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电影《斯诺登》打开的脑洞

温宪 《 环球人物 》(

    9月16日,由奥斯卡奖得主奥利弗·斯通参与编剧并执导的影片《斯诺登》在全美上映,也因此再次将整个美国抛入新一轮剧烈的争议和困扰之中。

    电影就是电影。再好的电影,无论其有着多么悠长的历史背影,所讲述的故事与真实的历史必有差异。《斯诺登》一片的批评者对该剧用一半时间演绎爱德华·斯诺登与女友间的爱情故事颇感不屑,并称有些场景“夸张且无聊”。这些指责都可以理解且不无道理。

    但是,一部名为《斯诺登》的影片居然得以问世,其本身的意义不亚于女导演劳拉·博伊特拉斯执导的纪录片《第四公民》赢得第八十七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片奖。这部纪录片记录了拍摄团队、英国《卫报》记者等人与斯诺登在香港秘密接触和交流的情形。

    在如何看待斯诺登其人的问题上,斯通显然与博伊特拉斯有共识。斯通曾在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公开表示“斯诺登是一位英雄”,此言立即赢来“雷鸣般的掌声。”《斯诺登》一片的片头说,“这是基于真实事件的电影;他(指斯诺登)对他的国家有足够的信任;不惜一切代价去拯救他的国家;逃亡、隐藏、生活,说出事实真相。”

    在美国官方和一部分民众眼中,斯诺登仍为出卖国家机密、危害美国安全的“窃贼”和“叛徒”。《斯诺登》公映前,美国国会众议院情报委员会率先公布一项报告,指责斯诺登给美国国家安全造成“极大危害”,并称斯诺登并不是揭发者,他因受批评后才开始大量下载机密文件,他曾多次撒谎或者严重夸大事实,等等。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纽涅斯一言以蔽之:“斯诺登不是英雄,他是故意背叛他的同事和他的国家的叛徒。”有人权组织要求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任期结束前特赦斯诺登,白宫冷冷地一口回绝。

    一些人眼中的痈疽,在另一些人眼中却艳若桃花,人和人就是这么不一样。斯诺登到底是叛徒还是英雄,就要看你站在哪个角度上看待此人。“我既不是叛徒,也不是英雄。我是美国人。我支持言论自由。”斯诺登本人的这一说法,倒也提供了另一观察角度,那就是,为什么斯诺登言论一自由,便在一些人眼中成了“叛徒”?

    事实上,美国的言论自由从来就不是绝对和无先决条件的。这一点在“9·11”事件之后更是如此。“9·11”事件带来了全球“反恐”战争,带来了美国对国内外情报收集工作的大规模加强,带来了美国国内“爱国主义”情结的上扬,同时也带来了美国民众个人隐私大打折扣,包括言论自由在内的个人自由不断付出代价。“爱国主义”不仅是一面旗帜,也是一顶沉重的大帽子,对大规模收集个人隐私等过度的“反恐”举措持有异议者就可能被扣上“不爱国”的帽子,更不用说斯诺登是利用外国媒体和互联网大规模“泄密”之人了。

    “9·11”事件后,美国民众曾多次面临个人自由与国家安全之间的两难抉择,并在多数情况下不得不以牺牲个人自由做出妥协。我记得在美国各地机场准备安装X光射线安全检查设备前,全美也是一片反对声浪,但最终在“国家安全”的名义下,越来越多的机场还是安装使用了这一设备。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与国家安全之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博弈更激烈,也使人们从更多角度看待这一处于两难困境的全球性难题。如同上世纪泄露五角大楼密件的丹尼尔·艾斯伯格客观上推动了越南战争的结束,数年前向维基解密泄露上万份机密文件的美军士兵曼宁让世人更为看清伊拉克战争真相一样,斯诺登的举动也揭开了美国情报收集黑幕一角。这些“告密者”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和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影片《斯诺登》所引发的新一轮争议不乏打开脑洞的积极意义。

电影《斯诺登》打开的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