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年近半百才考中功名

高适 人生是一场逆袭

王爱军 《 环球人物 》(

    人物简介

    高适,唐代诗人,生于700年,卒于765年。字达夫、仲武,渤海蓨(音同条,今河北景县)人。

    高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高适的人生,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场华丽的“逆袭”——在50岁之前,他穷困潦倒,甚至沦落到乞食度日。后来他毅然投笔从戎,10年间就从舞文弄墨的诗人一跃而成纵马疆场的将军。《旧唐书》说:“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他成为唐代历史上仅有的因军功而至封侯的诗人。

    一次次名落孙山

    与唐代众多的知名诗人相比,高适的成名之路走得相当艰辛。他出生于官宦之家,父亲高崇文曾任过韶州(今广东韶关)长史,但在高适出生时,家境逐渐衰败下来。虽然家里穷得一塌糊涂,但年幼的高适并不在意,他性格开朗,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平日里总喜欢和人讨论王霸之道,俨然胸怀大志。

    20岁时,高适便仗剑出游长安,开始了逐梦之旅。他参加了科举考试,虽然对自己的才学颇为自负,但结果却是名落孙山。落榜的原因,唐人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是由于高适瞧不起常规的考试,不喜欢诵读经史,文走偏锋,以致出师不利。

    自此,高适客游于梁(今河南开封)、宋(今河南商丘)之间,“渔樵十二年,种瓜漆园里,凿井卢门边”,继续着困顿的生活。不过科举失利并没有磨灭掉高适的志气,他一边继续埋头读书,一边交游,等待着下一次的机会。

    开元十八年(730年),契丹背叛唐朝,唐玄宗下诏征讨。高适于第二年北上蓟门,奔赴边塞,面对壮丽的山川和紧张的战局,他写下了“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的诗句,表明自己想像汉代大将卫青、霍去病那样在边塞立功封侯。为了实现梦想,高适投奔到当时负责驻防蓟门的信安王李祎的帐下,递上了《信安王幕府诗》,表达了自己入幕从戎的强烈愿望,可惜李祎并没有把这个年轻人当回事。在边塞游走两年后,终因“北路无知己”,高适无奈地结束了这次行程。

    游走长安未果,投军边塞不成,高适不得不回到现实中,重走他的科举入仕之路。只是参加了几次,竟然无一中第。原来,在唐玄宗后期,杨国忠和李林甫弄权,那时参加科举考试,没有高层提携关照,仅凭自己的才能,成功的概率几乎为零。最荒唐的事发生在天宝六年(747年),李林甫担任主考官。他尤其嫉恨因为文学才能而得到封赏进官的士人,结果参加考试的举子倒是不少,最终没有一个被录取。面对这场闹剧和丑闻,李林甫居然还上表向唐玄宗表示祝贺:“天下贤士都在为国报效而没有遗漏,这是多么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啊!连尧舜明君都不能如此明察秋毫吧!”而这次落榜的人中,不仅有高适,还有杜甫、元结等一批名闻后世的诗人。

    一而再,再而三的人生挫折,让高适相当郁闷,此时只有诗能让他抒发这种不遇的悲慨,发泄这种愤懑的情绪。“暮天摇落伤怀抱,倚剑悲歌对秋草”“斗酒相留醉复醒,悲歌数年泪如雨”。虽然满怀苍凉,但高适并未失去豪迈的志向。当郁郁不得志的琴师董庭兰颓然离开长安时,高适为他送行,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别董大二首》,其中写道:“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首诗慷慨激昂,信心十足,话是说给备感失意的董庭兰的,但又何尝不是说给自己的呢?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高适的坚持最终结出了果实。天宝八年(749年),诗名远播的高适得到了名相张九龄的弟弟、宋州刺史张九皋的赏识,在他的推荐下,高适参加了考试,终于中第,授了个地方小官。这一年,他已年近半百。

    走上了从军的路

    虽说千辛万苦,得来了官职,但上任没多久,高适就觉得很没劲,“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不仅地方小、事小,官职只有九品,更让他受不了的是“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最终,干了3年后,高适辞掉了这个千辛万苦得来的小官,重新为梦想奔波起来。

    高适的命运在天宝十一年(752年)发生了转机,时任陇右节度使的唐朝名将哥舒翰看中了他,邀请他加入自己的幕府。从此,高适的人生峰回路转。

    能够投身军旅,高适相当兴奋,他在诗中表达了这种欣然的心情。“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送李侍御赴安西》)”真是壮志满怀,雄心勃发。在《塞下曲》中他又写到:“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从中可以看出那种向往战功的慷慨豪情。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下诏哥舒翰讨伐叛军,同时命高适辅佐哥舒翰,镇守潼关。哥舒翰制定的军事策略是避敌锋芒,坚守潼关,然而宰相杨国忠却一直怂恿唐玄宗,让他下诏命哥舒翰出关迎敌。哥舒翰被逼无奈,“恸哭出关”,最终兵败被俘,变节投敌。潼关失守后,唐玄宗被迫出走四川。

    危难之时,穷节乃见,身在乱军中的高适没有被功名利禄所引诱,他冒死抄小路星夜兼程,追上了唐玄宗。此时,大臣们对哥舒翰是一片谩骂,高适却站出来说:哥舒翰一生忠义,因为生病使他不能明断,才导致失败。监军李大宜不关心军务大事,每天以歌舞娱乐,此外士兵每天吃粗糙的饭食,尚且不能吃饱,要求这样的军队去拼死作战,失败当然就是很自然的事。我多次向宰相杨国忠说到这些事,他不肯听。所以陛下有今天的西行逃难,不值得深以为耻。”唐玄宗非常认同他的说法,擢升他为谏议大夫。

    为尽快平息安史之乱,有人建议唐玄宗分封诸王到各地,授予军事权力。这事遭到了高适的激烈反对,他说:“诸王分镇各地,很容易出现割据的局面,只能导致更大的混乱。”唐玄宗不听,结果高适的担忧很快就变成了现实。天宝十五年(756年),镇守江陵的永王李璘叛乱,图谋割据东南。当时唐玄宗已退位,新上任的唐肃宗李亨听说了高适的劝谏,便召他谋划如何处理这个烂摊子。高适冷静地分析了江东的形势,结论是永王必败。他的话让唐肃宗吃了一颗定心丸,于是让他兼任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主持平定江淮叛乱。事实证明了高适的预见,面对朝廷的讨伐,永王很快就土崩瓦解,兵败被杀。

    因为这场功劳,高适受到唐肃宗的重用,威望与日俱增,然而他说话太直,很得罪人,让权臣李辅国十分不爽,于是数次在唐肃宗面前打小报告。1年后,高适就被降职,他建功立业的勃勃雄心,再次被泼下了一盆冷水。

    好在身处乱世,人才压都压不住。乾元二年(759年),蜀中大乱,花甲之年的高适被重新任用,先为蜀州刺史,后转为彭州刺史,率部平定了叛乱,稳定了四川的局势。广德元年(763年),唐代宗登基第二年,就让高适出任剑南节度使。当时,吐蕃趁着唐王朝刚刚平定安史之乱,立足未稳之时,乘机起兵犯境,高适率兵顽强抵抗,终因实力不济,陷落了3个州,朝廷很客观地看待这件事,并没有追究他的失利责任。第二年,高适奉诏回朝,进封渤海县侯,最终实现了封侯的人生理想。

    比李白更有政治远见

    有一件事,让高适颇受后世的诟病,那就是朋友李白在经历永王李璘之难时,向他发出求救,而他竟漠然置之,背后的原因何在呢?

    高适与李白相识,缘于杜甫的引荐。天宝三年(744年),李白因为得罪了杨贵妃和高力士,难在长安容身,于是上书唐玄宗,请求还山。唐玄宗以其“非廊庙器”,下诏赐金放还。李白一路东行,在洛阳与杜甫相遇,随后两人相约同游汴州(今河南开封),此时高适正寓居于此,杜甫邀他一起,于是三人同行。他们曾同登禹王台,煮酒论文,笑谈古今,登临凭吊,狂歌痛饮。杜甫曾写下《昔游》,深情回忆三人壮游的情景:“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寒芜际碣石,万里风云来……” 汴州之游,让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然而世事弄人,分别十几年后,高适与李白这对曾经的朋友,却走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

    原来安史之乱时,李白避乱南下,隐居于江西庐山。至德元年(756年),永王李璘擅自引兵东巡,路过庐山时,盛邀李白入幕。李白一直沉浸于报国无门的痛苦中,不仅欣然前往,还满怀激情地写下了《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中写道:“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雁鹜池。”天真的他以为只要永王出征,就能“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可惜李璘耀武扬威的目的不是为了北上平叛,而是想拥兵自立。此时高适正接受唐肃宗的重托,以淮南节度使的身份,踏上了讨伐李璘的征程。

    李璘兵败后,李白以“附逆”之罪被关在浔阳郡(今江西九江)的大狱里,难逃一死。身在牢狱中,他大概很为自己的糊涂而懊悔,在得知高适正是平叛的主帅时,满怀希望地写诗向他求救。然而李白的求救信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所幸李白的夫人宗氏极力营救,他才被免除死罪,流放夜郎。 

    事实上,高适绝不是见利忘义、见死不救的那种人,这从他对杜甫的态度上可以得到佐证。

    乾元元年(758年),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两年后,他辞官来到成都,在浣花溪修建草堂定居。由于失去了经济来源,他的生活一度陷入困境。此时,高适恰好入蜀担任彭州刺吏,得知杜甫的情况后,不仅寄诗慰问,还经常派人给杜甫送钱送粮,帮他渡过难关。杜甫非常感动,在《酬高使君相赠》中写道:“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草玄吾岂敢,赋或似相如。”后来高适改任蜀州刺史,杜甫专程从成都到蜀州拜望,分别之时,高适非常惆怅,写下了著名的《人日寄杜二拾遗》:“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杜甫则回和一首《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无限感慨地说:“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长笛谁能乱愁思,昭州词翰与招魂。”北宋绍兴年间,蜀州州官计敏夫为了纪念杜甫与高适的深厚友谊,在蜀州修建了“尚友阁”,并将他们的这两首诗雕刻其间,供后人凭吊。

    可见高适对朋友的友谊还是十分珍视的,他对李白的沉默,更多的是源于政治因素。说起来李白虽然经历过几年的宫廷生活,但他的官场经验相当苍白,政治敏感性更是极为迟钝,当高适以统帅的高位讨伐永王李璘时,李白实际也成了他的对手和敌人,他的身份决定了他不能也不敢因私情救李白出狱,这是由封建社会的政治生态决定的。

    与二王PK诗歌

    高适以边塞诗见长。当时他的诗极为流行。唐人薛用弱在《集异记》中,记载了一则高适与边塞诗人王昌龄和王之涣“旗亭画壁”的轶事。

    有一天,天空飘起了小雪,高适与王昌龄、王之涣在酒楼相聚小饮。正举杯间,忽然有掌管乐曲的官员率十余歌伎登楼聚宴,3人见状,便避席躲在一个角落里,观看她们表演节目。一会儿,有4位漂亮的歌伎登上楼来,乐声响起,演奏的都是当时有名的曲子。王昌龄悄声对高适和王之涣说:“我们都诗名远扬,但一直未能分个高低,今天咱们就听这些歌伎们唱歌,谁的诗唱得多,谁就是第一。”两个人都笑着表示同意。

    只听一个歌伎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笑道:“我的绝句一首”,伸手在墙壁上画了一道。随后一个歌伎张口唱道:“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高适也在墙壁上画了一道,说:“这是我的。”第三个歌伎又出场了:“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王昌龄很得意,说道:“我已经两首了。”

    王之涣自以为成名已久,可竟无人唱他的诗作,有些下不来台,于是对高适和王昌龄说:“她们都是不出名的丫头片子,唱的不过是不入流的歌曲,那阳春白雪类的高雅之曲,哪是她们唱得了的呢!”他用手指着其中最漂亮的一个歌伎说:“这个小妮子唱时,如果不是我的诗,我这辈子就不和你们争高下了;如果真是唱我的诗,二位就拜倒于座前,尊我为师好了。”两个人笑着说:“等着瞧。”

    这位歌伎出场,果然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异常得意:“我说的没错吧!”三人开怀大笑。他们的笑声惊动了那些歌伎,走过来询问何事。王昌龄就把比诗的缘由告诉了她们,歌伎们大惊失色,急忙下拜施礼说:“请原谅我们俗眼不识神仙,恭请诸位大人赴宴。”三位诗人应邀入席。

    高适的诗写得好,一方面因为天生的才气,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认真。相传他曾外出巡察,路过杭州清风岭一座禅寺时,触景生情,在寺庙的墙壁上题下一首诗:“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角竹房。”离开禅寺后,他仔细观察钱塘江水,发现月落时,江水随潮而退,只剩下半江水。他想起那首诗,觉得应该把“前村月落一江水”中的“一”字改为“半”字。巡察归来,高适特地回到寺院,把墙上的诗改了。

    高适的边塞诗经常被拿来与岑参相比较,有人以为他的诗“体气狭小”,不及岑参的高歌激昂,故而“岑胜高远甚。”唐人殷璠则认为:“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

    “气骨”两字,道出了高适边塞诗的最大特点。这既与他落拓不羁的豪迈性格有关,更得益于他在边塞游历和战斗的生活经历。这种风格在高适的代表作《燕歌行》中,得到了最为生动的体现:“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他的诗雄壮豪放,“如骏马驻坡,鹰击长空的雄放之气,无不动人心魄”,“不但展示出蓬勃向上、璀璨壮美的‘盛唐气象’,同时也凸现出诗人性格豪爽、抱负远大和刚毅勇敢的精神面貌。”这也是高适的诗动人心魄,至今为人们所喜爱的原因所在。

    永泰元年(765年),高适病逝。他的诗作,集成《高常侍集》,流传于世。

    当初,唐玄宗在任命高适为侍御史的诏书中说他:“立节贞竣,植躬高朗,感激怀经济之略,纷纶赡文雅之才。长策远图,可云大体;谠言义色,实谓忠臣。”评价之高,可谓荣耀之至。而他以天下为已任,愈挫愈勇,矢志不渝,终以诗人之身,成就了军功报国的理想,更让我们感喟、钦佩。

“这是一部尖锐的现实主义作品”
奈保尔,文学世界的漂流者
九段侃爷的闲扯
高适 人生是一场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