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几乎对于每一个刚开始接触理财的人来说,这是他们听到的第一句忠告,转换成专业术语便是分散投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降低理财风险多么重要。
分散投资的理念从人类早期就能找到源头。圣经《传道书》中有这样的话:“将你的家产分作七份八份,因为你不知道世上要发生什么灾祸。”而中国在商周时期也有了“分灾”的商业理念。到了现代,分散投资逐渐演变成一门学问。1952年,美国经济学家马克维茨用实证的方式证明,通过投资分散化,可以在预期收益不降的情况下,降低投资风险。他还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在马克维茨之后,分散化投资和投资组合的理论被发扬光大,现在已经成了学术界一项重要课题。
但对普通人来说,要把鸡蛋放进不同的篮子却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比如,当股市创业板出现大涨时,一个人买入了一只创业板股票,他知道应该分散风险,于是又买了另外几只同类股票。他认为这就是分散投资了,其实不然。事实会证明,当创业板的泡沫见顶后,几乎所有的创业板股票都在下跌,这时他即使持有100只创业板股票,资产风险也没有下降多少。
因此,正确的分散化投资,并不是把资本简单地分成几份,而是要把钱投入不同性质的项目中。以股票为例,当你已经持有了创业板这样代表高成长企业的股票时,最好再配置一些价值型企业的股票;当你已经买了周期类公司的股票时,那么就再买些非周期的股票;如果你买了中国的股票,不妨再买些美国股票。已有的理论和实践证明,要真正做到分散风险,你买的股票应该具有相对不同的性质或者没有什么相关性。
分散投资的范围并不仅限于股票市场。不同性质的资产项目之间风险不尽相同,如果实现合理的配置,也有分散风险的功能。比如,你可以把一部分资金放在股票市场,另一部分资金用于购买保险或债券,还有一部分资金配置到定期存款,为了保持流动性,最好再有一些活期存款。这样,你的手里既有高风险的资产,又有低风险甚至近似无风险的资产,整体的资产风险就比单纯买股票降低了不少。
还要注意的是,即使购买了不同类型的投资产品,仍然不意味着分散了风险。如果你购买了股票,又购买了股票型基金,那么这种配置的风险仍然较大,因为这两种资产虽然看起来不同,却有着相关性。一旦股市走低,股票和股票型基金同时下跌的几率是非常大的。再如,你买了黄金,又买了黄金类股票,也相当于投资了同类性质的资产,并没有很好地降低风险。
不过,我们要明白,所谓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一个大致的概念,主要是为了强调分散风险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资产规模和风险偏好,每个人对于自己应该在每个篮子里分别放多少鸡蛋,是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的。这需要投资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评估,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策。比如,能承受高风险的人,可以配置更多收益高但风险也较高的投资产品;而只能承受低风险的人,则最好配置更保守的产品。如果自己在这方面没有足够的判断能力,那么请教银行等相关机构的理财顾问,则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另外需要明确的是,分散化投资重在对风险的控制,就是说,它首要关注的是你篮子里鸡蛋的安全,而不是这些蛋可以孵出多少小鸡,这些鸡又能下多少蛋。所以,如果你想一味追求收益,分散化投资未必是最好的策略。比如,你只想获得高额的股票回报,那么显然应该把所有的钱都拿去买那只你认为回报最高的股票,这样才可能赚得盆满钵满。“股神”巴菲特也曾说,在股市搏杀就是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样紧紧捂住才会赚到大钱。这看起来似乎是在否定分散投资,但其实并不矛盾。分散投资强调的是资金安全,而巴菲特的说法,则是在承担相应高风险的基础上做出的积极投资决策。
总之一句话:回报越高,风险越高,关键是看你想要什么。无数实例证明,那些认为自己能够扭转乾坤的普通人,往往在投资市场上输得一塌糊涂,喷血割肉。如果我们不想太过冒险,那还是老老实实地做好分散投资。毕竟,对于家庭理财或普通投资者来说,控制好资金风险、保证钱袋安全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