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没有大团圆,只有《小别离》

汪俊执导的新剧聚焦亲子关系和中国式教育,引发关注和热议

□ 本刊记者 赵晓兰 《 环球人物 》(

    汪俊,1963年生,江苏南通人,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著名导演、演员。代表作有《苍穹之昴》《夫妻那些事》《我的儿子是奇葩》《我爱男闺蜜》等。

    真实的世界中没有那么多的大团圆,多的是那些惹人感伤的小别离。电视剧《小别离》讲的就是当代大都市里一个个家庭的聚合离散,虽是不起眼的凡尘琐事,却充满着人间烟火气,有时甚至让人揪心。年轻的父母与孩子,在同一屋檐下相处,生活看似简单却又波澜迭起。因为爱,他们彼此间冲突不断;也因为爱,他们最终又相互和解。电视剧聚焦的是教育问题,特别是是否要早早送孩子出国留学的话题。“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团聚,只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

    这部直面现实的剧,在满屏的玄幻、偶像、穿越,各种热闹的大IP、烧钱大战中,被观众称为“暑假期间电视荧屏上的一股清流”。它所引发的讨论也在各社交网站上静静地发酵。导演汪俊也感受到了这部戏传来的热度,接受《环球人物》记者专访时,已近深夜,他的语声略显疲惫,但仍然柔和、热情。

    快乐教育像一个无法实现的悖论

    《小别离》的某些场景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剧中海清饰演的妈妈,是个典型的“虎妈”,她在收拾女儿朵朵的屋子时,无意间发现了她写的“修仙小说”,对于女儿的不务正业,她大发雷霆。随即,“猫爸”黄磊也加入了这场冲突,起先他过来劝和,但抵不住女儿“你俩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在你们眼里,我就是个分数机器!”的指控,一场家庭大战随即爆发。

    夫妻俩被女儿赶出了房间,一道房门,阻隔了两代人。屋里的人在哭,屋外沙发上的两口子,也禁不住互相抹泪。

    观众也跟着“泪目”,有人站在父母的立场上,“看哭了,作为一个中国13岁孩子的妈,天天头疼孩子为啥不抓紧时间学习,说重了怕她叛逆,说轻了怕对不起孩子以后的人生。”也有人站在小朋友的立场,“爸妈们说过多少让孩子们寒心的话,自己都毫无感觉。”

    汪俊自己没有孩子,一开始当好友黄磊把《小别离》这个项目送到他手上时,他拒绝了,“没有亲身体验,怕拍不好。”但是当他读完小说,以一个现实题材导演的敏感,他被打动了,“有很强的话题性,跟现实生活很接近,人物关系很有意思”,于是决定接拍这个戏。

    剧中展现的是生活在北京的3组家庭,黄磊、海清夫妇属于中产阶层,黄磊是医院眼科主治大夫,海清是CBD白领高管,他们的女儿朵朵成绩处于中上游,青春期到来问题不断;由朱媛媛、韩青饰演的夫妇属于经济条件普通的平民阶层,他们的女儿琴琴则是名兢兢业业的小学霸;导演汪俊出演的富商有一个不省心的儿子小宇,与年轻的小后妈每天闹得鸡犬不宁。这3个家庭都在为教育问题头疼,在一番纠结之后都决定把孩子送出国。

    小留学生的问题曾困扰汪俊好久,“有一次坐出租车,在车上听到电台组织的一次话题讨论,主题是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出国。原来在我的印象里,出国是中产以上的有钱人考虑的事情,但那次发现,即便是平民阶层,也在勒紧裤腰带让孩子出去。这真的让我挺震撼的。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留学成了一种现象和潮流?”

    在《小别离》中,汪俊正面探讨了这个问题。他将目光聚焦于中国式教育、中国式的亲子关系,并且落实到富有生活质感的细节。“差0.5分有本质的区别,85分叫优秀,84.5分叫良!”“你今天进不了前100,你就进不了重点高中,你进不了重点高中,就进不了重点大学,进不了重点大学,你等于这辈子都完了!”“一分一操场,差一分,就相差了一操场的人!”这些令莘莘学子既熟悉又心惊的台词,处处彰显着中国教育体制下的深重压力,也彰显着家长们的焦虑。“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以及整个社会转型期所带来的压力,使得很多人想逃离。”汪俊感叹道。

    拍摄时,汪俊看着小演员们的表演,经常被打动。在戏里,他们饱受精神洗礼,而戏外,也同样经历着应试等各种压力。“小孩子都很苦,快乐教育像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悖论。”汪俊也很无奈。就像网友感慨的,“这部剧真的完全是我中考和高考时家里的写照。当时总想着不会让我的小孩再受这样的罪,可为人父母了,又觉得这样的模式很合理。一代代就这样被同化了,永远跳不出那个圈。”

    为了报复演员当导演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拍完《小别离》,除了感慨孩子们的不容易,汪俊同样感受着“父母恩”——中国家长那种为了孩子不顾一切的牺牲和付出。他打电话问候身在外地的母亲更勤了,“人生最怕的是子欲养而亲不待,那就不再是‘小别离’,而是大诀别。所以要分外珍惜眼前人。”

    汪俊6岁时,父亲就因一场意外的车祸去世了,他跟着母亲长大,一路都很“早熟”,10岁出头就读列夫·托尔斯泰等大作家写的文学名著,和身边的同龄人一直有些格格不入。“小时候挺孤单的,不合群,宁可自己看点书,对着天空发发呆,也不愿意跟大家一起玩。直到现在也是这样,性格有点怪。”

    18岁时,他到北京读书,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学表演,毕业后到南京前线话剧团当演员。上世纪80年代末,影视剧并不是那么繁荣,演出的机会也很少。汪俊好不容易被介绍去主演一个上下集的剧,却出现了乌龙事件。导演对原先的男主角不满意,但汪俊被推荐过去后,他又是百般挑剔,说他不上镜,还不如原来那个。他还被安排和原先的男主角住一屋,非常尴尬。

    一周之后,汪俊灰溜溜地离开剧组。从马鞍山回南京的火车上,他暗地里发誓,一定要当导演,因为当演员太被动了。他从最基础的ABC开始自学英文,一年半后考上了中戏导演系的研究生,毕业后进了总政歌剧团,如愿当上导演。“当导演最初的动机是为了报复演员。因为自己被人家换掉了,特别生气。那会儿比较狭隘,就是这么想的。”汪俊带着几分调侃说道。

    在总政歌剧团,汪俊展现了他的才华,执导了《党的女儿》《屈原》等几部大戏,把“五个一”工程奖等该得的奖都得了。但歌剧实在是太小众了,他费尽心血打磨的作品,却面临着无人捧场、无人喝彩的窘境。特别是他精心排演的歌剧《屈原》,演一场赔一场,还没进入商演阶段就夭折,让他着实有些心灰意冷。

    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导演赵宝刚,两人租的房子又正好是楼上楼下,汪俊经常上他家串门、蹭饭。赵宝刚家如同一个沙龙,汪俊得以认识郑晓龙、冯小刚、王朔等人,听他们聊剧本、聊影视概念,耳濡目染,开始向电视剧转行。

    2000年,赵宝刚执导《像雾像雨又像风》,特地请来汪俊做执行导演。2003年,两人又联合执导了《别了,温哥华》。2004年,他又开启了和海岩的合作,独立执导犯罪爱情剧《阳光像花儿一样绽放》。从曲高和寡的歌剧到通俗化的电视剧,汪俊一直在实践中摸索着观众的口味,并寻找着最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拍出历史剧的高雅与厚重

    从《夫妻那些事》、《我的儿子是奇葩》、《我爱男闺蜜》到《小别离》,汪俊一直致力于打造一组反映中国中产阶层生活的电视剧系列。“我觉得一个合理稳定的社会结构应该是橄榄型的,中产是居中的主体。中产阶层关注的问题不仅在于道德层面、物质层面,更多的也关注生活质量和价值观的冲撞,他们也许更加能够代表时代的进步和未来的方向。”

    从《夫妻那些事》里坚持丁克的高知夫妇,到《我的儿子是奇葩》里在异地打拼的都市“奇葩”,再到《小别离》中探讨教育困境下的两代人,汪俊坚持,即便是收视率为上的通俗电视剧,强调娱乐性的同时,也应该对社会问题有探究、有反思,也有温和的、善意的批判。他还看中了一部小说《焦虑的中产》,想把它拍成电视剧,集中探讨如今中产阶层普遍的生活和精神困境。

    但拍摄现实题材剧,也让他经常陷入矛盾和沮丧。“你只能提出问题,没办法解决问题。比如表现医患关系,你怎么解决矛盾?《小别离》中,摆出了问题,但很多问题都是两难、无解的。并且电视剧的尺度也很紧,表现的空间有限,有时候并不过瘾。”

    最近他转向古装大戏《如懿传》的拍摄。2009年,汪俊执导过一部高口碑、零差评的清宫戏《苍穹之昴》,所以当年郑晓龙本来是让汪俊来执导《甄嬛传》的,但汪俊因为拍《苍穹之昴》在横店待怕了,一听说这部剧80多集,立马推辞了。《甄嬛传》大火,原著作者流潋紫的这一部新的“热门IP”《如懿传》又成为众所期待的焦点,一时间所有的压力都涌到了汪俊这边。前几天开发布会,有主创在台上夸夸其谈,“我们面对的不光是中国的观众,还有全球的观众”,汪俊耷拉下脸,心想:“你们还能再多给我点压力吗?”

    他央求记者说:“别比了,真的没法比,《甄嬛传》主要还是表现宫斗,《如懿传》是偏重如懿与皇帝之间的情感。”

    但汪俊对这部戏的制作水准有信心,“希望《如懿传》能成为又一部业界的‘良心之作’。不光取悦观众,更能拍出历史剧的那份高雅与厚重。拍电视剧很多时候是要牺牲个人趣味的,但也不能一味看重收视率,自我追求还是要得到释放。”

没有大团圆,只有《小别离》
孙甘露,低调闲散“慢先锋”
坂本五郎,让全球藏家爱上中国古董
所有的好奇心都值得被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