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郑和(1371—1433), 明朝航海家、外交家。云南昆阳(现云南昆明晋宁县)人,原姓马,后被明成祖朱棣赐姓郑。七下西洋,成为15、16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先驱。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人们祈盼多年的太平之世逐渐开启。朱元璋对内改革发展经济,对外开列“不征之国”名单使八方来朝。频繁的朝贡促进了明朝与他国的海上交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的外交逐渐成为新趋势。而唐宋以来造船术和航海术的不断提高,也使明朝初年的航海技术具备了远洋航行的能力,“海洋外交”的范围得以从邻国扩大到更遥远、更未知的地方。
在明朝的外交史中,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便是郑和。他七次下西洋,将大明的国威传至非洲,又将海外优秀的文化引进中国。他的远航,比欧洲人的海洋探险还要早半个多世纪。因此,文化学者柏杨先生如此评价:“郑和是中国第一位航海英雄。他下西洋,跟公元2世纪张骞出使西域一样,都是为中国凿开了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
受到朱棣重用
1371年,郑和出生在云南昆阳(现云南昆明晋宁县)的一户马姓穆斯林人家。他的父亲和爷爷都去圣地麦加朝觐过,所以被村民尊称为“马哈只”,“哈只”在阿拉伯语中意为朝圣者。当时,中原地区虽已属于明朝,但云南仍在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的统治下,听命于北元朝廷。
1382年,明军平定云南。战争结束后,明军把一些当地幼童掳去,去势之后成为太监,派去皇室服务,郑和正是其中之一。他在14岁时被选到燕王朱棣藩邸服役。年幼的郑和才貌双全,在燕王府邸中逐渐崭露头角,很快受到朱棣重用。
当时,明朝看似欣欣向荣,实则暗潮涌动。朱元璋做了皇帝后,为了保住江山,废除宰相,对功臣大开杀戒,同时分封诸王。这种集权又分权的做法在朱元璋在世时没有问题,但他去世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矛盾立刻凸显。朱元璋的四子朱棣很快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史称“靖难之役”。朱棣于1402年攻下南京城,登基称帝,建文帝朱允炆则下落不明。朱棣为了显示即位的合法性,甚至篡改了史书。
1404年正月,朱棣对“靖难之役”论功行赏,在战争中有勇有谋的郑和被赐姓“郑”。此时的朱棣刚即位,百废待兴,为了使诸国来朝贡,以彰显自己真命天子的形象,他决定派人出使西洋。而郑和的才能在宦官中无有出其右者,故被任命为正使。这个决定翻开了中国和世界航海史上壮观的一页,郑和的个人命运也由此和下西洋紧紧联系在一起。
1405年6月,郑和与太监王景弘率领一支由2.7万多人、62艘船组成的船队,开始去往南洋群岛(即马来群岛)和印度洋的航行。船上载有大量的金银、丝绸等货物,郑和雄赳赳气昂昂地站在宝船上,乘风破浪,意气风发。所谓“宝船”,即“西洋取宝之船”。郑和船队船身最大者长140米,宽57米;中型船长117米,宽47米,平均载重量可达数千吨。同时代的哥伦布船队最大的长仅29米,载重仅为百余吨,可以说,郑和的船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可见明朝造船技术的先进。
这次出航,船队从江苏太仓刘家港(现江苏太仓东浏河镇)出海,经福建,之后到达占城(现越南南方)、爪哇、旧港(现印度尼西亚巨港)、满剌加(现马来西亚马六甲州)、苏门答腊等地区,最后至古里(现印度南部卡利卡特)返航。
一路上,郑和船队不仅积累了航海经验,还清除了海盗等障碍。明朝前期实行海禁,防范倭寇与海盗是主要原因。当时的东南沿海和南海一带,各种势力错综复杂,严重威胁明朝的海上利益。洪武年间,广东人陈祖义占据通往西洋诸国的海上交通要道旧港,劫持财物,阻碍各国来明朝进贡。郑和第一次下西洋,主要功绩就是生擒陈祖义,设立旧港宣慰使司,为各国使节入明,以及再下西洋扫清了障碍。
这次出航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目的,即寻找候风转航的据点,以便于远航。古代海上航行,主要是乘季风航行,若要去阿拉伯国家,甚至更远的地方,就必须找到合适的中转候风港,西洋大国古里恰恰位于合适的位置上。当时,古里已经是世界重要的贸易港口,民风朴实,郑和的随行人员就曾赞美说:“古里通西域,山青景色奇,路遗他不拾,家富自无欺。酋长施仁恕,人民重礼仪,将书夷俗事,风化得相宜。”郑和在古里建立了交通、贸易中转站,为纪念此次航行,还特意在古里勒石立碑。
郑和一行向南洋各国传达了和平友好的理念,并建立外交关系,南洋各国纷纷派使者随郑和前来朝觐,明成祖朱棣非常高兴,对郑和一行加赐爵位俸禄。
把长颈鹿引进中国
1407年9月,郑和再次奉命出使西洋。这次他率领使团,主要沿着第一次出使的航线,到了爪哇、古里、柯枝(现印度西南城市柯钦)、暹罗(现泰国)、锡兰山(现斯里兰卡)等地。他每到一处,都颁布明朝皇帝诏书,并接纳各国贡献的奇珍异宝,于1409年9月回到南京。
回来不到一个月,为了巩固与西洋国家的关系,郑和再次奉命率船出使,在前两次的基础上,此次还拓展到了现菲律宾一带,并于1411年回京。返航时,随同前来朝贺的有19国使者,一时之间,大明京城“万使云集”,好不热闹。
1413年冬,郑和又奉命开始第四次远航,远到东非诸国。这次出使有个有意思的事件,就是东非的麻林国(现肯尼亚一带),随郑和使团遣使来明朝贡献“麒麟”。所谓“麒麟”,实际上就是长颈鹿,但当时大家没见过,一致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瑞兽——麒麟。祥瑞一直被视为皇帝以德治天下的标志,所以瑞兽麒麟自然受到朱棣和大臣的重视。1415年11月19日,朱棣亲自在南京奉天门主持盛大的欢迎仪式,接受各国进贡的麒麟(长颈鹿)、天马(斑马)、神鹿(非洲大羚羊)等异兽。大臣们纷纷向朱棣表示祝贺,称赞他“圣德广大,被及远夷,故致此嘉瑞”等等。朱棣还让翰林学士沈度制作了一张“照片”:沈度先写了一篇《瑞应麒麟颂》,后以小楷抄在纸上,并命宫廷画师画下麒麟图像。如今,这幅名为《明人画麒麟沈度颂》的珍贵文物就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郑和的这次出使远至东非,增加了明朝人的地理知识,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新阶段。此后,1417年至1419年,郑和第五次出使;1421年至1422年第六次远航,两次航行都到达了非洲。
1424年,明成祖朱棣去世,其子朱高炽即位,下诏“下西洋诸番国宝船,悉皆停止。”但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就去世了,其子朱瞻基即位。朱瞻基从小跟在爷爷身边,对海外国家有所了解,有一次端午节庆典,各国使节都来了,朱棣特地考朱瞻基说:“现在各国使节都在,我出上句,你对下句。上句是‘万方玉帛风云会’。”皇太孙朱瞻基也不含糊,马上对出“一统山河日月明”。因此,等他即位后,看着海外来朝贡的国家越来越少,就一心想要恢复他爷爷创造的“万国来朝”的景象。于是在1430年,朱瞻基派遣郑和等持诏晓谕海外诸国,让各国知道新帝即位,“敬顺天道,抚辑人民,以共享太平之福”。
年届花甲的郑和接过圣旨,开启了他的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远航。这次郑和带船61艘,官兵27550人,访问了南洋、印度洋、阿拉伯半岛、东非等地区的20国,并于1433年7月返回南京。
返航途中,62岁的郑和积劳成疾,在古里病逝。
给当地人治病,教当地人施肥
郑和七次下西洋,在很多国家留下了遗迹,并传播和平理念。位于现在马来西亚马六甲的满剌加是郑和船队开拓的重要据点,据说满剌加人就是从郑和一行人那里学会的建造城市和掘井取水的本领,至今当地还有三宝城(郑和又被称为“三宝太监”)和三宝井遗址。
郑和使团还给当地人治病,并传授种田知识。据说暹罗一些地方的人得病,向郑和求助,但郑和所带的药有限,怎么办呢?他就把药投到溪水里,让大家药浴,泰国至今还有药浴治病的方法。还有传说,说有一天郑和在暹罗某地的田间行走,发现大家不怎么施肥,于是告诉大家,把稻草烧在田里就是肥料了。当地人很感念郑和使团,至今仍能在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看到纪念郑和的庙宇。
除了在海外介绍和传播中华文化,郑和使团还注意吸收借鉴海外的优秀文化,如使团成员撰写的《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就处处留意各国的风土人情,并记载下来,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史料。海外精湛的雕刻技术也被郑和使团学习和引进,明代刘若愚所著的宫廷杂史《酌中志》中所记载的飞虹桥,桥上凿有“狮、龙、鱼、虾、海兽,水波汹涌,活跃如生”,据说,这种技术就是郑和从海外带回来的,“非中国石工所能造也”。
郑和七次下西洋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他所开拓的海上丝绸之路,远至东非,在占城、苏门答腊、锡兰山、古里等国建立了海洋交通中转站,并在满剌加、古里等建立了贸易基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贸易。中国的瓷器、丝绸、漆器等出口到海外,刺激了相关手工业的发展,而海外的玉石、香料等也在中国扩大了市场,对相关产业起到了推动作用。
正是由于郑和七下西洋,世界各国开始看到中国的富庶,并对这片土地心向往之。1492年8月,在郑和去世59年后,哥伦布带着西班牙女王给中国的国书从巴罗斯港起航。两个月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人类开启了新一轮的航海大发展。
从此,海洋成为人类联系的重要通道,世界的全球化进程越来越快。而郑和使团所开创的开拓进取、和平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永远被后人铭记、称颂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