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乌克兰东部采访手记

多座城市被亲俄势力占领,武装冲突继续升级

曹劼 《 环球人物 》(

    在4月底5月初的几天时间里,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走进乌克兰东部地区,从顿涅茨克州到卢甘斯克州,再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一路采访中深深感受到形势的严峻和复杂。

    眼下,乌克兰政局被分为三股力量,一是以临时政府为代表的“政府派”(又被称亲欧美派),二是“亲俄派”,三是坚持自主的“中间派”。“政府派”本来是反对派,一心想“脱亚入欧”,也赶走了亲俄的前总统亚努科维奇,组建了亲欧临时政府,但结果却丢了克里米亚。“中间派”既不愿“入欧”也不想得罪俄罗斯,只想能自主发展。“亲俄派”目前最活跃,正在乌克兰东部发起一波波“独立”和“脱乌入俄”的浪潮。

    此次要求“独立”或“脱乌入俄”的地区,主要包括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和哈尔科夫3个州,人口超过1000万,占乌克兰总人口的近1/4,居民主要是乌克兰人,俄罗斯人占30%以上,但他们的语言则是以俄语为主。另外,相邻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扎波罗热等俄罗斯人集中的东部和南部多个州,也都有亲俄倾向。在这些地方,基本都分成亲乌克兰政府派和亲俄罗斯派,但后者明显处于优势地位,尤其是在前3个州。前不久,3个州的多座城市纷纷宣布将“公投入俄”。

    亲俄派的胜利

    4月28日,记者抵达顿涅茨克的当天,正值当地亲俄武装力量占领了顿涅茨克州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台位于市郊,隔着铁栅栏,记者采访了一位蒙面武装人员。他友善地和记者握了握手,并说了一大段话。本以为他在炫耀这次占领广播电视台的胜利,没想到他是在向记者解释,广播电视台主入口铁门被撞坏,并不是他和同伴所为,而是很早之前就发生的意外。他怕外国记者把误会写进报道中,坏了他们的名声。

    被武装人员控制后,顿涅茨克州广播电视台将数字广播信号全部切换成亲俄罗斯的节目,只留下模拟信号继续播放乌克兰自制的节目。记者问为何这么做?武装人员说这是和广播电视台工作人员谈判的结果。他们希望用这种民主谈判的方式向外界显示:虽然200多名媒体从业者被控制了,但他们并不是人质,仍然有自由,还按时上下班。但事实上,两天之后,很多工作人员还是被赶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身份不明的人,没有人知道他们究竟来自哪里。

    在相邻的卢甘斯克市,几乎全城人都把俄语看作母语,他们在这次乌克兰变局中的立场尤为坚定。4月29日,当地人集结在一起前往早已人去楼空的卢甘斯克市政府示威,但“和平示威”的场面不过持续了5分钟,便有手持棍棒铲子的蒙面抗议者急奔而来,砸碎政府大楼的门窗,坐在市长办公桌上,宣布占领了市政府。

    挤在愤怒的人群中,记者问他们:“真的不担心乌克兰政府会派兵来收拾局面?”一名举着铁铲的示威者问记者:“你能发誓如实报道吗?”

    记者笑答,如实报道原本就是自己的职责。这位男子立马打开了话匣子:“我们料定基辅不会再多派一个士兵、一个警察到卢甘斯克来。为什么?因为基辅什么也不敢做,而我们背后有俄罗斯的支持,我确信这一点。”

    和顿涅茨克、哈尔科夫相比,卢甘斯克人似乎有理由自信。因为从今年3月至今,在前两座城市里,不同政治力量仍在你争我夺,难分高下,只有卢甘斯克的亲俄派取得了绝对胜利。心急的亲俄派干脆在4月28日就竖起了“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的旗帜。按照当地一位老人的说法,“卢甘斯克正在做正确的事,而且胜利在望”。

    乌政府不会轻易放手

    形势真如卢甘斯克人说的那样胜利在望吗?记者经过几天采访,得出的结论并不乐观。

    这些乌克兰东部城市,遍布军工企业,对乌克兰至关重要,乌克兰政府是不会轻易放手的。

    前来采访的记者都能看到,亲俄力量以斯拉维扬斯克为起点,利用铁路、公路之便,已向东串起了一道自己的军事防线,沿线连着乌克兰多家军工企业。乌克兰全国军工方面的企业多达3594家, 从业者达300万人,其中直接从事武器生产的企业就有700家,职工140多万,产品有火箭、大型运输机、军用舰艇、装甲车辆等陆海空各种装备,而且大部分产品性能居世界前列甚至顶尖水平。乌克兰的军工企业有一大半分布在东部,这里的从业人员超过百万。

    记者走访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是乌克兰著名的航天科技城,令人瞩目的火箭、航空科技中心——“扬戈里”国家南方设计局就在这里,该局是研制火箭、航空系列产品的主导企业。在这座城市里,到处都可以看到不同时代的战机及导弹的造型雕塑,而这甚至成为当地人出行时辨认方向的指示牌。

    该市的南方机械制造厂是乌克兰航天工业最大的生产企业。该企业研制生产的SS—18重型洲际弹道导弹,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导弹之一,可携带10个55万吨当量的分导式核弹头,及40多个诱饵。难怪它在冷战时期一问世,北约就将其称作“撒旦”(恶魔)。如今,乌克兰仍以其高性能的“天顶”、“第聂伯”、“旋风”等三类系列运载火箭而跻身航天大国行列。

    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是该国军工企业的传统聚集地,坦克制造是这里的强项。记者曾试图联系采访卢甘斯克机车制造厂,但听说可能会谈及军民两用产品,即婉言拒绝了。该厂厂长解释说,这类话题太过敏感,在没有获得政府的允许前,是不会接受媒体采访的。

    乌克兰东部很多人祖祖辈辈从事武器制造,接触武器的机会非常多,所以很多亲俄武装人员虽然只是当地的乡民,但对手中的半自动步枪、火箭弹等并不感到陌生。在通往斯拉维扬斯克的一个军事检查站里,一个叫维拉迪米的民兵指着肩头背的冲锋枪说,自己自小就从爷爷那里看到如何拆装,只是没有机会真的使用过,这次看来要参战了。

    目前,亲俄力量掌控的军工企业还不多,绝大多数军工企业仍控制在乌克兰政府手里。在斯拉维扬斯克城里,记者看到亲俄武装人员在保护市政府大楼,这里已是他们的指挥中心。外面停着一辆坦克,坦克手伊万告诉记者,他是退役军人,任务是带着3个有作战经验的伙伴全天戒备,防范政府军的进攻。

    在和这些亲俄武装人员交流时记者发现,有一半人是新招募的民兵,对使用枪支还不太熟练,他们还配备了一些用啤酒瓶自制的燃烧弹。但他们表示非常有信心,说已在城区四周部署了职业的狙击手和手持火箭炮的武装人员。5月2日,他们在与政府军的战斗中,曾击落军用直升机。

    还能摇摇摆摆走多久

    乌克兰亲俄武装同政府军对峙交火的情况,从地图上看就能一目了然——几乎所有出事的城镇都在3号国家公路两旁。记者沿着这条公路采访。一路上,护照、记者证其实都不太管用,反而是中国人的长相成了最好的“通行证”。

    从顿涅茨克出城之后,记者就历经了3个军事检查站,一个是乌克兰政府军控制的,其余两个是亲俄武装把持的。在距离斯拉维扬斯克城70公里处的一个亲俄武装检查站,记者被拦截的时间最久。或许是在当天清晨刚和政府军交过火,检查站的官员显得有些气急败坏,见到疾驰而来的汽车就命令全部拦下,并大喊大叫地要求接受检查。我们的向导递上了记者的护照和记者证,几个武装人员用枪管在这些证件上划拉了一番,竟说了句“假证件谁不会做”,就掉头离开了。

    就在我们有些失望之时,这群武装人员突然又聚在一起嘀咕了一番,交谈间眼神还不断向我们打量。没过多久,一个表情好转的士兵对记者说:“你可以在这里采访,也可以往前行驶,因为你是来自中国的媒体,是友好记者。”他还补充一句,“BBC等媒体的记者休想从这里通过”。

    在斯拉维扬斯克城内,亲俄守军也一样更看重记者的“中国长相”。在“刷脸”经历中,记者看到来自乌克兰国家电视台的同行曾在顿涅茨克被当地人骂出列宁广场;在卢甘斯克,有的媒体记者遭到冲撞,而我们则安然无恙,同样因为长相。

    采访中,记者多次思考一个问题:在乌克兰长期动乱中,谁能保护这些乌克兰东部老百姓的平安?近日,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哈尔科夫等3个州宣布将于5月11日举行独立公投,以这种方式与乌克兰政府对抗,使后者计划在5月25日举行的全国大选无法进行。在这个节骨眼上,俄罗斯示好使局势有所缓和,普京5月7日呼吁亲俄势力推迟公投,并宣布边境地区的俄军已经撤走。但乌克兰东部两州已作出回应,决定不推迟公投。

    5月9日,执行“反恐”行动的乌克兰政府军在马里乌浦尔市又与反政府武装人员发生了交火。据一位乌政府官员说,政府军当场击毙20名“恐怖分子”,并生擒4人,其余的武装分子则纷纷丢下武器落荒而逃。

    据记者了解,在此次冲突后,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局势更加紧张,临时政府的支持者与亲俄民众之间的关系也将变得更加势不两立。有反政府人士指出,乌克兰政府的行动是与当下欧安组织的要求背道而驰的。因为欧安组织已起草了一份文件,明确要求乌克兰双方尽可能地保持克制,以和平方式解决当前的危机,并要求乌克兰议会通过特赦法令对该国东部地区的各种反叛组织既往不咎。显然,政府方面没有拿出具体行动来。

    所以,乌克兰的未来,还充满着太多的变数。这场从2004年“橙色革命”开始的乱局,至今已持续10年了,但乌克兰人仍然没有找到国家和民族的出路。人们无法知道,他们还将如此摇摇摆摆走多久?

“领袖形象就是要接地气”
乌克兰东部采访手记
摩纳哥王室的传奇与争议
声讨日本政府,是我活着的动力
276名非洲姑娘被劫之后
萨巴希,挑战塞西的人
非洲联盟(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