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卡森的春天不寂静

□ 魏陈扬 《 环球人物 》(

    3月初,北方还是寒意料峭,但春天的脚步终究是越来越近了。

    所有描写春天的作品,大多是美好、温暖、给人以希望的。但有那么一本书,读来总让人心中一凛——53年前,蕾切尔·卡森的作品《寂静的春天》在美国出版,书的扉页上引用了英国诗人济慈的一句诗:湖上的芦苇已经枯萎,也没有鸟儿歌唱。奠定了本书悲哀的基调。今天重读这本书,感受更为复杂。

    《寂静的春天》全书共17章,讨论了大规模使用DDT等农药的危害性。它最核心的观点有两个:一是贴着进步标签的事物不一定是好的;二是人与自然是无法分离的。这在今天已司空见惯,但在卡森之前,人们并不这样想。上世纪50年代,人们对农药毫不防备,同时,对自然的破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卡森告诉人们,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这些东西是错的,关于农药,关于进步、发展。

    在当时,大多数人对这本书感到厌恶甚至愤怒,最激烈的反对声音来自化工企业,他们质疑卡森在科学上的可信度和个人声誉,说她会把现代社会拖回到到处是害虫、庄稼受损、疾病为患的中世纪。还有人指责她使用煽情的文字,混淆视听。其中最“奇葩”的攻击来自美国前农业部长伊拉斯·本森,他在一封信里写道,卡森一直未婚,她“很有可能是一个共产主义者”。

    政府也介入到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中。时任总统肯尼迪任命特别委员会调查《寂静的春天》一书内容。1963年,国会召开听证会,身患乳腺癌的卡森抱病出席并作证。最终,判定书中对农药危害性的论断是正确的。DDT被禁用。

    《寂静的春天》一书所影响的不仅仅是DDT的命运,而是整个社会对环保的逐渐重视——它发表8年后,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成立,随后,全球环境大会召开,多项环境公约颁布,其中包括著名的《京都议定书》。1980年,美国政府追授卡森一枚总统自由勋章,这是美国平民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

    卡森也许从未想过,自己会被冠以“环保之母”的称号,她最初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诗人。在大学里,她选择的专业也是文学,直到三年级才决定改学动物学,因为她意识到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要多于对文学的痴迷。硕士毕业后,卡森先后受雇于美国渔业局等部门,白天工作,晚上写下大量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文章。1952年,《我们周围的海洋》出版后,热销全球。于是卡森辞去公职,专心写作。

    1964年4月14日,《寂静的春天》出版两年后,卡森与世长辞。

    然而,卡森和这本书的故事并未到此结束。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环境保护中的复杂性和困难程度。禁用DDT后的几十年间,部分地区疟疾重新肆虐,间接造成了数千万人的死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声明,号召非洲国家重新使用DDT来防止疟疾流行。

    有人据此认为,卡森错了!这样的结论过于简单了。科学与现实从来都不完美不纯粹,只能一点点地修正,慢慢接近于合理。急着下结论,偏执任何一端,虚美或者饰恶,都会付出代价。

    卡森说过:“对那些我不想见到的事情,我假装不知道。但视而不见并无好处,因此现在我不得不睁开眼睛,尽量坦诚地审视一切。也许我会看到令人不快的事情,但视而不见更加错误。”无论卡森的观点是否有缺陷,就凭她的坦诚和这种不肯视而不见的勇气,今天她在人们眼中仍是一名斗士,令人敬佩。

毛卫宁:尊敬用双手创造生活的人
“纪录片的话题性是把双刃剑”
卡森的春天不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