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产的村上春树又出了一部作品,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主角,是他自己。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这部自传性随笔中,村上春树以面对听众的口吻谈自己如何成为小说家的以及小说该如何写等问题。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只是想尽量具体地、真实地记录下自己作为小说家走过了怎样一条路,又抱着怎样的想法走到了今天。”
村上春树生于1949年,29岁开始写作。38岁那年,他出版的《挪威的森林》,日文版销量突破1000万册;60岁时出版的《1Q84》被誉为“新千年日本文学的里程碑”。
文学上成绩斐然,人生之路却走得并不轻松。他是家中独子,从小几乎是娇生惯养地长大,高中就成了“问题少年”,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也不去上课,过得“荒诞不经”。大学期间,他认识了后来的妻子,然后休学、结婚,随之为生活所迫开始工作。
那段日子过得清苦无比,从早到晚都在干体力活,家里既没有电视也没有收音机,甚至连一只闹钟都没有。冬日寒夜,夫妻俩只能搂着养的几只猫咪取暖。每个月,他都要偿还银行的贷款,有一次怎么也筹不到钱,夫妻俩低着头走在深夜的路上,恰好拾到一些皱巴巴的钞票。一数,偏巧就是他们需要的金额。村上觉得:“简直是捡回了一条小命。”
艰辛中,他反而知道了应该努力学习,他一边工作,一边抽空回校园听课,花了7年时间总算毕业。
而立之年,有一天看棒球赛,他脑海中毫无征兆地冒出一个念头:“对了,没准我也能写小说。”于是,他用半年时间,写出了一部小说《且听风吟》。没想到竟获得文艺杂志《群像》新人奖,从此他幸运地步入文坛。
是什么奠定村上的文学大厦呢?纵观《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这部自传,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大量的阅读,他说“从小我就喜爱读书,捧起书来便心花怒放。从初中到高中,像我这样读了许许多多书的人,周围恐怕找不出第二个”;二是社会给了他故事源泉,他年轻时的挣扎与艰辛让他深刻体会到人情冷暖,“我长期在新宿歌舞伎町通宵营业的地方打工,在这种生机勃勃、五花八门,有时候还上不了台面的粗鄙场所,学到了有关人生的种种现象”。
虽说早已声名显赫,但村上周围从来不乏批评的声音。他刚得到《群像》新人奖时,一位高中同学曾当面说:“那种玩意儿都行的话,我也能写出来。”后来他的每一步——从事英美文学翻译、写非虚构作品,甚至每天坚持的跑步,都备受指责。
好在村上春树坚强地守住了自己的道路。他写道:“我投入漫长的岁月,构筑起属于自己的固有体系,让这种写作方式成为可能,并以自己的方式谨小慎微地进行整备,郑重其事地维持至今。”他也这样告诫作家以及读者:“让我们相比于任何东西,更相信自己的真实感受吧。不管周围的人说什么,都无关紧要。对作者来说,抑或对读者来说,胜过真实感受的基准,在什么地方都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