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FBI头号女通缉犯,在古巴找自由

乔安妮说,她已经习惯了随时处于危险中

本刊记者 | 王寅佳 《 环球人物 》(

    这是一个黑人女子,长发,高颧骨,厚嘴唇,微微笑着,目光平和——5月2日,这张黑白照片被摆在了美国联邦调查局(简称FBI)官方网站最显眼的位置,照片下的说明是:头号恐怖通缉犯、逃犯乔安妮?切西莫德,40年前谋杀新泽西州骑警维尔纳?弗尔斯特,悬赏金额为200万美元(约合1228.5万元人民币)。

    FBI的头号恐怖通缉犯名单中共有32人,乔安妮排名第二,也是有史以来该名单上的首位女性。难道仅仅因为40年前的一起谋杀案,她就成了头号恐怖通缉犯?她究竟是什么人,做过什么?

    黑人民权运动骨干

    如今,全世界的人都可以看到奥巴马在镜头前意气风发地演讲,但几十年前,这在宣称“人人生而平等”的美国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上世纪50年代,黑人仍然只能干最脏最苦的活,工资不到白人的1/3,无论是教育、住房还是交通,种族隔离无处不在,甚至连上厕所都区别对待,种族主义者还不时地残害他们。

    1947年,乔安妮出生于纽约贫民区——皇后区牙买加街。3岁时,由于父母离异,她只能搬去和祖母同住。“每天,我们都会经过一个漂亮的动物园,我每次都求祖母带我去。但她的表情很奇怪,告诉我:‘我们不能进那个动物园,因为我们是黑人。’”乔安妮回忆说。

    也许是从小缺乏父母关爱,乔安妮少年时十分叛逆,不时离家出走,高中没毕业就辍学了。直到她的婶婶收留她,情况才有所好转,乔安妮开始变得上进,先是上了曼哈顿的社区大学,后又到纽约市立学院读书。

    这时的美国,民权运动风起云涌。20岁的乔安妮也加入其中,还因为在学校大楼前抗议课本中缺少黑人历史的内容而被捕。也就在这一年,乔安妮与同学刘易斯?切西莫德结了婚,但这段由政治热情而促成的婚姻只持续了3年。

    1970年,乔安妮在一次旅途中结识了几个黑豹党成员。黑豹党是一个以激进方式反对种族歧视、争取平等的黑人组织,大部分成员都来自下层社会。23岁的乔安妮加入了黑豹党,并成了纽约哈莱姆分支的领袖。

    不久,由于FBI的介入,抗议示威的黑人面临的境况越来越危险。另一方面,黑豹党也暴露出了它的缺陷:男权当道,成员素质低,很多人几乎没受过教育,对黑人的历史一无所知。乔安妮和一些成员转而加入一个更激进的地下武装组织“黑人解放军”。该组织声称要“拿起武器争取全美黑人的解放”,并策划实施了一系列的炸弹袭击、谋杀、银行抢劫等行动。

    说不清的枪击案

    与著名的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一样,乔安妮也有一个关于自由和平等的梦;但和金毕生推崇的“非暴力”不同,乔安妮一度主张用暴力手段来为黑人争取权利。因此,不论是在黑豹党,还是到了黑人解放军,乔安妮一直是FBI的眼中钉。1970年前后,为清除民权运动的骨干,FBI瞒着政府执行了臭名昭著的“反谍计划”,即通过渗透、盗窃、非法窃听、伪造文件、散布谣言等手段,秘密摧毁参与民权运动的组织和个人。而针对乔安妮本人,FBI则“把每个有东海岸黑人女子参与的银行抢劫和暴力行动都算到她头上”,确保她无法逃脱牢狱之灾。

    1971年,乔安妮把名字改为阿萨塔?沙库尔,意思是“挣扎着却心怀感恩”。从这一年开始,她便麻烦不断。4月,她在酒店与人争执后中枪,并以试图抢劫、袭击、持有武器为名被捕,随后被保释;8月,她因与一起抢劫案嫌犯长相相似,被警察审问;12月,她被列为纽约手榴弹袭击案的疑犯之一;1972年1月,她又被通缉,罪名是袭警……而最终让她身陷牢狱之灾的案件则发生在1973年5月2日。

    那天中午,乔安妮和两位朋友在新泽西州高速路上被骑警詹姆斯拦下,原因是一个尾灯不亮。蹊跷的是,詹姆斯还没靠近乔安妮他们的车时,就找来了援手弗尔斯特。事后,据FBI称,乔安妮拔出一把全自动手枪向警察射击,司机也向警察连发数枪,枪战中,弗尔斯特腹部、右臂中枪,乔安妮捡起他的手枪,以“执行死刑”的方式对着他头部连开两枪。之后乔安妮3人弃车而逃,司机被詹姆斯击毙,乔安妮和另外一人被捕。

    然而,医疗报告却显示,乔安妮的锁骨被子弹击穿,还有一颗子弹几乎打断了她的右手。医生说,这样的伤只有在双手举起投降时,才可能发生,这意味着她根本不可能扣动扳机。另一证据也证实,乔安妮手指上没有开枪后遗留的烟火痕迹。

    在乔安妮自己的描述中,她举起双手投降时,警察连开两枪;而醒来时,她就已经身在医院,追捕她的警察作了伪证,她的律师也被拒之门外。警察半夜就把她从医院带走,送进了牢房,那里只有一张小床,没有窗户,蜈蚣横行。

    之后的4年里,乔安妮被起诉10次,罪名包括抢劫银行、绑架、谋杀等各种重罪,其中9次以无罪、陪审团意见不一而告终。在等待审判的过程中,乔安妮一直呆在监狱里。几十年后,她回忆起那段时光,印象最深的就是两个字——虐待,“我当时怀有身孕,但经常遭到守卫的毒打,非人的监禁甚至让我忘了如何开口说话。”“很少有疑犯在被定罪前遭受这种待遇,困在男性囚房中,即使是最私密部位也遭检查。”她的律师称。

    1977年3月,乔安妮因涉嫌谋杀骑警,最终被判终身监禁。尽管诸多证据证明她无法扣动扳机,全是白人的陪审团还是裁定她有罪。听到判决的那一刻,乔安妮默默说道:“我为自己参加了这场判决而感到羞耻。” 

    “我可以展现脆弱的一面”

    1979年,由7名法官组成的联合国人权小组称她的境遇“非常糟糕”。但没人能猜到,就在这一年年底,她的灾难意外宣告结束——11月2日,两名黑人解放军成员在探视乔安妮时,挟持狱警,通过层层关卡,将她带出了监狱。

    此后几年,FBI为了找到乔安妮,暗中监视她的家人和朋友,甚至带着武器冲进居民楼搜查。乔安妮则隐姓埋名,屡次逃过劫难。1984年,她逃到古巴,寻求政治避难。即便如此,美国警方仍一直努力想抓到她。1997年,教皇约翰?保罗二世访问古巴前,新泽西州警方致信请他向卡斯特罗提出遣返乔安妮。1998年,美国政府提出以对古巴解除禁运,来交换包括乔安妮在内的90名流亡者。2005年,FBI正式将她列为恐怖通缉犯。对此,有媒体称,“FBI六七十年代对社会运动大规模的迫害,对美国而言,仍是一个没有愈合的伤口。我们需要的是对那个时代的压迫做出真实描述,而不是把乔安妮当成替罪羊。”

    不少支持者特意跑去古巴拜访这位充满争议的女性。曾有人问乔安妮:“什么是自由?”她说:“我只知道什么是不自由,因为我从来没有自由过。我只能告诉你我憧憬的未来和自由——自由是获得成长、发展的权利;自由是成为想成为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

    如今,66岁的乔安妮称自己的生活轻松又惬意,她穿着随意的短裤和T恤,长长的黑发在哈瓦那美丽的阳光下闪着光芒。她说:“我住在四面环水的岛上,看书、写书、听音乐、见朋友,我还画画、织毛衣。”对于自己的过去,她虽不避讳,却也不爱提。“在美国时,我每一刻都要坚强,随时准备料理一切;在这里,我可以展现脆弱的一面。从小我就被培养成女强人,但现在,我可以不再拿这个标准要求自己,我可以哭,也可以寻找安慰。我知道我仍然随时处于危险之中,不过我已经习惯了。”

压垮红会的不是郭美美
院士,新的特权阶层?
九旬老太获得美食“奥斯卡”
FBI头号女通缉犯,在古巴找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