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月25日上午,第八十五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在洛杉矶杜比剧院落幕,几项大奖的归属尤其受到关注: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再次获得最佳导演的称号;本?阿弗莱克在隐忍10年后,其执导的《逃离德黑兰》斩获最佳影片;电影《林肯》中林肯的扮演者丹尼尔?戴—刘易斯则第三次获得奥斯卡影帝殊荣。
这3个男人的经历和成就再次印证了那句话:态度决定人生,伟大源于较劲。
李安,看得见每一个灵魂的温柔
与西方明星美国梦式的成功之路不同,台湾人李安的电影生涯充满了东方特色:清贫、坚守、饱受质疑、几近放弃。
与大多数东方人一样,家庭在李安的生命中至关重要,他的悲情与灵感皆来自于此。李安的籍贯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父母于1949年从大陆搬到台湾,1954年在台湾屏东生下长子李安。身为中学校长的父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者,他以古风治家,要求孩子们都要读诗书、练书法。父亲对于李安的期望,是做一名大学教授。
但是,李安的成长轨迹从高中毕业后就脱离了父亲的设计。他连续两年没有考上大学,最后只好去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并在那里把电影定为了自己一生的追求。1979年,李安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学习戏剧,“当时我一意孤行,决意登上了去美国的班机,父亲和我的关系从此恶化,近20年和我说的话不超过100句。”这种典型的东方式家庭冲突对李安有着深刻的影响,也体现在了他后来的很多作品中。
在伊利诺伊,李安遇到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林惠嘉。林惠嘉也是来自台湾的学生,当时正在那里攻读博士学位,两人1983年结婚,次年生下长子李涵。
1985年,李安本打算回到台湾发展,却在临行前被一家经纪公司看中,签了合约要他留在美国。这一留就是6年漫长的蛰伏期,其间妻子外出工作赚钱养家,李安则在家里写剧本、带孩子、做饭、打扫卫生,扮演着在传统文化中并不体面的“家庭煮夫”的角色。“那时每天做完晚饭,我就和儿子坐在门口,一边讲故事给他听,一边等待英雄的猎人妈妈带着猎物回家。”
1990年,次子李淳出生,这样的生活似乎到了所有人忍耐的极限。李安的岳母甚至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你厨艺这么好,我给你钱,去开餐馆吧。”连李安也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拍电影的料,打算学计算机另谋生路。但妻子及时阻止了他,“要记得你心里的梦想”。可梦想能用来糊口吗?当时李安的存折里,只剩下43美元。
穷途时拯救李安的,还是台湾电影。1990年,台湾“新闻局”第一届扩大优良剧本甄选,李安的作品《推手》是第一名,《喜宴》是第二名,再加上后来的《饮食男女》,构成了李安早期的代表作“父亲三部曲”。在这一系列里,李安通过对一个传统、深沉的父亲的刻画,抒发了自己一直以来对于父子关系的理解。一方面,他想告诉父亲,他的时代已经过去,年轻人的生活是无论他理解与否都不可阻挡的;另一方面,他又为自己的叛逆让父亲受伤而内疚,希望父亲能够感受到这一点。这样的表达让东方观众找到了共鸣,“父亲三部曲”大获成功。
在《喜宴》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庆功宴上,李安看着桌上的鱼翅痛哭失声。这是他们家几年都没有尝过的奢侈品,如今终于有人请他吃,个中辛酸只有他自己知道。
然而,极具东方特色的“父亲三部曲”在西方并没有获得票房肯定,李安开始寻求在作品中加入更多西方元素。从1995到1999年,他连拍3部纯欧美影片《理智与情感》、《冰风暴》和《与魔鬼共骑》,虽反响平平,但让李安从中了解到了西方电影工业的流程、观众的喜好以及与西方剧组的相处之道。“在中国做导演仿佛皇帝,君临天下;在西方做导演好像总统,要讨好每一个人。”
学会这些后,李安在2000年推出了野心之作《卧虎藏龙》,抒发了他心中的武侠情结。本片在西方大放异彩,李安终于捧得了他第一个奥斯卡小金人——最佳外语片奖。
2005年,李安拍摄了同性恋题材影片《断背山》。影片展现了浓郁的美国西部牛仔文化和两位男主角压抑又炽烈的感情。这部重要的作品让李安第二次站在了奥斯卡领奖台上,这次是最佳导演奖。值得一提的是,不知是李安有意为之还是影迷们过分重视,从《断背山》开始,李安的很多作品一经推出,都会被赋予各式各样的解读,从某个细节的暗喻到整个故事的主题,都让影迷们争得不可开交。这也体现了李安作品的另一个魅力。
在《断背山》拍摄期间,李安的父亲去世了。直到去世前,父亲还会打电话问已经名声大噪的李安:“要不要回来教书啊?”有人评价说,李安在悲痛之余,也似乎摆脱了一种无形的束缚。以往,他的作品中都或多或少地表达了一种压抑的感情,而在父亲去世后,他开始尝试着放纵。如果说2007年的《色戒》是身体上的放纵,那么新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就是思想上的放纵。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改编自扬?马特尔的同名小说,这部2001年出版的畅销作品一度被认为“拍不出来”,但李安啃下了这个硬骨头。在这部电影里,东西方的界限被弱化了,转而关注更普世的宗教和人性。开放式的结尾更是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大讨论。再加上美轮美奂的3D特效和逼真的动物形象,李安真正做到了被全世界接纳。《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名利双收,这部成本1.2亿美元的电影目前已经收获了超过5亿美元的票房,成为李安最卖座的作品,并在此次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配乐、最佳视觉效果和最佳摄影4个奖项。
李安曾说,他面对的是心中一场东西方价值无止歇的交战,“东方的一切,我逃不掉,西方的一切,也非全部接纳”。如今,交战双方似乎进入了某种程度的和谐状态,无需在拍摄之初就将其定位于东方或西方,只需表达出最直达人心的东西,就能让全人类获得感动。正如知名媒体人陈文茜评价的:“李安把自己放得那么低,低到他看得见每一个灵魂的温柔。”
阿弗莱克,从谷底到巅峰
“15年前,我曾经站上过这个领奖台。但当时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干吗,站在你们面前,我就像个孩子。我以为我自己不会再回到这里了,但现在我回来了。在生活中,你是怎么被击倒的,这真的无所谓。最重要的是,你必须要站起来。”当本?阿弗莱克以《逃离德黑兰》的导演和联合制片的身份,捧着奥斯卡最佳影片这座分量最重的小金人时,他哽咽着说出了这段感言。
1980年,8岁的阿弗莱克跟随父母搬到了马萨诸塞州的剑桥市,并在那里认识了年长他两岁的远房表兄马特?达蒙。他们在同一所中学读书,都热爱表演,一起在校剧院演出,分别考上大学后,又都辍学,开始在好莱坞闯荡。
上世纪90年代初,阿弗莱克和达蒙开始琢磨一部关于一个数学天才的剧本。1997年,这个剧本被搬上了大银幕,这就是经典之作《心灵捕手》。在次年的奥斯卡上,《心灵捕手》让阿弗莱克和达蒙捧得了最佳原创剧本奖。当时,两个20多岁的毛头小伙,意气风发地望向远方,挥舞着手中的小金人,仿佛通向辉煌的道路就在他们脚下。
之后,他们做出了不同的选择。相貌平平的达蒙选择了《天才雷普利》这样能够锤炼演技的剧情片,而高大英俊的阿弗莱克更青睐商业大片,于是他接拍了《珍珠港》。凭借此片,阿弗莱克在全球打开了知名度,但遭到了影评人的差评,有人说,这部电影的糟糕程度仅次于珍珠港事件本身。
但无论如何,阿弗莱克成了当时炙手可热的当红小生。在漫不经心地接拍烂片的同时,他更醉心于派对和毒品,私生活也高调得让人侧目。2003年,他和拉丁天后詹妮弗?洛佩兹宣布订婚后不久又分手,阿弗莱克的公众形象跌落谷底。而此时,达蒙主演的《谍影重重》公映后成为经典,两人差距迅速拉大。刻薄的好莱坞评论家讥讽道:“阿弗莱克可以在《谍影重重》中当达蒙的助手。”
2005年,阿弗莱克与女星詹妮弗?加纳结婚,并先后生下了两女一子。这之后的阿弗莱克仿佛元神归位,开始认真对待起自己的职业生涯。2006年《好莱坞庄园》让他获得了威尼斯影帝,2007年他的导演处女作《失踪的宝贝》上映并获得好评,2010年他的第二部导演作品《城中大盗》更是被评为“《盗火线》之后最好的盗贼电影”。2012年的《逃离德黑兰》,让他走上了巅峰。
《逃离德黑兰》讲述了在1979年的伊朗人质危机中,6位美国外交官秘密藏匿在加拿大驻伊大使家中,随时有被发现的危险。为了营救这6人,中情局特工托尼?门德斯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以拍摄电影为由进入伊朗,让6人乔装成剧组成员,之后一起离开。最终,营救计划涉险成功,门德斯也成了英雄。
由于改编自真实事件,阿弗莱克在拍摄过程中,无论是场景、服装还是配乐,都极其细腻地还原了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和伊朗。每位演员也都对自己饰演的原型进行了最大程度的模仿,包括饰演门德斯的阿弗莱克本人。如此细腻的复原,表达了阿弗莱克对这段历史的尊重。电影上映后大获好评,许多苛刻的媒体都给出了高度评价:“一部庄重大气且精雕细琢,并具有黑色幽默现实主义的政治惊悚片,所有角色的表演亦堪称完美”。
得奖后的阿弗莱克感慨道:“现在人们总跟我谈起2003年到今年不可思议的变化,可是奥巴马在2003年也不过是伊利诺伊州的一个普通议员,他的改变比我跨度大得多,一切皆有可能。”
最会演戏的奥斯卡影帝
“一个演员结束了林肯的生命(注:暗杀林肯的凶手是一个叫布斯的演员),或许另外一个演员可以使其复活。”决定出演林肯后,丹尼尔?戴—刘易斯曾这样想。凭借着在电影《林肯》中近乎于完美的演出,他捧得了本届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他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3次将该奖项收入囊中的演员。1989年,戴—刘易斯在传记片《我的左脚》中饰演爱尔兰残疾作家克里斯蒂?布朗,摘得第六十二届奥斯卡最佳男演员桂冠;19年后,他又因在《血色将至》中的成功演出,再次捧得小金人。
1957年4月,戴—刘易斯出生在英国伦敦。因为带有一半爱尔兰血统、一半犹太血统,他从小在学校里就遭排挤。在被一次次打击之后,戴—刘易斯变得愈加孤僻,成了一个问题青年,打架、行窃之类的事情在他身上时有发生。
青少年时期,戴—刘易斯曾想做一名木匠,这个梦想在他考上戏剧学校后作罢。不过即便当了演员,他对木工活依然非常着迷,以至于他的儿子罗南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以为爸爸是在建筑工地干活的工人。这种对于一项技能情有独钟的执着、倔强精神,也正是戴—刘易斯成功的关键。
戴—刘易斯的感情生活令常人难以理解。他曾跟法国玉女明星伊莎贝拉?阿佳妮热恋数年,演绎了影坛的一段佳话,1992年,当阿佳妮怀上了他的孩子时,戴—刘易斯却离开她去了美国。1995年的一天,戴—刘易斯去拜访自己崇拜已久的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而他的情感轨迹就在这一刻发生了偏移——在米勒家里,戴—刘易斯见到了米勒的女儿瑞贝卡?米勒,一年后,她成了他的妻子。更神奇的是,婚后,两人共同失踪了5年。这5年,他们去了意大利,跟佛罗伦萨的一名技艺高超的皮鞋匠学手艺,并自己在那里开了一家鞋铺。
有人这样评价戴—刘易斯:举世闻名,却又神秘莫测。在过去15年里,戴—刘易斯只演了6部电影,但他对每一个角色都费劲心力,演到一种极致。他被誉为“最会演戏”的男演员,因为他总能将自己彻底变成所饰演的那个人。
1989年演《我的左脚》时,他每天坐在轮椅上体验残疾人的感觉;1992年演《最后一个莫西干人》,他学会了打猎、设陷阱、做独木,甚至还剥兽皮体验猎人生活;1993年,为体验《因父之名》中主人公身陷囹圄的感受,他把自己禁闭在一个牢房般的环境长达数月,还主动把自己浸泡在冰水里;2002年的《纽约黑帮》,为了演好杀人不眨眼的比尔,除了操练屠夫基本功,他还在片场反复听着痞子阿姆(以脏话连篇出名的饶舌歌手)的专辑,好让自己始终处于“侵略”状态;为了演好《血色将至》,戴—刘易斯花了将近两年时间研究故事背景,甚至熟练地掌握了1900年左右加利福尼亚石油工人使用的各种工具,拍摄期间,每天收工后,他拒绝与其他演员交谈,坚持住在得克萨斯州一处荒凉油田搭建的帐篷里准备下一场戏,直到电影杀青。
10年前,斯皮尔伯格就有拍《林肯》的打算,他当时选中的林肯饰演者就是戴—刘易斯。当斯皮尔伯格把剧本交给戴—刘易斯时,后者选择了拒绝。“当时他说,我永远不可能演亚伯拉罕?林肯。那太吓人了——如果我不成功怎么办?我不想毁了这个伟大男人的形象。”斯皮尔伯格回忆道。
经过6年多时间的修改,斯皮尔伯格又将剧本交到戴—刘易斯手上,再度邀请他出演林肯。看到这个剧本,戴—刘易斯露出了少有的笑容。他答应了邀约,但前提是“给我一年时间研究林肯”。
这一年里,戴—刘易斯完全将自己变成了林肯,他学林肯讲话的语调,甚至给朋友发短信的署名,也用“亚伯拉罕”。在表演林肯发表就职演说时,戴—刘易斯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最贴近当时的情况。在他看来,那声音并非人们从教科书中了解到的那般洪亮,而是一个温和又带有些许嘶哑的男高音,混杂着伊利诺伊、印第安纳和肯塔基州的口音。电影上映后,戴—刘易斯受白宫的邀请和奥巴马总统一起观看了该片。
本届奥斯卡大片云集,李安、本?阿弗莱克和戴—刘易斯能在如林的强手中胜出并非偶然。李安敢于和寂寞较劲,本?阿弗莱克能和自己较劲,戴—刘易斯则一直在和他饰演的人物较劲。较劲是态度,更需要有举起刀斩断自己身上的惰性、胆怯、狭隘的勇气。正是这种勇气,创造了3部杰出的电影,也成就了3个较劲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