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赵薇事件:爱国不是“互相伤害”

鹤丁 《 环球人物 》(

    因为动用疑似“台独”演员戴立忍及有辱华倾向的水原希子,赵薇和她导演的新片《没有别的爱》被推到风口浪尖。加上疑似对媒体强势公关,更惹上了“资本控制媒体”的骂名。剧情还未展开,舆情层层推进,一部刚杀青的情感片,未上映竟成了“政治剧”。

    民意汹涌始料未及。这一次,导演赵薇喊不了“Cut”。

    一年来,从“帝吧出征”抵制周子瑜,到永久抵制“港独”分子何韵诗,从Facebook对骂辱华者到Instagram声援爱国艺人,这代青年人,爱国不含蓄。“爱国面前无爱豆”,成为在90后、00后中流传甚广的口头禅。爱豆(idol),就是“偶像”。虽然少数人行动和言辞难免有些过激,但至少传达出这样的价值排序:大是大非的国家观前,偶像成了小情小爱,这已俨然构成年轻一代的“小大之辩”。

    不出意外,这波“爱国浪潮”,将会推动中国娱乐圈“政治正确”的市场化检验。在一个成熟市场,要实现商业利益最大化就要最大程度规避风险,“讲政治”,自然是手段。在好莱坞,种族歧视说不得;在中国,“一个中国”不可否认。从兰蔻迅速弃用何韵诗,到赵薇最终撤换戴立忍,事后补救已经屡见不鲜。或许从下一部电影起,所有导演都会将政治背景纳入选角审查,违背者一票否决。但即便如此,艺人与政治之间到底应有怎样的“适当距离”?依然待定。

    或许通过赵薇的遭遇,很多艺人都已经意识到:娱乐市场上,风光无限与风雨飘摇,不过一线之间,成就偶像的感性力量,也可能释放为对称的摧毁力量。这与其说是向“爱国主义”妥协,不如说向观众手里的电影票妥协。

    如果将目光投射到电影圈以外,就会发现,这轮爱国主义的思辩,已经成为观察中国意识形态光谱的机会窗口。凭借“爱国”泄私愤,显然假公济私;因为美国部署萨德就去抵制肯德基,自然爱错方向;但要求一个用了有辱华倾向演员的导演道歉,算不算“理性”“温和”?如果不算,理性的边界究竟在哪?如果因为表达爱国诉求,就被称为“爱国小粉红”——可等价于“民粹”“爱国贼”“网络暴民”——那么我们如何对待五四以来的传统?如果爱国是“不伤害自己人”,那又如何看待微博上知识精英并不吝惜对年轻一代爱国心的“群起而攻之”?

    “爱国”与“民粹”,极化的评价,推动了网民与知识精英间持续的交锋。在对爱国内涵进行仔细辨析之际,一个专属草根网民的“言论场困境”似乎也清晰浮现出来:一旦草根无法对社会发展提出高级见解,就被斥为“愚民”;当草根对社会精英提出有力批评,又被视为“暴民”;当精英以民意为名批评政府,草根被凝聚为“民意”;当草根以爱国之名批评精英,却又被斥为“民粹”。

    如果福柯在世,他仍会冷冷地扔一句:知识即权力。为了克服话语权力的不对称,“爱国主义”也会裹挟着愤怒的水汽,进一步自我强化,成为撕裂群体关系的推动力。除了高举爱国旗帜,草根显然缺乏有力的批评武器。但“爱国”的极端膨大乃至扭曲变形,显然又是危险的,只能用“爱国”辩论,本身意味着理性与事实的缺失。一味在键盘上当“爱国者”,只会在非黑即白的谩骂中制造更多对立,致使爱国主义污名化。

    要破除这种舆论困境,营造一个充分表达的平台极为重要。社交媒介作为居间者,需要在爱国上提供一个更有力量的引导,让爱国逐渐由情绪向理性过渡。此次事件中,相关社交媒体因为前期的“删帖”而引来舆情的发酵,正是一个反面教训。而由此产生的“爱国高级黑”和“互相伤害”,恰恰变成了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爱国是一种质朴的情绪,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国家利益、国家主权的底线,无论谁都不能触碰;但爱国情绪如何更好表达、爱国的姿势如何更好拿捏,却是需要更多人更好想想的问题。

赵薇事件:爱国不是“互相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