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武,1962年生,湖南人,著名华人经济学家。1983年获中南工业大学学士,1986年获国防科技大学硕士,199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博士。现任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
陈志武的湖南口音常常让《环球人物》记者忘记他已在美国生活了近30年。如果不打断他,他可以就某个经济话题滔滔不绝地谈上40分钟,中间几乎没有停顿。他的老朋友、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说过,每次跟陈志武聊经济问题,60%以上的时间是陈志武在讲,张维迎在听。但《环球人物》记者凭个人经验感觉,60%是个保守的估计。
6年前,全球金融危机肆虐正凶,陈志武出版了个人著作《金融的逻辑》,探讨金融发展和一般市场发展对文化和社会带来的影响。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本书出版得“恰逢其时”,很快成为当时的畅销书。如今,陈志武又出版了《金融的逻辑2——通往自由之路》,继续解释金融的要义,消除公众的误解。10月下旬,他专门从耶鲁大学飞到北京宣传新书,谈到当下金融问题,他笑言自己“一开口就停不下来”。
电子货币“是非常危险的”
在经济学界,“60后”的陈志武仍然称得上少壮。他针对金融问题发表的见解时常引发外界关注,他从历史文化角度分析金融问题的著作也吸引了大批粉丝。2000年,世界经济学家排名出炉,在前1000名经济学家中,有19人来自中国,陈志武排名第 202位;2006年,《华尔街电讯》将他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最近几年,陈志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市场发展、机制建立等方面。他擅长用大历史的观点分析金融,认为金融不是简单的赚钱工具,而是思维方式和分析框架。
在新书中,陈志武把阐述的焦点集中于金融所带来的自由上,同时纠正了人们的一些错误认识。“人们总觉得金融是富人和从业者的专利,事实上,金融在今天与每个人的安全、自由、发展、幸福息息相关,也关乎民主体制的合理运行。而建立和维护健康的金融制度,又有赖于政治体制、法治、社会诚信等的保障。”
陈志武表示,自由的金融市场将提升每个人的选择能力,而“基于自由选择的人生才有幸福可言”。正因如此,他对于当下无孔不入的电子支付持保留态度。
“如果交易的时候不能用货币支付,只允许实名制的电子转账,我认为这是反货币化、去货币化的趋势。因为货币最基本的属性是匿名性,不包含个人信息,无关身份地位,电子支付与这些基本特征是相矛盾、相违背的。这带来什么结果呢?谁向我或我向谁支付了多少钱,都有历史记录,随时可以查到。这实际上侵犯了个人自由,而自由的个体正是金融经济的基础。未来电子支付在经济中占的比例越高,社会自由度失去得越多,如果什么交易都通过电子货币完成,那是非常危险的。”
事实上,受儒家文化影响,中国人对货币本来就存在很多误区。陈志武举了《水浒传》的例子:“里面有句话说,‘金钱如粪土,情义值千金’。仔细想想,这话充满矛盾啊。既然金钱如粪土,情义还怎么值千金呢?说来说去,还是要用货币衡量。”
无论人们是否承认,今天的中国社会,任何人都无法脱离货币化的生活。陈志武认为经济自由能为个人自由带来坚定的基础,最终推动社会的发展。“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光有钞票没用,还要有粮票和单位证明,否则从我老家湖南跑到北京来,没地方住、没地方吃。那时候的货币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而今天,货币化相对充分,不管是部长、亿万富翁还是穷学生、普通农民,拿着100块钱到酒店住宿、去商店买东西,获得的产品和服务是一样的。你的身份、财产、社会地位,方方面面的信息都没有印在货币上。这个简单的事实可以说明,真正货币化的社会,是去身份化、去阶级化、去地位化、去官员化的。中国社会的货币化进程能使每个人享受到应得的尊严和权利。”
让“穷人”得到融资支持
去年10月以来,中国股市的剧烈动荡和政府救市行为引发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陈志武认为,政府最初采取“慢牛”的政策,本意是一方面刺激民间消费,另一方面激励创业创新,促成结构性转型。
“当前中国经济遇到的一个大问题是企业负债率普遍过高,银行贷款大量流向一些产能过剩的大型企业、国有企业,而创新和经济转型的主力军中小企业又得不到贷款支持。为了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决策层想通过催化股票价格吸引众多社会资金进入资本市场,拓宽企业的股权融资渠道,让企业减少债务占比。”陈志武认为,这个愿望很好,但有一个前提,即股权的定价必须比较精准,“否则,股价背离基本面,靠错位的股价引导的资源配置不仅达不到目标,还会本末倒置,让经济结构调整开倒车,把本来可以投入创新的能量和投入实业的资金也都转向炒股”。正因如此,陈志武认为,减少政策干预更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政府的当务之急是深化体制改革,加强法制建设,保障资本市场公开透明,推进经济自由化。
在陈志武看来,资本市场的表面功能是融资,但更根本的贡献在于加速创新、创业的实现,也在于培植、催化社会创新文化。“以前中国只有国有银行,没有股市和私募基金,也没有债券市场。对许多人来说,融资创业是不可能的。即使企业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需要借贷融资,也需要实物资产做抵押,否则不可能从银行贷到款。如果融资的前提条件是实物资产抵押,那么富人和穷人之间,谁可以得到融资支持呢?当然是富人,或者是已经成功的企业。也就是说,如果金融行业还停留在以银行为主的初级状态,那显然对富人最有利,因为富人可以拿出所需要的实物资产抵押品;同样道理,这也对已经成功的企业更有利,于是造成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因此,陈志武认为,发展金融市场的内在要求就是减少融资的抵押要求,让那些未来前景看好,但现在没有实物资产、没有太多到手财富的“穷人”也能得到融资支持。
“发达的金融市场是万众创业的催化剂,也是众创的前提。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现代中国有了对未来收入做贴现、定价的机器,因为股市从本质上是对上市公司未来利润预期的提前定价,也让股权所有者能把未来收入预期变现,这跟传统银行根据既有资产做借贷定价的做法,形成明显的对照。可是,由于之前的决策者受传统银行思维的影响,制定的政策要求任何公司如果要在A股市场上市,不仅要有过去3年的充分盈利记录,还必须有很多实物资产,如楼房、机器、设备、土地等。这就从本质上把中国股市限定在传统银行范畴内,主要为国有企业和‘重资产’的传统行业提供融资服务,不能帮助能力超强的草根创业者上市融资发展。所以,中国资本市场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贵族俱乐部’,阻碍了收入机会、创业机会的平等化。”
金融交易就是信心交易
今年6、7月份的股市动荡让人们谈“股”色变,普遍期望A股市场能尽快扭转长熊短牛的局面。然而,陈志武对股市并不乐观:“就目前看,中国股市要结束长熊短牛的局面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中国股市的痼疾得不到根治,恐怕短牛都不太容易出现了,有可能长熊。因为只要涉及金融的交易,都是信心的交易和信任的交易。如果规则可以随意改,而规则的解读和执行也可以随意变化,人们的信心和信任从哪里来呢?”
陈志武认为,判断一个金融市场是否发达,不能光看表面上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伊拉克也有证券交易所和股票市场,但那样的股市,长牛、短牛都不会有。”在他看来,仅仅拥有金融工具和庞大的金融资产,并不代表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很发达。“发达不能是昙花一现的。今天有几万亿、几十万亿的金融资产,看起来市场很发达,但明天突然出现动荡,就像今年6、7月份股市的那些波动,一下子就变成大家都想跑路。这不是发展良好的金融市场的表现。”
不久前,央行再次降息降准,引发市场关注。很多人希望“双降”能够提振股市,陈志武对此不以为然:“在社会流动性非常充分、银行不想多贷、实体企业不一定想多借多投的情况下,继续通过降息降准增加流动性,只会使股市泡沫更大,拉大财富差距。另外,如果人为刺激股市,令股市回报高于实体行业的投资回报,会使实体企业不想专注于主业,而是把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向股市,最后导致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结构严重扭曲,人力资本也会过多地往炒股上转移,这会拖垮社会的长久创新力。”
股灾之后,不少股民陷入悲观情绪,认为资本市场的泡沫过于可怕。一些研究者也因此质疑金融经济的作用,认为还是实体经济更加可靠。对此,陈志武表示,不能因为股市有泡沫,就否定金融市场的价值。“发展金融市场是非常重要的,千万不要因为有了今年6、7月份的股灾,就说以后不要金融了,更不要因为有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觉得‘金融太可怕了,给我们带来一场一场的危机’,就要回到实体经济、淡化金融经济。在这种时候尤其要意识到,尽管有危机和挑战,但如果回到过去那种经济模式,大家的经济自由、个人权利会再次丧失,最终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你的恋爱、婚姻。这种代价远远大于金融危机的冲击。”
那么,哪些举措才能真正扭转中国股市的现状?“应该满足市场的一些具体要求,不管是私有财产上的,还是金融契约权益保障上的,以此为起点,给大家足够多的激励和利益。另外,要推动制度和规则向更好的层面发展。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首先是给自由的市场主体提供的,如果权力介入太多,那种金融本身就是变味的。”
多年以来,每当股市陷入危机,中国股民就希望政府出手救市,刚刚过去的股灾也不例外。陈志武认为,中国股民必须改变这种观念。“我们要纠正以前的错觉,就是认为‘政府不干预的金融只对富人有利,政府干预就是为普通人好’。其实,现实恰恰相反。顺其自然、不受政府干预、自由的金融市场的发展,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发展,会扩大金融的普惠性,提高金融的可得性,深化金融渗透的层面,使金融不再是贵族的特权,从而降低收入差距。与此相反,对金融的过多政策干预则会扭曲资源配置,逆转经济结构调整,造成更多的机会不平等和财富差距。只有不断深化体制改革,中国才有真正的市场经济。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实现真正的自由市场化,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