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空难源于忽视安全

陶短房 《 环球人物 》(

    刚刚过去的7月,是全球民航业者、乘客既悲伤又不安的一个月:17日,马来西亚航空MH17航班波音777客机在俄乌边界坠毁,机上298人全部罹难;23日晚,台湾复兴航空GE222航班ATR—72客机在澎湖马公机场附近失事,58名乘员中死亡47人,伤11人;24日凌晨,阿尔及利亚航空公司AH5017航班MD83客机在马里北部靠近布基纳法索的边境地区坠毁,机上118名乘客无一幸免。

    “一周三空难”,这在世界民航史上也是罕见的。MH17事故迷雾重重,但很可能是被地面防空火力击中后坠毁;GE222是在恶劣天气下着陆失败,复飞时引发撞地事故;AH5017失联前,机组曾向地面报告遭遇暴雨等强对流天气,事故可能与天气有关,但“目前尚不能排除任何可能性”。

    接连发生的悲剧,让人们感受到现代文明在难以预测因素面前的脆弱。偶然性之外,仍有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警示。

    首先,不论科技如何昌明,时代如何进步,人类都应保持一份对安全的警醒。MH17坠毁地点,是战火纷飞的乌克兰东部热点地区,冲突各方都拥有足以击中客机的武器装备。在MH17坠毁前,当地已有至少8架军用飞机、直升机坠毁,美国、欧洲航空安全机构及国际民航组织都建议航空公司绕开这一空域。在MH17空难发生前,法航、汉莎、维珍、韩亚等多家航空公司都选择了绕行。马航却一如既往选择这条被称作“黑洞穿越”的危险航线。台湾GE222航班坠毁后,侥幸生还的机组人员披露,当天气候恶劣,部分乘客急于赶行程,对机组施加压力,迫使机组冒险起飞。AH5017航班问题则更复杂。这架原属阿尔及利亚航空的飞机被承包给西班牙一家公司,每周在瓦加杜古—阿尔及尔航线执行4班最廉价的“红眼航班”,凌晨1时05分起飞,凌晨5点40分到阿尔及尔,白天还要执行巴黎—阿尔及利亚巴特那航线,不仅飞机满负荷工作,飞行员也疲惫不堪。该航线途经地区是出了名的气候复杂区域,当前的雨季尤甚。执行失事航班的西班牙机组,只有几个月飞行这条航线的经验。很显然,3起空难成因不同,却都有忽视安全、心存侥幸、人为蛮干的因素,这恰是民航安全的大忌。

    其次,“地球村”时代,空中安全和事故调查,更加仰赖国际合作。三架客机大小不同,既有洲际航线,也有区内支线航班,但遇难乘客中都包括不同国籍、不同地区的人士,MH17上有来自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乘员,AH5017上的乘员来自15国,就连GE222上也有两名法国乘客。加上事故多发生在敏感、热点地区,攸关多国利益,惟有各国加强协调、通力合作,才能尽快查明真相,杜绝后来航班隐患,还死者及其家属一个公道。MH17和AH5017事故发生后,围绕事故调查均发生了一些争议。MH17因地处乌克兰内部冲突热点和俄乌边境地区,事故调查不可避免被卷入地缘政治争端。而AH5017坠毁在非洲沙漠地带,驻扎在当地的法军和法国调查机构喧宾夺主,也引发了马里等国政府、民众的不快,甚至有人发出“(法国)是不是还当马里是殖民地”的抱怨。如何在这类涉及热点或地跨多国的空难搜救、调查中,努力寻找“调查效率”和“主权尊重”间的平衡点,将是一个既严肃又棘手的问题。

    第三,不应因噎废食。面对接二连三的空难,我们应如何看待航空安全?根据艾森德航空咨询公司的统计,全球民航安全率总体上是在稳步提高的,尽管2014年已有688名乘客死于空难,超过了2013年的168人、2012年的367人和2011年的411人,仅次于2010年的724人,但航空事故率却保持稳定,去年是98起,今年前7个月是51起。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统计显示,2013年全球民航百万架次事故率仅0.41,相当于240万航次发生一起事故。而当年仅中国的铁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就达1336人,道路交通事故更是每年都导致数万人死亡。尽管各种交通方式特点不同,很难简单比较,但至少民航仍是比较安全的出行方式。更何况,在“地球村”时代,很多时候除了民航别无选择。应该呼吁推动航空安全保障的进一步加强,但绝不能因为几次空难的不幸,而从此远离民航的便利。

空难源于忽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