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新海诚,“二次元”世界的爱与孤独

他被认为是宫崎骏的接班人,新片票房惊人,引发轰动

□ 本刊记者 赵晓兰 《 环球人物 》(

    新海诚,原名新津诚,1973年生于日本长野县,日本动画导演、作家。2002年发表独立制作的动画短片《星之声》,开始受到关注。代表作有《秒速5厘米》《言叶之庭》《你的名字》等。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日本导演新海诚的动画电影《你的名字》用画面诠释了这样令人动容的一幕:男主角泷与女主角三叶经历了时间与空间的重重阻隔,虽历经生死但彼此相忘,失散于茫茫人海。

    多年之后,他们在某处相逢,发现似曾相识,但使劲搜索记忆库,仍记不起对方的名字。换了新海诚以往的作品,两人也许就此擦肩而过,但在这部片子的结尾,泷终于鼓起勇气,大声喊出“请问,我在什么地方见过你吗?!”女主角三叶泪如雨下,“我也觉得是!”——在偌大的世界里,为了彼此的相遇,男女主角已经用尽了全部的力气。

    《你的名字》在日本上映时,很多观众看到最后都情绪失控,“原来以为新海诚不过是小资小清新,没料到有朝一日会在电影院哭到断气。”“当我抹着泪走出影厅,看到后排少年摘下眼镜,嚎啕大哭。”类似评价遍及社交网络,影片低调上映,口碑迅速爆棚,上映28天票房突破100亿日元(相当于6亿多元人民币)。这样的表现,连新海诚自己都始料未及,“还没有到100亿的实力,有些恐惧。”毕竟,百亿日元的级别,那是动画泰斗宫崎骏曾经独享的尊荣。

    一直在等待,却总是怅然若失

    《你的名字》符合如今的流行话题,讲的正是一个“跨次元”的爱情故事。偏僻山村里的高中女孩三叶某一天像平常一样醒来,忽然发现与东京大都市里的男孩泷互换了身体。起先是惊愕,然后是新奇,接着发现,陌生的身体与灵魂的结合配对,竟然也能迸发出奇妙的火花。

    但随着千年一遇的彗星降临,交换身体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少年泷怀疑这一切究竟是真实还是梦境,他开始踏上旅程,寻找梦中的那个小镇。当他找到目的地,眼前一片荒凉,让他大吃一惊:原来他与三叶之间不仅隔着空间上的遥远距离,还隔着3年的时间,是时空的扭结将他们联系在一起。而他要利用这个时间差,拯救被彗星撞击而毁灭的小镇。

    湖泊、密林、天空、飞行器、电车,以及男女主人公的旁白,这些都是新海诚电影独特的标签,在《你的名字》里也依然频频闪现。不过,他以往的作品,在树立鲜明个人风格的同时经常被人诟病情节单薄,但《你的名字》有波折、有悬念、有笑料,明显更面向大众,情节丰富了许多。有观众开玩笑说:“这部片子深刻地告诉我们,一个有好剧本的诚哥是多么可怕。” 

    在著名影评人虞昕看来,《你的名字》仍然属于新海诚一贯的“世界系”作品。所谓的“世界系”,是指在新千年伊始,在动漫、游戏、小说领域流行的固定类型,通常讲述的是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日常,还总是牵涉到世界末日、拯救宇宙等庞大的命题。这正迎合了“御宅族”们的内心需求——他们足不出户,空守着电脑、动漫,看似与世界隔绝,脑洞又开得巨大,急需构建一个他们想象中的独特宇宙。

    据新海诚描述,故事的灵感来自于一首日本和歌,歌词大意是:梦里相逢人不见,若知是梦何须醒,纵然梦里常幽会,怎比真如见一面。新海诚把这个梦中相会的故事改造成两个人交换身体的情节,再加上日本的一些民间传说、现实指涉。不过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捕捉到了一种情绪:现代人那种淡淡的失落,一直在寻找,却不知道目标是什么;一直在等待,却总是怅然若失。

    每一个微不足道的瞬间,都是美丽的

    在新海诚的动画世界里,那些描绘景物风致的空镜总是特别抢眼,色彩明艳,光鲜照人,随手截下来就可以当电脑桌面。他说这与他从小的生活环境有关。

    新海诚出生于日本长野县,上大学以前他一直生活在一个叫小海町的地方,那里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周围有山谷,林木环绕,绿草如茵,天空一望无垠。

    读大学时他来到东京,周围的环境一下子变了。看不到山川河流,周围是拥挤的车流与行色匆匆的人群。一开始他并不适应,觉得这样的景色单调乏味、平淡无奇。但生活日久,当这里慢慢染上自己独特的感受,一切又变得富有了色彩,悲伤时周围变得黯淡,欢喜时变得明朗。“世界上每一个微不足道的瞬间,都是美丽的。”

    大学毕业,他进入了著名的游戏公司Falcom工作,负责程序、美工、宣传片制作等环节。在这家公司,他还曾经为18禁的大尺度美少女游戏制作过片头动画,成名后的新海诚并没有对此遮遮掩掩,事实上,美少女游戏中的想象力与情节元素一直存在于他后来的作品中,直到最近这部《你的名字》,也脱不开旧时的痕迹。

    20多岁的他因为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等琐事而压抑、烦乱,决定借影像作品来排解。

    1999年,他创作了5分钟的黑白短片《她和她的猫》,主人公与他年纪相仿,而猫也是他现实中的亲密伴侣。片中新海诚的风格初显,透着都市的荒凉与孤独。2002年,短片《星之声》同样有着孤独感,讲述了一对青梅竹马的爱侣,在茫茫宇宙里,隔着光年,只能用邮件聊寄相思,而邮件要时隔8年对方才能收到。这位资深宅男后来说,作品的灵感来自于当时交往的女友没有及时回复电子邮件。曾创作《铁臂阿童木》的老牌动画人富野由悠季对《星之声》不吝赞美:“建议目前动画界的导演和制作人都去看看这部《星之声》。”

    2004年的《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是新海诚第一次挑战动画长片,片名和灵感得自于他最喜欢的村上春树小说。2007年他的又一部长片《秒速5厘米》确立了他在动画界的地位。这也是《你的名字》之前中国观众最熟悉的新海诚作品。

    “秒速5厘米”指的是樱花飘落的速度,片中着力表现各种“速度”:男主角贵树冒着风雪见女主角明里的速度;寄信、发短信的速度;火箭运载车的速度、火箭发射升空的速度。“要以什么样的速度活下去,才能再见你一面?”男主角的独白令人唏嘘。最令观众无法释怀的是男女主角在公路与铁道交轨处的离别,真的有不少人悲伤得吃不下饭。

    空间的距离与时间的距离,是新海诚作品最常表现的主题。他曾说过:“感情里从来是我喜欢你多一点,或者你喜欢我多一点,完美的平衡很难达到,每个人的想法都难以捉摸。我经常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距离、难以产生共鸣而难过,所以要在作品里宣泄出来。”“只有新海诚才能一次又一次感受到爱情的纯粹与美好”,而观众们则给出了如此的评价。

    在网上,他的“金句”更是广为流传——关于淡淡的爱情、关于小小的悲伤:我们仰望着同一片天空却看着不同的地方;时间带着明显的恶意,缓缓在我的身上流逝;我以为人生很漫长,会远得连尽头也看不见,没想到我匆匆翻看,人生,却再也无法逆转……

    日常的琐事里,同样有戏剧化

    《你的名字》上映后新海诚迅速上升到日本一线导演的行列。这个曾经面向“御宅”一族、创作小众内容的人,一下子荣升为国民动画级别的大导演。在啧啧称奇之余,网友也迅速扒出了新海诚的出身背景:他原来是某个具有百年基业的建筑公司社长的长子。本来想安安静静地当一名“富二代”,但此刻身份引起哗然,他的故事也被解读成了一个富家公子不依赖家族帮助,另辟蹊径建功立业的励志故事。

    “富二代”追求理想本不稀奇,毕竟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理想是昂贵的,有了经济基础的保障才更加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新海诚的难得之处,在于他以兴趣为核心,不断为之奋斗,将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在这条道上,他从未偏航。

    因为家境殷实,他从小比同龄人更早接触电脑,10岁便开始用电脑画一些简单的插画,到中学为止,新海诚家的计算机更新史几乎就是当时电脑的发展史。大学时代,他用电脑进行一些小打小闹的创作,但普通家用电脑已经逐渐让他感到诸多限制。直到进入Falcom公司,技术条件的升级,通往“异次元”的大门才真正向他打开。“那时候简直为电脑的‘16位真色’而疯狂,那些美妙的颜色运用在电脑绘画中太让人感动了。”

    《秒速5厘米》之后,新海诚组建了公司,以自己为核心建立团队,开始更商业化的运作。

    如今,不少人将他视作宫崎骏的接班人,但虞昕认为,他与这些老一辈动画人有很大的不同。宫崎骏、细田守等动画人出身于传统的大制片厂,他们更习惯于用传统手绘方式创作,当然后期也会用电脑调色、合成,而新海诚的动画背景几乎全部都是在电脑中完成。除了声优和配乐,他一个人几乎包办了前期后期的所有流程。正是这种独立的制片方式降低了行业门槛,让热爱动画的年轻人看到了新的希望。

    新海诚的作品也不像宫崎骏那样,充满了冒险与传奇。有人批评他专注于细小场景,缺乏对大的世界观的建构。对此,他的回答是“没兴趣”。“在日常生活里,不用我们每天去冒险,每天去打仗。我所看到的生活里,只有去便利店买东西,挤车时不小心跟旁边的人发生口角……虽然只是很小的事情,但我们的内心情绪起伏,和那些战争场面和拯救世界一样,也富有戏剧性。”

    这位平时里更关心某人丝袜跳线等琐碎小事的中年男,日常生活中是一位“不太称职的大人”,邋邋遢遢,喜欢喝酒,也存不下什么钱。也许在他的心目中,自己始终是一个青春期少年,将那些虚无缥缈、不可触摸但总是挥之不去的情绪具象化,慰藉着自己,也同样温暖着别人。

摘下“面具”的曾梵志
新海诚,“二次元”世界的爱与孤独
科学怪才达·芬奇
香气四溢的民国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