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从自然人到公民

□ 何辉 《 环球人物 》(

    我国有句古话:仓廪实而知礼节。现在大多数国人的“仓廪”比以往充实多了,但“知礼节”上却落后了一步。12月11日晚,一对中国年轻情侣在泰航飞机上和空姐发生冲突,致使飞机返航。仅仅隔了两天,又有中国游客在曼谷大皇宫弄倒栅栏,却拒绝认错,并在现场大声反驳、争吵,直到工作人员指出有监控才安静下来。

    剖析一下,可做出这样的判断:这些人的行为说明他们不仅不懂得公共场合应有的礼仪,且极不尊重他人,无视他人。在他们的心里,自身的自由和权益被放在很高的位置,却忘了它们的实现,必须有基本的社会契约做保障,即在捍卫自己自由和权益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自由和权益。这类闹事事件的本质,是对社会契约的忽视或漠视。当这种忽视或漠视达到了更严重的程度,就是违法行为。

    对社会契约与自由的含义,最精辟的诠释来自于卢梭。他在著作中写道:“自由不仅在于实现自己的意志,而尤其在于不屈服于别人的意志。自由还在于不使别人的意志屈服于我们的意志;如果屈服了,那就不是服从公约的法律了。”在卢梭的思想中,社会契约是每个人将自己的全部力量置于“公共的大我”的指导之下。马克思则更深刻更明晰地论述了自由的相对性,他指出:“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在这些规范中自由获得了一种与个人无关的、理论的、不取决于个别人的任性的存在。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理解社会契约与个人自由,除了接受教育和主动习得之外别无他途。进一步说,通过理解社会契约,一个“自然人”才能变为“社会人”,并进一步变为“文化人”,最终成为真正的“公民”。从该视角来看,谈“公民”,论“自由”,绕不开“文化”一词。

    在研究领域,“文化”有三层含义:作为艺术和艺术活动的文化;作为习得的生活方式的文化;作为发展过程的文化。在西方,“文化”一词本身就处于发展变化中。中世纪晚期,“文化”一词通常指农作物的种植和动物的饲养。英文agriculture(农业)一词与culture (文化)一词中的词根cult,都有耕种、培养之意。之后,“文化”的意义发生变化,除了原来的词义,还常用来指对人的心智的培养,增进人的教养。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综合实力上升了,国人愈加富有了,受教育水平似乎也有所提高。然而,应试教育及粗放式教育让很多家长和老师忽略了对孩子今后发展最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不得不说,我国国民的平均“文化”水平还不高。这一点,仅与世界各国对比一下近年来的国民人均年阅读图书量就能看出——我国国民人均阅读量4.35本,以色列人均60本、日本人均40本、法国人均20本、韩国人均11本。国人在国门外无修养、缺教养的表现只是国民文化水平较低的表现之一。

    因此,谈国家形象,论公民素质,还得回归教育——不仅仅是应试及职业教育,还有社会化的教育,包括鼓励国民多读书、尊重他人以及真正理解自由的含义,等等。

从自然人到公民
打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