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安倍经济学”三支箭,偏离靶心

它们可以在短期内刺激经济,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矛盾

徐琳然 本刊特约记者 | 肖遥 《 环球人物 》(

    在5月17日出版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封面上,日本现任首相安倍晋三以一种“惊艳”的造型亮相——他被画成了一个飞向未来的超人。在这之前的一个月,低迷的日本股市出现了反弹,一度创下日本经济5年来的新高,似乎让很多人看到了日本经济在沉寂20年之后出现复苏的迹象。但从5月下旬开始,日本股市又连续出现暴跌,再度成为“熊”冠亚太的股市。在这过山车式的股市动荡中,一个新名词逐渐被人们所熟悉——“安倍经济学”。

    安倍面临疲软经济

    1954年出生的安倍是第一位生于战后的日本首相,其家族在日本政坛声名显赫——外祖父岸信介及其胞弟佐藤荣作均在日本战后担任过首相。1977年,安倍从日本成蹊大学法学系政治学专业毕业,随后赴美就读于南加州大学。1979年,他进入日本神户钢铁公司纽约分公司工作。3年后,他给时任日本外务大臣的父亲当政治秘书,步入政坛。2006年9月,安倍当选自民党第二十一任总裁,6天后成为第九十任日本首相。

    然而,在上台后的一年中,安倍组建的内阁丑闻不断:行政改革担当大臣因涉嫌虚报资金被迫辞职,农林水产大臣自杀……这些问题最终导致自民党在2007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中只获得37个议席,失去了第一大党地位,安倍也随后宣布“因个人健康原因”辞职。

    之后几年中,日本政坛动荡,经济举步维艰。2012年9月,安倍再度当选自民党党首,并在12月26日被任命为首相。他面对的是一个严峻的经济局面:2008年金融危机的阴影未散,2011年“3·11”大地震又重创日本经济,企业经营受困……最大的问题是,受日元剧烈升值的影响,企业出口严重受挫。

    日元升值的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日本制造的产品充斥全球,美国开始警惕日本快速扩张的脚步。1985年9月,世界五大经济强国——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英国和法国在纽约广场饭店达成了“广场协议”,承诺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以此刺激美国的贸易出口,平衡贸易逆差。当时的日本财长竹下登非常“合作”,说“美元贬值20%都OK”,这使得日元迅速升值。到1989年,由于缺乏实体经济支撑,经济泡沫破裂。此后十几年中,日本国内需求和物价水平难以提升,经济长期陷入通缩,疲软一直持续到现在。

    以印钞为核心的三支箭

    安倍上任后,立志要在振兴经济方面有所建树,“安倍经济学”(Abenomics)一词也应运而生,这个词由安倍(Abe)和经济学(Economics)的头尾组合而成,其本意也不是说安倍提出了怎样的经济理论,而是指其在经济方面采取的主要举措,核心就是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加速日元贬值。具体来说,就是安倍比喻的“三支箭”:

    第一支,让日本央行配合发钞票,通过日元贬值,创造通胀。安倍学习欧美的货币量化宽松政策,不惜公然介入央行决策。2012年10月,他还没当首相时,就与时任日本央行行长的白川方明进行了罕见的一对一谈话,敦促央行采取大胆的宽松政策,把当时只有0.3%的通胀率,提高到2.0%,但白川方明没怎么听。今年初白川卸任,安倍放言,继任人选的最基本条件就是认同“安倍经济学”。4月,68岁的黑田东彦成为央行行长。黑田果然表现不俗,甚至认为日本应将通胀率目标设定为3%,这比安倍要求的通胀目标还高出一截。

    为了对央行实施有效控制,安倍不惜修改法律。1998年的日本法律规定:央行不应受政府的干预,而要保持制定政策的独立性。现在,安倍公开表示,可能修改相关法规,加强政府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参与程度。

    第二支,是大规模增加政府财政支出。由政府发国债,央行印钱去买,政府拿到钱后,再将资金注入经济领域。安倍政府在今年1月已经通过了1170亿美元的政府投资,后期还将追加。但实际上,日本政府是在借债花钱,目的是通过政府投资公共建设,刺激消费,带动民间投资。这支箭射出去,能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现在还不好说。但如果成效不大,政府将白花钱,还有了高风险。

    第三支,给企业减少束缚,推动民间投资。这个策略要求日本企业进行结构性改革,提高营利能力,剔除阻碍竞争和创新的因素,加快从低营利领域向高营利领域的转变。

    以邻为壑经济学

    安倍射出的“三支箭”,背后还有典故。他自己解释说,“一支箭易折,三支箭合起来就不容易折断”。三支箭射出后,最见成效的当属印钞。尽管日本的经济规模只有美国的1/3,但这次印纸币的数量却连美国也望尘莫及,日元也贬值到了近4年来的最低水平,直逼1美元兑换100日元大关。

    日本股市也被这三支箭射得起伏不定。从今年年初到5月23日,东京股市先是增长了48%,之后则连续跌了一个星期,又下降了20%。6月5日,日经指数收盘跌到近2个月来的最低值,17日又再次上涨2.7%。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看待“安倍经济学”?客观地说,从日本国内看,安倍的经济措施正在产生效果。从日本方面公布的数字看,新增需求中私人消费占了一半,公共开支带动的消费开始增加,出口加速增长提振了大企业的赢利预期,央行之前公布的相关政策也已经奏效,等等。

    但是,“安倍经济学”也有致命伤。一是它不能从根本上大幅提升经济增长动力。个人消费和出口虽然有所上升,但只是刺激之下的短期反应,不管企业还是个人,对金融政策的持续性都缺乏信心。更有人说,近期的消费虽然有所增长,但动力不是来源于普通民众,而是来自股市投资获益者。

    二是债务风险增大。政府大量借债,可能使得财政入不敷出,导致偿本付息压力增大。如果掌控不好,日本可能成为下一个希腊。

    三是引起国际社会,尤其周边国家、地区不满。日元大幅贬值,美国颇有微词,其容忍底线是不能危害美元的利益。这让日本政府感到压力。同样,日元贬值削弱了韩国、台湾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出口竞争力,也使其面临热钱涌入的窘境。韩国、泰国就在5月初跟着降息进行对抗,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安倍经济学”的效力。

    对于中国来说,日元贬值不是好事。中国在2010年超过美国和英国,成为日本国债的最大海外持有国。2011年,中国持有的日本国债增幅达到71%。在安倍上台之前,国际社会一直看好日元,现在情况变了,中国持有的日本国债价值正在大幅缩水。

    另外,来自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的预测表明,人民币对日元每升值20%,就可能造成我国实际出口下降约2.5个百分点。在中国对日出口方面,食品饮料、动植物产品、木制品和纺织品等行业受到的影响比较大。同时,日元贬值还将给中国的机械制造、汽车零件、电视和晶体管等领域的出口带来激烈的竞争。

    事实上,“安倍经济学”在“损人”之外能否“利己”仍然是个未知数。日本经济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实体经济增长乏力,虽然量化宽松政策在短期内可以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日本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日本劳动力缺乏、老龄化问题突出,政府财政负担又过重,这些矛盾相互影响与交织,导致政府无法拿出一个既立足于现实,又着眼于长远的经济增长战略。看来,安倍仅靠“三支箭”不够,还需要更多的弹药。但他到哪里去弄呢?

“高房价无害”,荒谬的逻辑
城镇化不是刺激经济发展的万能药
“安倍经济学”三支箭,偏离靶心
英国商业大奖得主在北京胡同里卖T恤
科技股女皇写出网络投资“圣经”
“善的种子播种得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