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贾葆蘅,1964年生于北京。1999年移民到加拿大。创作有长篇历史小说《弘治皇帝》《嘉靖王朝》,移民题材小说《移民梦》和移民史著作《加拿大华侨移民史》(合著)。
贾葆蘅1999年移民加拿大,到今天已经16个年头。间或回京,每次待的时间也不长。采访这天,北京正是盛夏季节,她身着蓝色缎面套裙,齐刘海、披肩长发,透着一种娴静淑婉的气质,不像从大洋彼岸而来,倒像从民国穿越至此。她说,移民生活给她带来的改变不是“西化”,反而是愈加“中国化”。
“移民或许是一个舞台,或许是一种传说,或许是苦涩的酒,或许是美丽的梦。”贾葆蘅曾在小说作品中如此写道。这话不只是写给读者,更是写给她自己。
这次回国,贾葆蘅主要是为《加拿大华侨移民史》的下册商谈出版事宜。这部书的上册于2013年出版,在海外华人中引起巨大反响。“我就是想为百年移民史留下见证”,贾葆蘅告诉《环球人物》记者。
为老侨民而动容
《加拿大华侨移民史》上册聚焦1858年到1966年的华侨华人史,其中所有人、所有事,都是贾葆蘅在加拿大一点一点挖掘出来的。为了写书,3年中她采访了大量的华工华商后代、华裔军人、侨界领袖等,收集和整理了许多珍贵的华裔家谱和史料。“由于我之前没做过历史学术研究,一些人就质疑我的资质,出去采访时我经常碰壁。那时觉得很艰辛,也掉过泪,但最终还是坚持走下来了。”
采访过程中,贾葆蘅无数次为老侨民动容。“有个华裔空军叫黄金焕,他父亲是1906年从广东来加拿大的,因为早期的华人普遍没受过什么教育,只能从事一些低端工作,比如洗衣、开餐馆等。他父亲开了一个小小的洗衣店。那个时期,白人对华人相当歧视,排华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他父亲去送洗完的衣物,那些白人的孩子会把衣架推倒、弄脏,逼着他们重新再洗。我采访黄金焕时,老人已经90岁了,回忆当年种种,还是有种愤愤不平的感觉。”
二战爆发时,黄金焕决定参军,却被征兵站拒绝,因为当时加拿大政府不想招华裔军人。可战场上杀戮无数,兵员缺乏,后来不得已扩大征召范围,黄金焕又去报名了。“这是一种以德报怨的美德,即使在受到不公平待遇时,仍然会为正义挺身而出。”
不光这位老人,早期的华人参与了加拿大最早的国家建设。“他们身处社会底层,备受压迫和欺凌,他们的经历,就是一部中国人在海外忍辱负重的奋斗史。”
在贾葆蘅看来,这部奋斗史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就是加拿大著名华侨领袖李梦九。19世纪末,他随母亲来到加拿大,母亲当佣人供他上了大学。毕业后,李梦九先在加拿大海关当翻译,后来经商,为加拿大西部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所达到的成就,是很多加拿大人也难以望其项背的。如今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会城市维多利亚,就有以他名字命名的“李梦九大道”。
“加拿大对我们来说,真是‘艰难大’”
对于如今新的移民潮,贾葆蘅在感慨席卷而来的全球化浪潮的同时,也不无忧虑。“近些年,移民的类型已由技术移民转向投资移民和企业移民,他们中有些人挥金如土,驾名车、进赌场、买豪宅。可这批移民大多在加拿大缺乏认真融入当地社会的积极性,再加上中国经济的持续飞速发展,很多人成了空中飞人。他们在中国挣钱,到加拿大享受。这种生活方式,跟老一辈一点点在当地积累下财富、信誉、威望的方式,太不相同了。”
在《加拿大华侨移民史》下册中,贾葆蘅从1967年加拿大在华人抗争下实行族裔平等的移民政策写起,涉及中加建交、抵抗“人头税”等重要事件。
贾葆蘅编写《加拿大华侨移民史》的想法,脱胎自她2011年出版的小说《移民梦》。书中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一批在中国拥有高学历和优裕生活的新移民,来到加拿大,本以为就此走上了无限光明的路途,不承想面临语言、文化、历史、国情的种种差异,不得不在窘境中艰难打拼。
这番情景,何尝不是贾葆蘅自己的真实写照。1999年,贾葆蘅夫妇带着3岁的女儿以技术移民的身份来到加拿大。“想象中的加拿大是个很美的地方,山清水秀、风光旖旎,觉得去了一定是衣食无忧。可是到了温哥华,我的梦就破碎了。”几番碰壁后,贾葆蘅夫妇带着孩子远离大城市。“我先生找了一个渔场工人的工作,但后来又被人借故拒绝了。我们还曾沿着街道,走入每家商铺,问是否招人。”
“加拿大对我们来说,真是‘艰难大’。”当时的他们,每天去市场买廉价菜,女儿的衣服大多是二手店里淘来的。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她和丈夫重新在加拿大拿到学位,在温哥华找到了新工作。
创作是文学与责任感的交织
生活步入正轨后,贾葆蘅的文学梦开始苏醒。“我觉得温哥华是一个寂寞的城市,它能让人有足够的理智剖析人生,耐心做点事。”她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人在温哥华》,这是一部反映为了梦想奋斗与挣扎的移民故事。
客居他乡多年的贾葆蘅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愈发浓烈,于是,她一头扎进故纸堆中,相继创作了《弘治皇帝》与《嘉靖王朝》两部长篇历史小说。写作时,她把二月河的清代帝王小说系列作为榜样,也期待能通过“给古人画像,让今人照镜子”,希望“祖国能清明、繁荣”。
选择创作历史小说,源于她自小的爱好,“小学和中学期间,我曾阅读了十几部《后汉演义》《东周列国志》《儒林外史》《三国演义》这样的历史小说,有些小说甚至是重复阅读很多遍的。”
贾葆蘅说自己身上“流淌着文学的血脉。”她的外祖父董秋芳是与鲁迅同时代的翻译家,曾出版《争自由的波浪》,并由鲁迅亲自作序。季羡林先生也出自其门下。
“另一面,我还流淌着父亲这边军人家庭的血液。大伯父贾一波曾在抗日战争中创建平山团(太行山区里的人民子弟兵)。二伯父、三伯父等也都相继参加革命。”
正是文学与责任感的交织,让贾葆蘅选择了当华侨移民故事的记录者。作家陈建功评价她的小说:“为我们揭开了移民生活的面纱,真切地描述了移民们在异国他乡的生活体验,可谓是一面反映移民生活的镜子。”正因如此,小说出版后被温哥华公共图书馆推荐为新移民生活必备书目。
如果放到海外文学发展的大环境中,贾葆蘅的创作可归为“移民小说”。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移民文学开始兴起。一些作家越过大洋,来到了陌生国度,乡愁与文化,生活与理想的强烈冲突,让他们比一般人有更加强烈的书写欲望。其中比较著名的作品如严歌苓的小说《扶桑》,是反映旧金山第一代华人移民历史的代表作。此外还有周励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曹桂林的《北京人在纽约》等作品。
虽然同为记述移民故事,但贾葆蘅在移民小说写作之外,显然多了一把“史笔”。正如她所说“历史不能留空白,我想把异域他乡的华人历史用小说和著史的形式记录下来,留给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