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官员拜“大师”,关键是“没谱”

李拯 《 环球人物 》(

    最近,“大师”王林和“老虎”朱明国一块儿热闹了一把。当过广东省政协主席的朱明国,据说曾由王“大师”帮助渡过难关,为此当众对王下跪。正部级官员的膝盖这么软,想想也是醉了。

    若光是朱明国拜“大师”,那是个笑话。但纵观官场,痴迷江湖术士的绝不只是他一个。从政府大楼的方位,到办公室的布局,从为人处世的奥秘,到加官进爵的窍门,一些官员唯“大师”马首是瞻。这就不能当笑话看了。

    21世纪的官员,沐浴着现代文明的阳光,为何精神花园里却长满蒙昧的杂草?要解开这个谜,不妨先把目光转向历史。数千年来,中国官场就充满了“大师”与官员乃至皇帝合演的双簧。这与古代社会的权力结构有关。帝王既称“天子”,权力的来源是“天”,那么不论当权的还是造反的,都要借助巫术来宣扬自己得到了“天命”的眷顾。秦始皇听术士说“东南有天子气”,赶紧出巡去压服。亭长刘邦醉酒砍死了条白蛇,居然编出个“白帝之子被赤帝之子所杀”的段子,把造反舆论放出去了。他老婆更绝,到芒砀山中找刘邦,别人问她咋找到的,她硬说是看到刘邦“头顶总有云气相随”。“云从龙,风从虎”,那时候人都信这个。刘邦就靠这“迷信二人转”拉起了山头,最后成了汉高祖。

    这套把戏从大秦帝国玩到大清帝国,没变过。隋朝末年,李密利用“李氏当王”的图谶笼络人心;在唐代,武则天要当女皇,就从《大云经》里找出女人称帝的依据,而且不断制造“祥瑞”。但这套装神弄鬼的把戏玩多了,也会把自己玩傻。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清军主将杨芳想出“以邪制邪”战术,收集粪尿破敌,结果当然是惨败。另一主将奕经到关帝庙求得“虎头人”签,让士兵戴上虎皮帽出战,还特意选了虎年虎月虎日虎时出兵,结果因为兴师动众选吉日,军情早就被英军知道,被打了个伏击。

    官场迷信,便宜了江湖术士。他们主动迎合政治精英的权力野心,捞取不菲的利益。宋代相国寺一位术士算一卦要收取千金,有一对叔侄慕名前往,术士称其前途无量,后来叔侄俩平步青云,由此求神问卜的风气更加高涨。学者程颢形容说,“州牧既甚信重,士大夫又相谄合,下民从风而靡。”而术士的戏法有时肤浅至极。小说《雍正王朝》中有这么一段:康熙晚年,九子夺嫡,八王胤祀与雍正最有实力。八王请江湖术士卜得“美”字,拆解为“八王大”,暗示八王将继承皇位。看雍正愁眉不展,谋士邬思道大笑:“我看他是大王八!”雍正马上就乐了。

    历史上的官场迷信就这么“欢乐”。但今天的官员们接着闹笑话,又所为何来?说到底,古今的道理一样,就是两个字:没谱。古代的老百姓对谁该当皇帝没谱,那时候也没有选举制度和民意测验,就听天由命吧——“听天”,就得求神问卦。想当皇帝的对怎么争取民心没谱,还是请“天意”当“形象代言人”吧。当了皇帝又对怎么长寿没谱,就听“仙人”的。想当官的对科举结果没谱,就去算卦。当将军的对应付洋枪洋炮没谱,就打起粪桶的主意。而在今天的中国政坛,一些官员依旧那么迷信,也是因为他们对怎么当好官没谱。他们觉得,能不能升迁、会不会出事,都有很强的不确定性,靠的是运气,总在分析那些偶然性的因素,甚至猜测背后的“密室政治”。他们不信明规则,只信潜规则;不信任制度运转和个人努力,总把成败归因于宿命。这就让迷信之花找到了土壤。

    要是刘邦生在一个现代民主国家,别说“斩白蛇”,把许仙剁了也当不上一把手。而要让今日的官员远离“大师”,就得让官场更有谱,让升迁和惩处更靠谱。有明确的标准提拔好官,有严格的制度惩罚贪官、坏官,建立起清朗的官场风气,培育出良好的政治生态,给官员们更多的命运确定感。如果这样,谁还有空听“大师”胡扯呢?

官员拜“大师”,关键是“没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