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洪水中,我们是“命运共同体”

李洪兴 《 环球人物 》(

    最近,南方大雨洪涝,让历史与现实交叠,一个问题叫国人揪心:特大洪水今年会重演吗?

    今年自入汛以来,南方已出现20次暴雨,浙江、安徽、江西等数省受灾严重,武汉、南京等城市开启“看海模式”。城市内涝严重,洪水转瞬即至,各地纷纷进入了抢险救灾的应急状态。救灾和救人,是摆在各地面前最重要的任务。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中国人在自然灾难面前一贯的态度。政府组织救援,军人用身躯抗击洪水、保护群众。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发扬我军能打硬仗的光荣传统,发挥突击队作用;李克强总理30小时急行军考察防汛,要求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确保重要堤防和重要设施安全。灾难面前,和衷共济的“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共识。

    行动一致,源于精神共鸣,深含互相抱团、彼此相依的意义,促使我们思考并珍视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多年前,我们形成了抗洪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如今,面对天灾,依然需要这种精神。双脚泡在洪水里长达19个小时,双膝跪在泥里俯身背上老人,因极度缺乏睡眠而趴在沙袋上睡着,就着混入雨水的矿泉水吃馒头,60斤重沙袋要扛300个、跑600趟才休息一次……风雨中定格一张张年轻军人的特写,让人看到:一个民族有了这样的精神,就没有困难不能克服,没有艰险不能战胜。

    一地遭灾,举国关注,是新媒体时代的舆情特点。不管在微信、微博还是报纸上,城里划船、车库推车的景象都不是段子,而是灾难。新闻报道中,解读极端天气成因、质疑水利工程效果、聚焦地下管网作用……如此“争吵”并非挑剔,而是源自对灾情的焦虑,对抗灾的警醒,对公共事务的关切。不恶意挑刺、不随意中伤、不任性传谣,把目光放在救灾减灾上,这也是共同体意识的体现。

    这也提醒我们,共同体意识弥足珍贵,更重要的,是要共同行动,举全社会之力防灾减灾。这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更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努力。灾害席卷而来,救灾是头等大事;灾前或灾后,怎么防灾减灾、如何提高意识,更是日常防御和普及专业知识的头等大事。这种防灾减灾的意识,大致分为三类。

    一是民众的主动防范意识。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除了要加强硬件设施,也要让软件因素入心,老人、孩子防灾意识不强,甚至习惯于凭借经验应对,容易出现意外灾情。这个时候,“社区化防灾”至关重要,把应急教育、减灾举措落实到社区网络中,或许能起到更好效果。

    二是城市的长久疏浚意识。抗洪防灾关键不仅在于应对之“快”,更在于防范之“早”、渠道之“多”。在重视水利工程排洪之时,应该增强城市的“海绵”功能,以长久之计来解决城市“一下雨就内涝”的尴尬。正如人言,地面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地下是一个城市的良心,地面硬化、美化之时,也别忘记了还需要“实用性”“功能化”。

    三是多元的风险规避意识。洪灾可以瞬间吞没人们的公共财产,民众自救、国家救助和社会帮扶等手段虽然不少,但是受灾者往往偏于被动,主动而多元的规避救助意识还需强化。比如,在商业保险中设立洪水保险,借助市场化、社会化的手段减轻灾害成本、推动防灾减灾建设,应该在制度和实践层面趋于完善。

    台风“尼伯特”在向中国沿海地区靠近,南方连续强降雨仍在继续,微信朋友圈里被刷屏的除了灾情现场图,还有气象卫星云图。分享这些信息,可以让人们清晰地了解趋势、认知灾情。未来一段日子乃至更长时间里,防灾抗灾减灾挑战未减,不妨共同携手,为抗洪救灾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精神堤坝。

洪水中,我们是“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