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英国《卫报》做过一项调查,询问了不少女性,让她们选出自己心目中“最懂女人心的男人”,最终的榜单里,作家艾伦?贝内特从一众年轻男明星、政要中脱颖而出,名列第十七位。当时,他已经年过七旬了。贝内特在英国简直是家喻户晓,写的《历史男孩》曾拿下7个艾美奖,被认为是英国国家剧院演出史上最成功的作品之一。但对中国读者来说,了解他只能借由极少数的译作,比如不久前再版的《非普通读者》。
这是一部关于阅读的小说。书中的“读者”如同书名,的确不是一般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贝内特在书中大胆虚构了一段关于这位还在位女王的故事:某一天,女王因为追自己的爱犬,在白金汉宫后门,碰到了一个停在那里的伦敦图书馆流动借书站。出于礼貌,她借了一本书,结果,在漫长人生中从来没有嗜好的女王竟然逐渐迷上了阅读。
阅读一点点改变着女王。从前,她的身份让她不能有任何嗜好,无论是慢跑、下棋还是种花、做蛋糕,只能是兴趣,不能有所偏爱。如今,读书让她彻彻底底地沉溺其中。她可以带着书坐在车里,一边看书,一边向外挥手。仿佛身上的某个雷达苏醒了,女王开始捕捉身边每个人的表情、行为,考虑自己的过往人生,审视现在的生活。所有的敏感、思考……都来自于那些书。
对其他人来说,女王爱读书不一定是好事。以前女王接见人会问:“你住在哪儿?那里堵车吗?”现在第一个问题往往是:“你最近读了什么书?”子民们被问蒙了,嗫嗫回答:“……圣经算吗?”她还会给首相定期送一本书,然后像检查作业那样问他读后感。连会见法国总统,女王都抛开国计民生的大事,要与他讨论让?热内这位法国作家,总统偏偏不知道他,气恼极了。于是,从首相、女王私人助理到侍从,全都想尽办法要扼杀女王的新爱好。贝内特以幽默轻松的口吻,让女王蜕变,并给了大家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为了读书,女王竟然打算放弃王位。当然,以上故事纯属虚构。
不过,书中的作品都是绝对真实。J?R?阿克利、让?热内、乔治?艾略特、E?M?福斯特、萨尔曼?拉什迪、托马斯?哈代……《非普通读者》短短100多页,出现的书名、作家名有好几十个。这与其说是贝内特为女王设计的书单,不如说是他的“私货”,口味相当大胆,大众经典以外,还有同性恋作家的争议作品,以及引起轩然大波的宗教题材。
贝内特本人的生活也比较“重口味”,他是一名双性恋。1934年生于一个屠夫之家,却成长为一名文艺青年。毕业于牛津大学历史系,留校任教几年后就放弃了学术,走上创作之路。他身兼演员、小说家、剧作家等多重身份,30年如一日地住在伦敦北部一个小市集里,创作过《往事四十年》《乔治三世的疯狂》等数十部经典之作。
因为贝内特的成功,英女王曾在1988年、1996年两度想要为他封爵授勋,可都被他拒绝了。1997年,贝内特罹患癌症,奇迹康复后,开始创作这部作品。经历过生死的贝内特,看似在写女王,其实真正在写的是阅读。读书可以让经历了漫长人生的女王重新找到生活乐趣,文学可以凌驾于一切之上,包括政治。也许,正是文学,让贝内特撑过了病痛,重新回到创作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