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香气四溢的民国往事

□ 赵晓兰 《 环球人物 》(

    比起专栏作家,李舒更喜欢被称为一名资深吃货。在她看来,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不在于金钱、名誉、地位,而是在于胃口。读那些经典名著,她最先留意到的是吃;搞学问写文章,她最先留意到的还是吃。人家在厅堂里堂而皇之谈学问,她在厨房的烟火里窥真性情。新著《民国太太的厨房》即是通过食物这把钥匙,沟通了那些闪闪发光的名字。

    书中的主人公其实不光有“太太们”,还有那些赫赫有名的民国大咖。张爱玲、王世襄、张大千、周作人、鲁迅、钱钟书、赵元任等,李舒通过追寻这些文人雅士与食物的点滴因缘,谈他们的饮食习惯、口味与嗜好,再延及他们更多的逸闻趣事,从而勾勒出一个个久已远去的鲜活背影。

    李舒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读研究生时的课题是新闻史,经常能接触到民国时期的老报刊,还有历史人物的日记、书信等。这些在普通人看来枯燥无聊的一手资料,在她看来却是无穷的宝藏和灵感的来源,帮助她回到历史现场,看到更真实、更生活化的原始细节,也充分了解到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与多面性。

    而在这些浩如烟海的材料中,那些涉及吃的细节,又是最能挑动她敏感神经的。她总是能发现一些在寻常传记中不太能显露出的蛛丝马迹。比如在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书信里,她关注的是他的口味——作为一名湖南人,沈从文已经不能再吃辣椒了。

    除了逸闻趣事,《民国太太的厨房》核心还是菜,尤其是大师家的私房菜。李舒认为,自己和写那些美食的作者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我是个切切实实做饭的”。写这些大师私房菜,她还会附上经自己亲手实践过的菜谱。开篇写张爱玲,讲到《半生缘》中曾出现的一道菜“皮蛋炒鸡蛋”,她觉得这道菜很偏门,怀疑是张爱玲信手拈来的胡编。于是亲自下厨验证。考据与实证双管齐下,她在书里颇有把握地得出这样的结论:鲁迅会做饭,而张恨水、张爱玲不善此道。

    零碎的发现固然是亮点,但更值得称道的是李舒对于碎片化史料穿针引线的组织能力。她通过娴熟的笔法,将食物这种媒介与人物际遇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他们的性情,传达出一种命运感。

    比如《张大千的牛肉面》一章,由台北的“四川”红烧牛肉面谈起,讲到经改良的、饱含着故土之思的台北冈山辣豆瓣酱。然后笔锋一转,写到台湾后的张大千最喜欢用一碗红烧牛肉面来招待客人,再追溯到这位“烹饪更在画艺之上”的民国大师与李秋君因饮食而结的缘分。李秋君为身患糖尿病的张大千制定菜谱,两人之间惺惺相惜,无奈命运蹉跎、抱憾一生,让人无比嗟叹。

    李舒的文笔清新,何时收、何时放,都恰到好处。她写晚年的周作人,文人的自尊心仍然极强,但为了患病的妻子,却不得不频频写信向香港友人鲍耀明求助,请他寄来各种北京匮乏的食物。后来“文革”中又历经坎坷,身患重病的周作人多次请求安乐死。写到这里,李舒没有继续交代他的晚景苍凉,只写了他80岁的一方印章“寿则多辱”。文字戛然而止,读来却是心潮起伏。

    在李舒看来,食物有一种巨大的力量,但这种力量必须与人在一起。如果失去了那些荡气回肠的人物故事,美食本身便孤零零的,少了滋味。

    食物承载的是记忆,而这些记忆里,总带着温度,带着浓厚的色香味。

摘下“面具”的曾梵志
新海诚,“二次元”世界的爱与孤独
科学怪才达·芬奇
香气四溢的民国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