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当权力不再让人迷恋

李拯 《 环球人物 》(

    “我暮秋时节辞别你,悄然之间,寒意有些袭人的初冬已经来临。”近日,湖南平江县委书记田自力语辞华赡的辞职信流传网络,也再次将辞官现象推上舆论前台。今年以来,从浙江平阳县副县长周慧,到北京基层法官张伟,再到深圳市鹏新区党工委书记刘燕,官员辞职日益成为引人注目的“政治现象”。

    本来,在一个选择日益多元的时代,择枝而栖应是平常之事。只因对象是“官员”,一切才显得有些不同寻常。据媒体报道,见诸报端的辞职官员只是冰山一角,“仅国务院某部委今年上半年辞职的公务员就多达20余人”。辞职官员群体以副处级、处级官员居多,主要来自发达地区,主要去向则是商界,在媒体炒作官员“辞职浪潮”之时,一个问题催人思考:他们为什么放弃权力?

    就像纷纷黄叶是秋天的信使,乍现辞官浪潮,同样可视为政治生态变化的前奏。田自力辞去县委书记,与平江火电项目引发群体性事件有关;刘燕告别厅级职位,则与广东扫除“裸官”风暴不无关联。其中,有急流勇退的主动选择,也有与时俱进的时代变化。十八大以来,从政治局原常委倒台彰显反腐败的决心,到不弃微末、持之以恒改作风的力度,再到四中全会宣示“不得违法行使权力”,纪律越来越严、监督越来越多、约束越来越紧,特权肆意而为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辞官现象的背后,恰恰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逐步建立。

    在人生的转折点上,北京基层法官张伟壮志满怀,“我没有另一个青春洋溢的十年用来试水”;四川泸州石宝镇原副镇长赵光华目光四射,“走出体制后,我才真正发现自己的价值”。给体制留下华丽的转身,为市场准备奋斗的汗水,折射出市场的吸引力与日俱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国务院连续下放数百项审批权,多数省份出台国企改革方案……“铁饭碗”的魅力在下降,市场活力水涨船高。可以说,辞官现象从两个维度展示出中央的执政思路:一手从严治党,一手深化改革。

    曾有这样一个说法盛行网络:中国,最宏伟的建筑主要是政府大楼,因为那里存放着权力。在一个“官本位”文化绵延千年的社会,在一个政府宰制了主要资源的国度,“权力”的分量不言而喻。然而,辞官现象就像坚硬的现实被凿出了裂缝,隐喻着改变的可能性:从属性上来说,“权力”不再享有超越寻常的“尊崇”,官员将与士农工商一样,成为社会各种职业中的一种;从价值上而言,体制内的级别不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不再是年轻人向上攀爬的唯一途径。当然,这只是开始,但愿不仅仅是开始。

    人才如水,只有流动起来,才能大河奔腾。翻开中国的改革史,人才在体制内外的跨界流动,曾经书写了激动人心的创业故事。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当年至少有10万公务员辞职下海,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冯仑、陈东升、毛振华等,他们既有体制内的人脉与资源,又有在新生市场中呼吸新鲜空气的闯劲,不仅在披荆斩棘中成就了自己的企业,也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这股下海经商潮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人称“92派”。促进人才跨界流动,就像打开了社会活力的闸门,也提出了一道改革命题:不仅要完善公务员的准入和退出机制,更要探索公务员的跨界流通机制。

    “在得知免职获批的消息之后,我长长地发出一声,吁……” 周慧在辞职信最后,这样表达如释重负的心情。他期待着“自由的、能自我掌控的生活”。其实,在一个多元的时代,无论是在体制内辛勤耕耘,还是到市场上建功立业,每个人的选择都应该受到尊重。但只有当“官本位”不再是束缚心灵的枷锁,一切创造都能充分涌流,一切才华都有施展舞台——只有到那时,社会才能在它的大旗上写下:听从内心的召唤吧!

当权力不再让人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