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工作是有分工的。在分工中,有的岗位人前显贵,有的岗位默默无闻,有的岗位低三下四。分工绝不可能全面合理,所以会出现职务和专长不匹配的情况,但对待任何工作岗位我们都要有敬业精神,这种恭敬是种责任感。任何事都要把它做到位,这种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非常需要培养的。我们今天看古代石刻的佛像,非常令人感慨:现代人的审美眼光和艺术水准也还可以,为什么现代人刻的佛像很难达到古代人的水准呢?我觉得这与心态有关。古代人的心灵世界、审美眼光、社会氛围跟我们今天完全不一样,今天是功利主义时代,所以即使艺术家雕刻佛像时,也很难完全地专注。大概上世纪90年代,青州市挖掘出一个南北朝的地窖,里面都是石刻佛像。2010年我到青州博物馆去,看到那些佛像,似乎都能够体会、体察到他们在雕刻时的心态:非常恭敬且全力以赴,那就是他们声音的流露,是石刻的交响乐。看到石头佛像就感觉到这个石头在他们手上如同面团。为什么在他们手里如同面团?恐怕是由于他们的心柔软、专注、敬业。
师父生前常讲起新中国成立前住的寺院,比如说敲钟的师父一敲钟就是十几年,每天给大家挑水、烧火的人一干就是十几年,就是一个字:敬。我们做事都有一个习气,有开头但很少能坚持到最后。所以做事有条理,有头有尾,是我们重要的训练。
我当住持前在寺院里做监院。师父决策,监院的工作主要是落实。当了住持以后发现角色换了,情况变了,那么我的工作方式就要调整,所以换一个工作要尽快地适应它,让自己进入最佳状态。
“返身而诚”是儒家的话,完整表达是“返身而诚,乐莫大焉”,说一个人修养到一个地步,当他反观自己时有种诚的体验,在这时人的快乐是最大的。在儒学的书里说,“诚则明”,意思是一个人的心有诚的话,就有智慧、光明的气象。它就是一种真实,这个真实落到生活中是言行保持一致。诚的反面是伪、虚假,这个伪不一定是刻意的,有时是对我们内心的无明没有觉察。最可怕的是自己在虚假中却不知道那种虚假,就是因为没有诚,所以佛教里说“无明”是不明白。有时有居士到方丈室去,我说建议你3天内把《心经》背会。他觉得很难,我说如果你被关在监狱里,跟你说3天内把《心经》背会就能从监狱出来,你肯定半天就背会了。这就是我们的心理。我们对自己的了解是有死角、有误区的。
佛教里有个学问叫因明,就是逻辑学。逻辑学当然可以用来辩论,但作为修行来说,是检查自己的锐利的武器、明亮的镜子。有时候我们随便用佛教的佛言祖语为自己辩护时,可以检查自己:我真的是那么认为吗?有诚就会有明,这个明是坦荡、心安、不欺——不欺人、不欺心。我在闭关时,有段时间最深刻的体会就是:此心不可欺啊!因为心太真实了,你可能骗人、骗鬼神、骗佛、骗天地,但骗不了你的心。所以诚的修行就是不欺心,不要欺自己的心。这在佛教修行中首先从修行不妄语开始。
“返身而诚”,这个修养非常有意义,而且它有一个后果,这个后果就是我们的人生到最后的时候心里不会有后悔。做子女的人通常在父母或老人去世以后都会有后悔:我那时候为什么没有多去看他呢?我对他关心太少。已经晚了,追悔莫及了!父母在的时候,你总是:哎呀,要跟同学聚会,没空;周末单位组织旅游,我没空……如此等等,这时要问问你自己:真的没空吗?有的时候师父问你:怎么好久不来寺院礼佛呀?你说最近很忙,有什么什么事,这时候也要问问自己,真有那么忙吗?这也是诚,诚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