一位电视评论员给关正文手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说:“发现您最近的作品总是喜欢逆势而为,好像总也不会去蹚综艺的这片浑水。”关正文看到后很感动,特地用软笔书法回了信,打趣地写道:“ 哪有那么悲壮?”
关正文觉得,不流行没有什么可怕的,他说:“不是每个人都要去追求喧嚣,成为流行。事实上,喧嚣是短暂的。这样看来,我们就是顺势而为了。”但他也承认,刻板的文化传播往往适得其反,“很多时候,一提到文明就是口号式的,这与文化传承毫无关系”。他总结自己的工作,就是“将不流行的文化内核用流行的外衣包装,将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有趣、娱乐的方式传递给青少年”,比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里的竞赛模式、《见字如面》里明星读信的方式等等。有朋友因此戏称他为“文化顽主”,他却不是很喜欢这个称号:“通过有趣的方式传播文化是一种姿势,‘顽主’显示的却是对文化本身的一种解构、颠覆或蔑视。”
关正文对记者说,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总要有人做一些深刻的东西,能被记住,能打动人,能隽永而长久地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