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蒋介石曾孙从政记

蒋万安当选“立委”,改变了蒋家第四代“去政治化”历程

□ 本刊驻台北特约记者 邢新研 《 环球人物 》(

    2016年7月1日,台湾地区监察机构公布了一批“立法委员”的身家。蒋介石曾孙、国民党“立委”蒋万安申报336万元新台币(1新台币约合0.21元人民币)存款,名下没有任何土地和房产,也没有投资。这与他的同届“立委”、“时代力量”的黄国昌申报夫妻存款1419万新台币、23笔不动产形成鲜明对比。

    今年年初,国民党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惨败,也丢掉了“立法院”中的多数席位。风雨飘摇之际,初踏政坛的蒋万安为国民党在“立法院”中保住了一席。他的参选似乎改变了蒋家第四代“去政治化”历程——同辈的蒋友柏、蒋友青对政治避之不及,他却接下父亲蒋孝严的“政治衣钵”,从“素人”开始,以平民作风,逐渐获得了民众认可。

    “民意代表,就是要真心倾听民众的声音”

    年初,有着商务律师背景的蒋万安进入“立法院”,“第一志愿”本来是“经济委员会”。无奈那个地方太热门,得抽签决定人选,而他运气不佳,并未抽中,于是进了“社会福利及卫生环境委员会”,负责卫生审查、食品安全、社会福利、环境、劳工及消费者保护等有关议案。

    当《环球人物》记者前往“立法院”拜访蒋万安时,他正在开会协调民众的陈情案。他对记者说:“我很愿意去听民众各种意见或陈情,不管是服务案件,还是期待我们推动什么法案。这可能涉及食品安全、年轻人就业、独居老人等问题。我身为民意代表,就是要帮民众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之前,就要真心去倾听他们的声音。” 

    在年纪偏大的国民党“立法院”党团中,38岁的蒋万安算是个少年郎。不少资深“立委”对这个谦和有礼的小伙子印象不错,愿意将经验倾囊相授。“他们告诉我‘立法院’的议事规则,我们作为在野党该怎么处理法案,如何扮演好在野党的角色。虽然算是少数,但我们可以通过议事规则,有技巧地推动一些法案。有些前辈还告诉我如何掌握议题、面对媒体等。”对这些帮助,蒋万安心怀感恩。

    国民党在选举中的惨败,在蒋万安看来,根本问题是“自上而下”的决策模式,即高层做决策交给下面去执行,结果脱离实际,和民众期待有落差。他认为:“国民党应该改成‘自下而上’的沟通方式,从基层、民众汇聚民意,传达到高层决策者,这样才能贴近民意、听见民众的声音。”

    上任5个月来,蒋万安每天一起床就看新闻,然后去“立法院”办公室处理工作。他喜欢用社交媒体与民众互动,听取民意,并将听到的声音体现在审议法案、提出质询等工作中。有时候他还会和民众分享自己工作中的故事。“现在台湾年轻人比较关心切身的工作、薪资等问题,也有越来越多人关心政治问题。相较于过去,年轻人更加关心公共事务。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年轻人可以及时知道一些政治新闻,比如‘立法院’质询的画面,通过了哪些法案、哪个政治人物讲了什么话等。政治话题越来越透明,我觉得这是好事。”

    5月31日一大早,蒋万安同一些猪农走上街头抗议,呼吁台湾当局如果不能证明含有瘦肉精的猪肉不影响健康,就不能贸然开放“瘦肉精美猪”进口,要重视民众的态度与看法。6月14日,蒋万安就蔡英文当局与大陆的联系迟迟没有启动,在质询时连续7次逼问“大陆委员会主委”张小月:“蔡英文上任后说的‘希望两岸关系维持现状’是否维持住了?”张小月含糊其辞没有正面回答。7月6日,当台湾“劳动部”推动“一例一休”政策引发民众和劳工团队质疑时,蒋万安站了出来。他针对政策可能会衍生的一系列问题质询“劳动部部长”郭芳煜:“对于重大政策,‘劳动部’应该通盘考虑各种情况,与民众沟通后再决定是否推行。”

    这些表现让人们觉得,长期缺少新鲜血液的国民党,终于有了后起之秀。6月25日,在同国民党主席洪秀柱一起参加大陈岛乡情文化促进会成立庆典时,蒋万安受到在场民众的力挺,甚至被捧为“台湾地区未来的领导人”。而对蒋万安来说,他想通过自己的加倍努力,让外界看到他不仅仅是“蒋家第四代”。

    “我想改变国民党的内部文化”

    蒋万安外形俊朗,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法学博士,曾在硅谷当过多年律师。2015年3月29日,在回台两年后,他宣布投入国民党“立委”初选,引发了巨大关注。原来,蒋万安的父亲、国民党前副主席蒋孝严2011年参加党内“立委”初选时,曾出人意料地以0.578%的支持率差距输给对手罗淑蕾。4年后,蒋万安与罗淑蕾再次“狭路相逢”,最终以支持率领先11%的优势胜出,“为父报仇”。有媒体以“王子复仇”来形容蒋万安的从政第一步,他笑着回应:“两件事完全没有关系啊。”

    2016年1月16日,蒋万安代表国民党参选台北市中山区“立委”。面对同样是初次参政、有民进党支持的无党籍医生潘健志,他以近1.6万票的优势获胜,正式步入政坛。

    “很多人认为我是为了从政才放弃律师工作,回到台湾的。其实不是。我回台湾,主要是考虑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但是回来以后,由于工作原因我参加了很多涉及政治的会议,包括‘修法’会议,这些会议往往没有结论,效率不高。所以我觉得,与其在体制外大声疾呼‘修法’,不如跳到体制内来,真正做一些事情,也许更有效率。”蒋万安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此外,国民党面临的危机也是蒋万安投身政坛的重要原因。他亲眼目睹了2014年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2014年台湾地区地方公职人员选举)中国民党的惨败,并且意识到,虽然岛内年轻一代的参政热情日渐提高,但支持国民党的年轻人更少了。“现在很多年轻人对国民党没有特别的感情,甚至在有些问题上反感国民党。我想国民党肯定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所以得不到年轻人的认同。这次我在选区跑‘选举’时,发现民进党培养年轻人真的很有计划。这个选区很多‘立委’都是前年‘九合一’选举中选出来的,他们过去是‘立委’助理,也有一些是过去民进党的里长,然后在‘九合一’选举中就选上了‘立委’。国民党却没有年轻人站出来。”

    国民党的“立法委员”通常太看重自己的资历,却忽略了培养年轻人。在蒋万安看来,国民党应该着眼未来,培养优秀的年轻人在地方扎根、锻炼。此外,刚毕业的大学生如果对政治有兴趣,也可以考虑挑选其中优秀的人才来当助理。而当助理,除了在办公室写法案、写文件,还应该有更多的机会到地方走一走,接一些陈情案,与地方人士多培养感情,也许他们将来就可以出来“参选”。“我下决心参选,希望能提供建议,改变国民党的内部文化,让年轻一代重新认识国民党,进而认同国民党。我希望告诉民众,国民党也有年轻人愿意投身政治。” 

    “选举没有捷径,就是要勤走”

    从政这件事,蒋万安事先没和家人商量。“直到宣布参选的前一天,我才跟父亲说了我的决定。父亲一开始有点惊讶,没想到我会选择这条路。但他很开明,对于子女们做的任何决定都尊重。”

    从此,蒋万安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了。

    蒋经国去世以后,蒋家在台湾逐步走下神坛,政治上没有什么特权。竞选期间,蒋万安和太太石舫亘每天早晨5点多起床,6点钟出门,穿着绣有“凝聚新民意”的黑色背心,四处拜票。“我是蒋万安,这是我太太,来跟大家问好,恳请支持。”他们去公园、去市场、去地铁站跟民众打招呼,站在路口向上班的人鞠躬问早。“拜托拜托,给年轻人一个机会,让万安能为大家服务。”他别着随身麦克风,在街头巷尾边走边喊,还时不时地向路人伸出双手,鞠一个90度的躬……到了晚上,他向垃圾车司机请教,询问哪个路口人多。“很多前辈告诉我,选举没什么捷径,就是要勤走,我一直牢记在心。到人口密集的地方,就有更多的机会和民众握手聊天。”

    从投入选举到参加党内初选,蒋万安走遍了台北市中山区和松山区的62个里,和超过10万人握过手。这份勤快和执着的效果也不错:从最初有人听名字误将他当成女人,到后来有人主动说“这是我第四次见到你拜票了”,再到后来他有了自己的粉丝团,所到之处,女粉丝前呼后拥、尖叫合影……虽然有蒋家血统,他却凭借自己的平民作风,逐渐赢得了选民的认同。

    今年2月1日,蒋万安带着妻儿参加第九届“立委”就职仪式,有媒体问他的儿子蒋得立:“知不知道爸爸的新工作?”蒋得立害羞地说是“谢票”。童言无忌引得众人一阵大笑,也让人们对蒋万安在竞选时的努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蒋万安成功当选“立委”,作为政坛老手的父亲蒋孝严感慨道:“台湾政治生态已经改变了,而不是正在改变。蒋万安的选战打法跟我们当初完全不一样,我给他的这次选举打100分。”

    “蒋家身份是加分还是减分,民众会有判断”

    虽然常被贴上“蒋家第四代”的标签,但蒋万安小时候并不知道自己与蒋介石的关系。第一次听说自己爷爷是蒋经国时,他还在上小学,也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后来,蒋万安逐渐长大,翻看周玉蔻写的《蒋经国与章亚若》一书后,他才确定自己是蒋家血脉。

    但是,蒋经国早就知道这个孙子的存在。据蒋孝严回忆,蒋万安的名字就是蒋经国取的:“万安出生后,经国先生很高兴,想了几天后告诉我,孩子就取名万安。他说孝严、孝慈在(江西)万安吃了很多苦……经国先生借着‘万安’这个名字告诉我,他记得我小时候经历的辛苦岁月。”

    正如蒋孝严所说,蒋万安的名字背后是一段辛苦岁月,一出乱世悲剧。蒋孝严并非蒋经国嫡子,母亲章亚若是蒋经国的情妇。1942年初,章亚若在广西产下双胞胎,乳名为“大毛”和“小毛”,后来蒋介石亲自取名为孝严、孝慈。同年8月14日,章亚若和友人外出赴宴,回家后上吐下泻,第二天上午就住进了医院。一个医生在她的左手血管注射了一针,几分钟后,章亚若就去世了。更为离奇的是,约章亚若赴宴的友人一直查不出是谁,那个医生也在事后逃得无影无踪。章亚若的死,成了历史上的一桩悬案。当时,日军步步进逼,在内忧外患中,蒋经国顾不得细查,只能把孝严和孝慈托付给他们的外婆。外婆带着尚在襁褓中的两个孩子,从桂林跋山涉水前往江西万安避难,蒋氏兄弟才得以幸存。

    蒋万安27岁前,同蒋孝严一样,一直使用“章”姓。直到2005年,蒋万安才随父亲认祖归宗,改回“蒋”姓,他“蒋家第四代”的身份也得到认可。“一直到大学前,我们在家完全不谈身世问题。过去我们从未因蒋家的身份得到任何好处,也不是在蒋家的环境中长大。”蒋万安说,“我并不觉得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同。我在台湾念书,受教育,也参加联考,和所有朋友一模一样。”蒋万安的高中同学曾对媒体说:“很难把他跟蒋家联想在一起,他就是普通人,跟我们一样读公立学校,想着打球、逃课、考试。但他成绩很好,后来考上了政治大学。”

    蒋万安在媒体面前尽量切割自己与蒋家的联系,拜票时也从不主动提及自己的“特殊”身份。但他的竞选对手则用他的身份大做文章,质疑他是“官二代”“富二代”。对于这些标签,蒋万安并不在意:“我姓蒋,但蒋只是个姓氏,‘蒋家第四代’是别人给我贴的标签。在外界看来这或许是光环、头衔,但对我来说,反而是压力、阻力。我始终相信,属于我的标签,我自己要撕也撕不掉,不是我的标签,别人怎么贴也贴不上来。时代在变,蒋家后人的身份是加分还是减分,民众会有判断。”

    蒋万安的一位朋友曾说,他最令人佩服的,就是能够在家族历史与自我意识间找到平衡点。从政以前做到这一点或许相对容易,踏入政坛后,他依旧能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参选一开始,大家会觉得你是蒋孝严的儿子、蒋经国的孙子,这也没办法否认。可是我希望在‘立法院’尽快把自己的形象树立起来,相信大家早晚会真正地认识我。”蒋万安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蒋介石曾孙从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