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永不行贿”,关键在官场

陈凌 《 环球人物 》(

    “有受贿就有行贿,两头都要堵住”“‘不行贿’应该是做企业最基本的底线,如果连‘不行贿’都做不到,那就不要做了”……近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接受采访时,再次倡言“永不行贿”,赢得一片喝彩。就连中央纪委机关报也以《“永不行贿”的马云们,好日子还在后头》为题,力挺这一倡言。“永不行贿”俨然已渐成共识。

    也就是在几年前,另外一位商界“大佬”、万达集团的董事长王健林也曾公开表示,要在商言商,杜绝行贿,却受到了不少人的质疑。不行贿,你能把企业做那么大?不送礼,万达能拿到这么多项目?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与政府关系这么密切,多多少少有些瓜田李下吧?

    对比之下,同样是“不行贿”,为何会有如此不同的“待遇”?从质疑到喝彩,说到底,反映了政商生态改变之后的民众心理预期。

    不可否认,很长时间里,“以钱争权养权、以权护钱生钱”的畸形政商关系的确存在。对一些企业而言,政府手握大量资源,还有着弹性的裁决权,批项目、给工程,有时只需领导一句话。与其“迎着绿灯走”,走复杂的程序、等漫长的审批,不如“绕着红灯走”,找找关系、送送礼物、走走后门。而从一些官员角度来看,有权不用,过期作废,送上门来,不收白不收。企业主与官员结成利益共同体,有福同享、有钱同捞。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政商媾和勾兑不出百年老店,腐败温床孕育不了金字招牌。政商合流,看起来风光无限,其实却是暗疾日现、隐患丛生,在圈子不断巩固扩大的同时,也酿造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苦果。君不见,季建业落马,多名曾被“关照”的地产商“受牵连”;令计划倒台,“山西帮”一夜之间土崩瓦解,圈子里的商人纷纷被带走调查。有人不无感慨地总结道:“每一个落马官员背后都有一批老板受到牵连,每一个老板被抓也都会引出一大批官员,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是这么具体。”不找“市场”找“市长”,靠关系拉项目,这条路无异于饮鸩止渴。

    假如能在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下公平竞争,哪个企业还愿意冒风险,靠潜规则,通过与官员勾肩搭背来谋求发展?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言,“真正实干的企业家都对腐败深恶痛绝。”正是权力对市场环境的扭曲,才使得不少商人铤而走险,以金钱换资源;也正是权力的任性,不受监督,才能让暗通款曲屡屡跨过政治的“安检门”。很多时候,“没有道德的商业”实际上是根源于“没有原则的政治”。在这个意义上,“永不行贿”承诺的兑现,同样有赖于“永不受贿”决心的实现。幸运的是,从疾风骤雨、雷厉风行的打虎拍蝇,到建章立制、出台新规,制度的笼子、权力的枷锁,正在不断筑牢。

    政商之间,“勾肩搭背”固然不行,但也不能“背靠背”。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官员为了避免担上责任、受到牵连,对企业家避而不见,对企业上报的项目不管、工程不批,搞“软拒绝”。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是市场的细胞,对市场的嗅觉最为灵敏。政府不和市场的主体打交道,不去主动熟悉市场、了解企业,能行吗?再说了,假如没有权钱交易,自己本身就清清白白、干干净净,又何必刻意“避嫌”?躲着藏着,反而有暧昧不清的嫌疑。

    其实,政商关系并没有那么复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君子之交淡如水。政商之间,不是不能有交集,但不能有交换;不是不能有交往,但不能有交易。企业把目光聚焦在市场,才能跟上市场的步伐,引领时代的风貌;政府做好“守夜人”,才能为企业营造更加公平的环境。也惟有如此,才能真正还政商关系一片清爽的蓝天。

“永不行贿”,关键在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