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道安 让僧人们有了自己的姓

马明博(佛教文学作家) 《 环球人物 》(

    人物简介:道安法师(312年—385年),东晋时代杰出的佛教学者,生于东晋怀帝永嘉六年(312年),卒于孝武太元十年(385年),世寿74岁(一说72岁)。被后世尊为“东方圣人”,也是“佛教中国化”的第一人。

    他,开创了中国汉传佛教的僧人姓“释”的先河。

    他,最早对佛教传入汉地的经典组织翻译、整理、辨伪、注疏。

    他,被尊为“东方圣人”,也是“佛教中国化”的第一人。

    他,就是我国东晋时代杰出的佛教学者——道安法师。

    一天背熟一本经

    晋怀帝永嘉六年(312年),道安法师出生在常山扶柳县(今河北省冀州市)一个读书人家。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死于战祸,被姑家的表兄孔氏收养。

    7岁时,道安开始习学《诗》《书》,书读两遍即可背诵,被人们称为“神童”。11岁那年,在蝗灾、雨灾之后,瘟疫流行,孔氏一家遭遇不幸。道安失去依靠,四处飘泊。据《高僧传》记载,道安“年十二出家”,投身佛门。

    道安虽然聪慧机敏,但外表粗陋黑丑。寺院住持看他身材高大,就安排他为寺院农耕劳动。3年里,他每日早出晚归,执勤操劳毫无怨言。

    在寺院耳濡目染,道安产生了学习佛典的强烈愿望,就跑到住持跟前说:“能不能给我一本经书看看?”师父于是给他一卷《辩意经》。

    《辩意经》,又称为《长者辩意经》,属于小乘佛经,经文有5000字。经文中说,印度王舍城有位长者名叫辩意,他向佛请教怎样做才能使世人脱离三恶道之苦。佛对他宣讲了善恶因果报应的原理,并告诉辩意,凡是不懂上下之分者,必受三途之苦;而一心奉孝尽忠的人,定能脱离苦海。

    第二天,道安把《辩意经》还给住持,问:“能不能再借一本?”住持很奇怪,问他:“这本你还没有看,怎么又要?”道安说:“这本经我已背熟了。”住持虽然惊讶,还是给他拿来一卷《成具光明经》。这本经书又名《成具光明三昧经》,是一部大乘经典。经文讲将思虑专注一境时会成具光明,如果在一天或七天内身体力行,福报是不可譬喻的。

    次日,住持拿着经书考他,结果道安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从此,住持对他格外器重,不再安排他做杂活,教他专心读经。

    几年后,寺院所藏的经书都被道安读了一遍,住持准许他出外游方参学。

    “漆道人,惊四邻”

    24岁时,道安游学到后赵国的首都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境),在中寺礼佛时,遇到了被后赵皇帝石勒奉为国师的西域神僧佛图澄。

    据说,石勒最初见到佛图澄时,问他:“佛法是什么?有什么灵验呢?”佛图澄拿出一个钵盂,在里面装了水,点燃一炷香,默默念咒。不一会儿,水中就生出莲花。石勒大为叹服,奉其为国师。

    道安见到佛图澄后,对他的修为叹为观止,佛图澄对道安的见地也极为赏识。于是,道安拜佛图澄为师,留在寺院中研修佛法。

    有时,佛图澄讲经后会请道安复讲一遍。有些僧人为此愤愤不平:“明明一个‘插班生’,凭什么后来居上?”在道安复讲时,他们故意提出疑难问题刁难他。没想到,道安对答如流,寺中僧众于是心悦诚服。

    虽然佛图澄以禅定而生神变见称于世,但他的教理却以般若(意为“终极智慧”)为宗。道安自师从佛图澄起,就重视《般若经》的研究。虽然当时处于般若之学在汉地弘传的初期,但他对于般若空性义理的理解,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准。

    道安指出:“痴则无往而非徼,终日言尽物也,故为八万四千尘垢门也。慧则无往而非妙,终日言尽道也,故为八万四千度无极也。”也就是说,没有智慧做什么都会生出障碍,终日所言都不符合佛理,因此成就八万四千尘劳门;有智慧做什么都能臻达妙境,终日所言无不合道,因此成就八万四千波罗蜜门。

    在邺都的十余年里,道安成为北方声名卓著的名僧。他经常代替佛图澄登座说法,由于长得黑,还赢得了“漆道人,惊四邻”的美誉。他到哪里演经讲法,都会有很多的追随者前来。因道安手臂上有一块胎记,时人尊称他为“印手菩萨”。

    在社会动荡、民生多艰之时,道安率众修行,精进不懈,让人们得到了精神的慰藉和寄托。后来成为庐山僧团领袖的慧远,就是在这时师从道安、落发出家的。

    制定佛法宪章

    后赵灭亡后,北方再次陷入战乱。道安率徒众取道南下,一路上以草木充饥,却从未停止诵经习法。

    走到河南新野后,道安为广布教化,命法汰率40余人东往扬州、法和率数十人西去四川,道安则率弟子慧远等400余人前往襄阳。

    初到襄阳,道安住在白马寺。东晋的封疆大吏,如荆州刺史桓豁、宣威将军郗超等都非常敬重他,或请他讲法,或供养用物。因为道安的到来,襄阳也成为天下瞩目的佛法弘扬中心。

    居襄阳期间,与他交谊最深的是东晋名士习凿齿。据说,道安法师初抵襄阳,习凿齿前来拜访,自我介绍说:“四海习凿齿。”道安法师应声回答:“弥天释道安。”机锋相对,禅意盎然,时人称许,以为名对。习凿齿后来还向东晋名臣谢安推荐道安法师,力赞他知识渊博、道风严谨,不以神通惑众,全凭高超的智慧远见与道德学问律己教人。

    由于襄阳白马寺规模小,随行的僧人无法全部安顿,只好分住到其他地方,不利于僧众集体学修。因此,道安决定另建一座寺庙——檀溪寺。

    消息传出之后,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非常高兴,纷纷布施。不久,一座有四百僧舍、五层佛塔的寺院拔地而起。檀溪寺建成后,连东晋的敌人、前秦王苻坚也遣使送来西域的金箔佛像、结珠弥勒像等。

    襄阳属于东晋地界,社会环境安定。道安于此“穷览经典,钩深致远”,注解了 《般若》《道行》《密迹》《安般》诸经,将经文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部分,使佛经要旨一目了然,为早期佛教思想在华夏大地的扎根做出重大贡献。

    由于前来学习佛法的僧众日益增多,为使僧尼行有节度,道安还参照当时已有的律学,结合实际需求,制定了僧尼规范和佛法宪章。

    僧尼规范分为三科:一是讲经说法的仪式与方法;二是修行、食住的时间安排;三是忏悔仪式,包括每半个月一次的说戒忏悔与夏安居结束时的忏悔。这些僧尼规范,陆续为其他寺院采纳而遍行南北,推动了中国汉传佛教僧侣制度的建立。

    当时,中国的僧人皆从师姓。比如,师来自天竺,弟子则姓“竺”;师来自月支,弟子则姓“支”。各地僧侣姓氏不一,造成门派的分歧。道安认为“大师之本,莫尊释迦”,于是提出僧侣应以“释”为姓。

    道安的主张后来渐渐成为佛教界的共识。汉地僧侣统一以“释”为姓,代代相沿,也成为中国佛教的一大特色。

    前秦王因为他发动了一场战争

    东晋孝武帝太元三年(378年),前秦王苻坚挥师南下,次年攻克襄阳,苻坚说:“朕以十万之师攻取襄阳,唯得一人半。”苻坚眼里的这个“人”,就是高僧道安。这一年,道安67岁。

    道安被送往长安,备受推崇礼遇。有一次,苻坚请道安和自己同乘一辆车。大臣权翼劝谏说:“道安这么丑,怎么能和您乘一辆车呢?”

    苻坚大怒,“安公道德,天下皆知。能与朕同乘车者,唯有安公。”随即命权翼扶道安上车。在苻坚的护持下,道安在长安主持一座数千人的道场,同时组成译经工作群,选经翻译,详加校订。当时所译经典有《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等,兼及大乘,共14部,计183卷,约百余万言。

    当时,佛教传入中国已近400年,虽有佛典大量译出,但在辗转传抄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义理相悖的情况。有鉴于此,道安搜求后汉至东晋200年间的佛经译本,对各经的译者和翻译年代详加考订,编纂出《综理众经目录》,又称《道安录》,首开中国佛教史上佛经目录学的先河。

    关于翻译和注解,道安也提出了自己的原则。他认为翻译的目的是弘扬教理,因此既要忠实原旨,又要通俗易懂。此举为译经工作指明了道路,影响巨大。

    后来,苻坚谋划进攻东晋,朝臣劝谏无效,便请道安乘机“为苍生致一言”。在一次与苻坚同车的机会中,道安进言规劝,但苻坚不听。

    385年,苻坚在淝水之战中兵败两年后,一位形貌丑陋的印度僧人来到道安所在的寺里。

    当晚,寺僧值夜时,见到这位印度僧人能从窗缝中自由出入,深感惊讶,便禀告道安法师。

    道安披衣而起,向这位僧人问讯致礼,询问来意。

    印度僧人说:“我是为你而来的!”

    “道安自揣罪障颇深,如何度脱?”

    印度僧人说:“不!您善根深厚,即可度脱。但需沐浴圣僧,因缘始熟。”

    道安又问:“我来世将往何处?”

    印度僧人说:“请随我来。”他引领道安等人来到院中,以手朝西北方向的空中一指。手指的方向随之云开天霁,竟然出现了兜率净土的妙境。在场的数十位僧人都见到了这一情景。

    二月初八,道安法师对僧众说:“吾当去矣。”午斋后,他无疾而终,世寿74岁。

    道安法师在中国佛教史上所做的贡献,如同佛陀在印度佛教史上的作为。因此,他被后世尊为“东方圣人”。

巴金的酣畅与忧郁
道安 让僧人们有了自己的姓
范蠡,经商是特殊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