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姐姐记忆中的王小波

梁鹏 《 环球人物 》(

    从1997年4月王小波在北京病逝,10多年过去,他的名字不但没有被遗忘,反而更加频繁地被提起,成了立在文坛上的一块丰碑。王蒙、许纪霖、秦晖等著名作家、学者都写过纪念王小波的文章。他的妻子李银河、胞兄王小平也写过回忆作品。不久前,姐姐王征的著作《时光中的事》出版——没有对文学的讨论,只是充满温情地记述了王小波和亲人间不为人知的往事。

    在写下这些回忆性文字前,王征写的都是一些冷冰冰、生硬的病历。她早年在国内当医生,后来移民美国。在姐弟5个中,她排行老二。上面有姐姐王小芹,下面则是3个弟弟王小平、王小波和王晨光。“我想写写小波,让世人都知道,他生活简朴,性格单纯,心灵博大精深,善良细腻;他头脑机智,出语幽默惊人。”王征说。

    生于1952年的王小波,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他这样形容自己:一个又高又瘦又丑的家伙,涣散得要命,出奇地喜欢幻想。然而正是这个“丑陋”的家伙,给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坛带来了深邃的文字和思想。其代表作《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黑铁时代》被奉为经典。

    姐姐记忆中的王小波,自然不像文坛偶像般高高在上,读者看到的是一个“蔫淘”的、天资聪颖的少年,是一个对母亲至孝、对兄姐至亲的普通人。

    少年王小波和所有的调皮男孩一样让家人头疼。七八岁时,他和爸爸、姥姥住西郊人民大学,两个姐姐在城里上学住宿舍。“有一次,好像是他打死了邻居家的鸡,不敢回家,自己一个人走了40里路,跑到城里找我们,搞得爸爸哭笑不得。”上了初中,王小波依然野性十足。“那时‘文革’刚开始,在人大工作的父亲和在教育部工作的母亲自身难保,根本没空管孩子。有一天,一个小朋友跑来告诉我:你弟弟在楼顶走边沿呢,比谁不怕死。”王征听得心惊肉跳——那是五层的高楼,掉下来不死即残。

    但是,最让王征印象深刻的,还是王小波对文学的热爱。由于一家人在政治运动中遭的罪,父亲本不想让孩子再学文,可王小波却偏偏走上了写作道路。“上小学时,他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西单商场的旧书摊。他在那里读了多少书,只有天知道。”十几岁,王小波在云南生产建设兵团时,便常在夜间伙伴们睡觉后,自己在月光下的一面镜子上用钢笔写字,写到泪流满面,才偷偷回去睡觉。回到北京,他的写作也从未间断。“那时小波写了很多在云南的见闻,有知青们的生活,也有傣族人——他们叫老傣的风情,有趣得很。”

    在姐姐眼里,王小波是个注重精神的人。小时候他就笑大院里有的干部十分庸碌,斥之为“烫面饺子干部”。而王小波则靠精神活命,“他宁肯有用而短暂地活,而不肯无用地延年益寿。”

    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后,作为曾经的医务工作者,王征反复看他的遗体解剖报告,就像祥林嫂一样,一直想着他的死因。“他为什么不告诉我们他有心脏病?他为什么不去看医生?”

    苦想10多年,在这本书中,王征终于有了一个解答。“他不忍告诉74岁的老母亲,他是个公认的大孝子;他不忍告诉他的妻子,他们之间感情至好,人所公认;他不忍告诉姐姐哥哥弟弟,怕让别人担心烦恼。我跟小波最后一次通电话时,讲了很多母亲的情况,他没有说到自己,最后他长时间地沉默着。我当时只觉得奇怪,现在非常后悔——小波一定是想跟我讲什么,但是终于什么也没有说。”

比尔·波特:在中国旅行就像穿行历史中
施南生:选片原则是不亏本不丢脸
姐姐记忆中的王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