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哈萨克斯坦,丝路上的“战神”之国

人人心中都有英雄情结,结婚仪式之一是向烈士敬献花圈

□ 李宇浩 《 环球人物 》(

    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去中亚,如果不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我对这里的印象还停留在中学地理课本上那几个总是分不清的带着“斯坦”的邻国国名。

    行进在丝路之上,穿过这几个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集大成者”:如果你对俄罗斯文化有种情结,又因为路途遥远没去成莫斯科、圣彼得堡,在这里依然能看到完整的俄式风情;如果你一直想去欧洲旅行,阿斯塔纳和阿拉木图这两座城市,定能满足你对欧洲潮牌以及欧式美食的期待;如果你对历史文化感兴趣,这里遍布丝路遗址,一不小心就会踏在某座古城上方。这个国家到处都有古典名著《西游记》里的神话场景,同时,童话大王郑渊洁又说,这里充满了童话的色彩,“以后写故事要加入中亚元素”。

    阿拉木图,幸福的英雄之城

    哈萨克斯坦位于亚洲中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国名中的“哈萨克”一词在突厥语中的解释是“游牧战神”,也是古突厥的一个直系分支民族。正因为有着这种民族基因,哈萨克斯坦人天生有着一种“英雄情结”:全国数量最多的建筑是英雄纪念碑,几乎每座城市、每个大一点的村庄都有。我们在哈萨克斯坦的这几天,几乎每天都能遇到三四对结婚的年轻人,而婚礼的仪式之一就是到烈士墓敬献花圈。

    当地人告诉我们,最著名的纪念碑大部分集中在阿拉木图。阿拉木图在1997年以前曾是哈萨克斯坦的首都,也是哈萨克斯坦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古代中国通往中亚的丝绸之路就经过这里。如今阿拉木图仍然是国家的经济和文化中心。

    我们抵达阿拉木图时已经是深夜。透过车窗,夜幕下的阿拉木图没有一般大城市夜生活的繁华和喧闹,更没有霓虹灯的装饰,一进入这座城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枝繁叶茂的大树和并不高大的楼房。阿拉木图是中亚地区绿化面积最大的城市之一,那些得了“高楼恐惧症”的CBD人,真应该来阿拉木图看看,或许很快就能治愈。

    驾车穿梭在城市的绿荫之中,随处可见的前苏联风格的雕像仿佛把我们拉回到上世纪80年代。我们发现这座城市很多街道都是以历史名人的名字来命名的。当地人说,这种命名方式在整个哈萨克斯坦都很流行,其中有政治家、民族英雄,也有文学家、艺术家,“这些人都为国家和人民,甚至为全人类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理应受到哈萨克斯坦人民的敬仰和崇拜,人们也希望以此来永远记住他们。”

    阿拉木图的朋友还告诉我们,这座城市的西南部有一条以中国音乐家命名的冼星海大街。1942年底,冼星海从莫斯科辗转到达阿拉木图,在这里度过了两年半的时间。在此期间,他创作了《民族解放》《神圣之战》《中国狂想曲》《满江红》等一批传世佳作,还编写了歌颂哈萨克民族英雄的交响诗《阿曼盖尔德》,收集和改编了大量哈萨克族民歌,成为用音乐传递中哈友谊的使者。

    冼星海大街呈东西走向,街道并不算长,街口树立着冼星海纪念碑。这座纪念碑造型如一朵绽放的莲花,莲叶为基座,3朵莲花瓣为碑体,2米高的主碑上嵌着一幅冼星海的头部浮雕像。碑身正面分别用中、哈、俄三种语言刻着以下文字:“谨以中国杰出的作曲家、中哈友谊和文化交流的使者——冼星海的名字命名此街为冼星海大街。”隔着一片街区与冼星海大街平行的街道是拜卡达莫夫街。拜卡达莫夫是哈萨克斯坦的著名音乐家,也是冼星海的好友。如今,两位挚友就以这样的方式相互守望着。

    古城的光辉

    离开阿拉木图一路向西,会经过许多丝路上的古老城市,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突厥斯坦和讹答剌。

    突厥斯坦位于锡尔河下游右岸平原,是中亚最具价值的古城之一。古城中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是一座尚未完工的陵墓,埋葬着突厥族著名的贤人——艾哈迈德·亚萨维(1093年—1166年)。他是中亚伊斯兰教苏菲教派最重要的传教者之一,被当地人尊称为“父亲亚萨维”。1396年,帖木儿(1336年—1405年)下令开始修建这座陵墓,可未及陵墓竣工他就过世了。陵墓的主立面还未完成,用于搭建脚手架的洞口依然突兀,但由蓝色、绿松石色和白色的瓷砖镶嵌的表面已是熠熠生辉,与未完成的部分形成鲜明对比,这也成为该建筑最大的特色之一。陵墓主殿上有18米宽的穹顶,下方是一个2吨重的金属制大锅,用以存放圣水。出了主殿,左侧是铺有地毯的清真寺,内有用瓷砖铺设的面向麦加的壁龛。当地人相信,去3次亚萨维的陵墓就相当于去了一次麦加。

    离突厥斯坦不远处还有一座古城——讹答剌。它曾是丝路上一座繁荣的城市,阿尔法拉比(872年—950年)就出生于此,这位中世纪哲学的代表人物,也是古代突厥民族著名的科学家、医生和音乐家。

    在8世纪时,讹答剌是中亚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特派使者带着中国的商品货物来此,却遭当地统治者无情杀害。特使死后,成吉思汗勃然大怒,随即率军征讨,6个月后,这里被夷为平地。如今,这里的许多古建筑都已经风化消失,唯有考古学家们挖掘出的一些古代居民区、清真寺、宫殿和浴室,构成了我们眼前的这一片夕阳下的遗址。

    在一个大型考古现场,我们偶遇了当地的一位考古学家,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正在那里开展考古勘察。当他知道我们是专程从中国来此重走丝绸之路的记者时,特别兴奋,给我们讲解了很多考古知识,他对我们说:“作为一名历史学家,我要搜集所有可以搜集到的资料来完成我的考古工作,无论这些资料是哈萨克人、中国人还是欧洲人写的。因为历史是全人类的。”

    这位考古学家指着那些正在被挖掘的考古坑感慨道:“因为有丝绸之路的通过,这些城市总是能够再次复兴。丝绸之路是一条美丽的路。安拉把我们创造成了邻居,因此我们就要相亲相爱。” 

    年轻的首都阿斯塔纳

    相较于充满英雄情怀的旧都阿拉木图,位于哈萨克斯坦北部的新首都阿斯塔纳更显出年轻活力。阿斯塔纳是世界上第二冷的首都(仅次于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但是当我们行走在城市中时,更多感受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之景,并有一种“融合之美”:伊希姆河穿城而过,安静的街道让人以为身在欧洲的某个城市;然而道路两旁充满东方色彩的雕塑却暗示着这是一座亚洲城市;相距不远,你就可以同时找到伊斯兰教清真寺、东正教的教堂以及犹太教教堂;国家歌剧院是东方式的建筑风格,却常常上演西方歌剧;就连当地人的长相也兼具东西方人的特点。

    阿斯塔纳旧称阿克莫拉,意为白色坟墓。1997年,它正式成为哈萨克斯坦的新首都,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曾透露,1992年他就有了迁都想法,但“当时哈萨克斯坦的经济状况不允许实践历史性计划”,直到1997年开始搬迁,民调仍显示超过半数的民众反对迁都。不过纳扎尔巴耶夫始终认为这是一座充满潜力的城市,并且致力于将它打造得更加现代化和国际化。如今我们看到的阿斯塔纳已经初具国际大都市的雏形,它的主体建筑全由如诺曼·福斯特、黑川纪章这样的世界级建筑大师设计,整座城市都透露着新生的活力。

    阿斯塔纳城中有一座名为“可汗之帐”的建筑,高150米,被称作全世界最大的帐篷。事实上,“可汗之帐”是一座综合娱乐中心,帐内是人造的沙滩和热带花园,与室外寒冷的天气形成巨大反差,看着身边来往的光着膀子的年轻人,我们都不得不感叹:“这座城市的人可真会享受啊!”

    因为不懂俄语,在“行走新丝路”前,我一直担心会遇到重重困难,但事实上几乎毫无障碍,因为一路上我遇到了很多热心人。语言不通,我们就用其他方式沟通——画画或肢体语言。和这些好客的当地人交流,不仅使我的采访得以顺利完成,更为这趟“行走新丝路”增添了许多温馨的回忆。回头想来,这不就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民心相通最真实的体现吗?

哈萨克斯坦,丝路上的“战神”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