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以后至二战之前的西方文学,如果说有共同特征的话,那就是由战争所造成的幻灭感。悲哀、沮丧、挫败、迷惘、彷徨、绝望、无意义,成为这一时期西方文学普遍的主题。
100年前的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拉开了一战的序幕。在随后的4年多里,这场战争造成了骇人听闻的损失,死亡人数约1500万人,总伤亡人数超过3500万人。与这些冰冷数字联系在一起的是血肉模糊的战壕,被战火烧烤的大地和千千万万个丧失了丈夫、妻子或子女的悲惨家庭。可怕的战争给作家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而持久的冲击。他们通过作品控诉杀戮,讽刺政客的虚伪和无情,感叹普通人的渺小和人生的无常。
仔细阅读那段时期的西方文学作品,可以看到在许多风格迥异的作品中,都隐藏着一个灰色、压抑的精神世界。尽管也有作家尽力表现人在逆境中的挣扎奋斗和精神的闪光点,但一战后西方文学的基调是灰暗的。美国作家海明威、英籍美裔作家艾略特、瑞士籍德裔作家黑塞、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等作家的作品都表现了战后人的精神迷惘和对生命的失望。他们大多有参战经历,海明威志愿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福克纳、菲茨杰拉德等也曾参战,战争也给他们的作品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海明威的代表作《永别了,武器》和《太阳照常升起》都与他的战争经历有关。这批作家又被统称为“迷惘的一代”,因为他们不再相信虚伪的道德说教。
一战不仅造成了巨大伤亡,还埋下了未来冲突的种子。某些杰出的作家,预见到比一战更可怕的战争有可能爆发。他们在作品中表现了人类世界弱肉强食的残酷性,揭示出权力、金钱总是属于庸俗鄙陋之徒,正直、善良的人却往往一无所有。黑塞的作品对当时的世界洞察尤其深刻,他于1926年发表的小说《荒原狼》以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反映了正直之人的思考与挣扎,揭示了扭曲的现实对人的摧残,指出英雄与真正的人不被需要,只有沉迷低级娱乐,追求金钱,逢场作戏才能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漂亮;他还讽刺一些政治家将战争当成减少人口的儿戏,控诉了毫无意义的残酷战争,并暗示更可怕的战争可能在未来爆发。
时代在向二战迈进的过程中,许多思潮在文学中得到了反映,20世纪2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冲突在文学作品中变得尤其明显。到了30年代,经济大萧条使一些作家重新审视文学的目的,更加明确地强调文学的政治化,相信文学必须揭露野蛮与卑鄙,同时探索更公正的人类社会。一战之后西方文学花园的悲观主义花丛中,到这一时期逐渐生长出了几朵乐观主义的花朵:W·H·奥登、克里斯托弗·伊斯伍德等英国青年作家开始表现出乐观主义精神。
与一战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二战的爆发,更使某些西方作家表现出对政权的极度不信任。一战制造的幻灭感,与二战制造的新的恐惧感相混合,通过政治讽刺小说在新时期再现。
战场上硝烟易散,而战争的阴影则会笼罩在文学上长达几十年,影响着几代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