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应该是一面镜子,能照见人们内心真实的一面。《下乡养儿》就是这样一本书。
从书名就能猜到,这是教育类图书,可看了内容,它又显得很不一样:其它教育类图书,大都是成功经验的分享,老师或者家长讲述如何把孩子送到清华北大哈佛耶鲁,如何把孩子打造成一个“学霸”。《下乡养儿》中的孩子与父母,却是恐惧上学的问题孩子和坦承失败的父母。
作者冯丽丽的家在北京东大桥,那里称得上是一处时尚繁华之地。在这种环境出生的女儿天天却没有都市孩子的大方、独立,从小的问题便是怕这怕那,到幼儿园怕规矩多,怕老师批评,怕被小朋友嘲笑。幼儿园换了一所又一所,越换离家越远,价格越贵,天天害怕上学的情绪却反而变本加厉。小学一年级只上了十几天,她便打死也不肯去学校了。冯丽丽和丈夫戎先生只好给她办了退学手续,并各自放弃了稳定的工作,当兼职校对,以求能多在家陪孩子。
退学回家后,天天的情况并没有好转,还渐渐有了新的害怕的东西——噩梦,以致晚上不敢睡觉。一家三口很长一段时间都过着夜里“过家家”、白天睡觉的日子。做父母的焦虑万分又毫无办法。
后来,在一位姓乔的老师建议下,冯丽丽和戎先生决定带着天天去乡下住——那里可以养动物、种菜,让孩子找到很多事情做。2009年3月,戎先生开着自家的电瓶小三轮,带着妻子和9岁的女儿去了京郊一个叫吴各庄的小村子。
冯丽丽笔下的田园风光清丽动人:“出了院门,门口有一小块田长着韭菜,西边有一面墙,墙上有一个小门,打开小门出去,哇,是田野!”“杨树林地上开了一层野花,有紫色的,有黄色的,一大片一大片,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乡居生活开始后,住在附近的乔老师几乎每天都来看望这一家三口,还慢慢地引导天天和她一起做饭,培养天天自己买东西、喂兔子、放羊、读书认字。虽然乡下生活充满了纠结、困难和波折,但这弱小的一家渐渐挺了过来。
这本书是个案,其中折射的教育问题却属于一代人。书中对天天帮助很大的乔老师,曾有一个得意门生因为一件小事得了精神分裂,进了精神病院。乔老师很心痛,但更多的是不解,她考了教育研究生,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可上完研还是不懂,就去当幼儿园老师,想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观察。书中,乔老师的结论是:“最终,我明白了,这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是不健康的,把智力,也就是学习知识,放在了首位,而忽视了身体、意志、情感这些最重要的东西。没有这个基础,智力就是建在沙丘上的大厦,很脆弱。”正因如此,乔老师才从培养天天买菜做饭、训狗放羊入手,让弱小的孩子心理先强大了,再谈其它。
《下乡养儿》曾在《读库》上连载,当时便引来了很多争议。有人说天天的问题首先是父母惯出来的,对孩子不能那么宠溺;也有人说下乡只是一种逃避。的确,看书中冯丽丽和戎先生这对父母,对孩子除了讲道理就是任其发展;房东家孩子打骂天天,戎先生温柔地去劝说,冯丽丽也只是把天天领到里屋,关上门——下乡生活中经历蜕变的不只是天天,也是他们。
在乡下住了半年后,天天上了一个村里的私塾,2013年,转到城里的一个正式学校,一家三口又搬回城市。
其实,下乡,养儿,都是外在的“壳”而已,读者可以没下过乡,没养过儿,但并不妨碍被一段别人的人生历程所打动:成长的酸甜苦辣人人皆有,在某一个点上回头看,肯定有所感触体悟。其实谁的人生没有问题呢,有一颗善良的心加一点生活的智慧,也许就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