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祝榆生,66岁设计99式坦克

他被称“独臂军神”,曾用1300斤炸药轰开枣庄城墙,为新四军打开通道

□本刊特约撰稿 滕叙兖 □本刊记者 姜琨 《 环球人物 》(

    人物简介

    祝榆生,1918年生于重庆。1938年参加革命,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历任炮兵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1984年被任命为99式主战坦克总设计师。2014年10月23日去世。

    1999年10月1日,建国50周年大阅兵。三军列阵,铁甲生辉,在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全国人民的检阅。

    这次最吸引国内外关注的当属我国自行研制、首次公开露面的99式主战坦克。因为,15年来该坦克的研制一直处于保密状态,没有人能一睹其真容。观礼台上坐着一位81岁的老人,看到由99式坦克组成的方阵威武地驶入天安门广场时,不禁热泪盈眶。他就是该坦克的总设计师祝榆生,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独臂军神”。

    黄埔出身的独臂英雄

    1936年夏,位于南京的黄埔军校招收第13期学员。政府职员家庭出身的祝榆生原本已有了一份银行的工作,但他却放弃了,只身跑到南京考取了黄埔军校。

    在炮科学习了一年之后,一直渴望上前线杀敌的祝榆生眼见国民党不积极抗日,感到郁闷、迷茫。但不久,他接触到一个搞兵运的共产党人,并在此人帮助下于1938年辗转来到延安。

    因为酷爱兵工专业,军工技术又过硬,祝榆生在共产党的军队中如鱼得水。他先被分配到八路军115师任军事教员,后又作为军事技术人才被调到新四军。“祝教员”所到之处,军械设备很快都能得到大改善。

    1945年初,新四军七师攻打枣庄,因为城墙坚固,部队苦无良策。上级特调“爆破科长”祝榆生前去参战,他到后主动请缨炸城墙。七师师长谭希林半信半疑:“你能炸开敌人的城墙?”祝榆生信心满怀:“能炸开!”谭希林面色严肃:“炸不开怎么办?”祝榆生斩钉截铁地回答:“炸不开,我负战斗失败的责任!不过,我要1300斤炸药,少一斤也不行!”谭希林说:“好,成败在此一举。”战斗打响后,祝榆生用带有自己特点的“集团装药”爆破法,竟将城墙炸开了一个十几米宽的突破口。攻城部队一举突破敌军城防。谭希林长舒一口气,夸赞祝榆生“真的是个兵工奇才”。

    1948年3月的一天,华东军政大学一批学员正在进行军事训练,时任军事教育处处长的祝榆生亲自到场讲解炮击要领,并为教员示范实弹发射。没想到炮弹有问题,尚未拉火就轰然激发,飞出炮膛。祝榆生整个身体被炮弹打飞,倒在地上,浑身是血。他的右臂被打掉了一大截,但仍挣扎着站起来,往医务处跑。有战友要来搀扶,他回头说:“你快去把我的手找回来!”但最终,他的右臂还是切除了。

    年过花甲又“挂帅上阵”

    1984年的1月,中央军委正在为国家重点战略科技攻关项目99式坦克苦寻总设计师。当时,国内的第二代坦克还没有设计定型,而美国的M1、德国的豹2、苏联的T80等第三代坦克均已在装备军队,整整领先我国两代。在这样的情况下,谁有资格担任代表第三代的99式主战坦克的总设计师呢?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邹家华提出了一个人选:祝榆生。

    当时,66岁的祝榆生已办理离休手续3个月。邹家华就三顾茅庐,力邀祝榆生出山。起初,祝榆生再三婉拒:“我不是学坦克出身,又只有中学文化学历,我这点底子怕是不行。”在邹家华等人的几番劝说下,祝榆生终于重披帅袍。

    在研制过程中,因为经常要带着十几斤重的资料在试验场奔波,没有右臂的祝榆生不知跌过多少跟头,一般头破血流的情况他都漠然处之。家人和同事看到都很心疼,就劝他:“近七十岁的人了,还要跑得这么辛苦?”祝榆生说:“只要能走,就一定要亲自到试验现场!”

    1990年春,祝榆生去包头参加关于99式坦克的一个研讨会,路上又重重跌了一跤,半天没能爬起来。但他还是忍着剧痛参加完几个小时的研讨会。会后送进医院一检查,这才发现摔断了三根肋骨。

    15年磨一剑。第三代主战坦克就这样默默地诞生了。由于一切都处于保密状态,没有人能解开99式坦克设计之谜。直到国庆50周年亮相后,人们才陆续从祝榆生那里探听到一些内情。据他透露,该坦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火力和防护等方面。祝榆生曾独辟蹊径,选择当时并不被看好的125毫米口径滑膛炮装配坦克。大家劝他采用世界主流的120毫米口径炮,不要异想天开,但他力排众议:“不管东方西方,只要能打得赢就好。”结果,由于125毫米口径炮有更大的装药室和炮口动能,使99式坦克具有更加强悍的打击力。

    在防护性能方面,99式坦克加装了新型双防反应装甲后,抗装甲和破甲弹的能力可达1000至1200毫米,可谓独占鳌头。同时,99式坦克采取更加矮小的“身材”,后被证明“机体矮换来高生存率”。

    “一个老兵”的风骨

    几年前,笔者曾有机会到祝榆生位于北京车道沟的家中探访,目睹了这位革命老人辉煌事业背后的真实生活,结果被深深震撼了。

    祝榆生住的是几十年前的旧式灰砖楼。进入他家的客厅,看到的依然是灰暗的水泥地面,白粉墙皮也有块块脱落。在不大的空间里,旧沙发、旧书橱、旧桌椅紧紧挨着。写字台上,摆放着一个用玻璃罩着的99式主战坦克模型。在整个屋里,只有它是金光灿烂的。

    据悉,1977年,五机部调祝榆生进京任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时,他是单身一人上任的。有人问他:“怎么不把家也搬来呀?别人要是进京,巴不得把老婆孩子都弄进北京。”祝榆生总是说:“哦,我是个老兵,一生从军,习惯了!”但了解他的人知道,他一是怕家里人多事多拖了自己搞研究的后腿,二是不愿给国家和单位添麻烦。

    就说住房吧,还有一个小插曲。由于祝榆生住的房子冬天有些阴冷,女儿考虑到老人的身体,就想给他换换。一次趁他出差不在家,女儿悄悄给时任兵器工业部部长邹家华写了一封信,希望组织上能够给换一套条件稍好的房子。祝榆生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将女儿严厉责备了一番。他还亲自向邹家华写了一封信,请求将女儿的信退回,并取消所有请求。

    认识祝榆生的人都说,祝总是越老越淡泊名利,也越低调。祝榆生的一个亲戚是位画家,想给他画一幅油画,但他说啥也不肯。没办法,这位画家只好根据他的照片创作了一幅肖像画,家人和朋友见了都说画出了祝老的风骨和人格。但当把这幅画送给他时,老人看到上面题着“99坦克总设计师、独臂英雄祝榆生”几个字,一定要画家拿回去把字抹掉。

    这位画家由衷发出一声感叹:“祝榆生真是一位经典的共产党员。”

祝榆生,66岁设计99式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