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日本“夺岛三宝”,问题不少

第一空挺团不能持续作战;F—15打不过苏—27;准航母“缺斤短两”

本刊特约记者 | 罗山爱 《 环球人物 》(

    “是否可以研究一下,让自卫队参与岛屿争夺战?”这是最近日本“2CH”网络论坛上经常出现的一句话。尽管防卫省始终缄默不言,但其一系列反常的军事举动却让人担忧。武装到牙齿的自卫队“要突破日本和平宪法的束缚”,开始热衷“进攻性作战”,对地区安全形势构成潜在威胁。

    为了应对未来可能的岛屿争夺战,日本海、陆、空自卫队近日分别搬出了“法宝级”进攻“利器”来展示实力,非常值得警惕,但“三宝”的问题也不少。

    第一空挺团,“挺”不了多久

    随着中日围绕岛屿争端持续升级,日本防卫省不断向公众“秀肌肉”,以期显示“武力捍卫‘尖阁诸岛’(中国的钓鱼岛)”的决心。1月13日,日本陆上自卫队第一空挺团在千叶县习志野靶场举行空降演习,与往年的“敌后空降渗透”科目不同,今年的科目设定更具进攻性,要求空挺团执行“离岛失去后夺回”作战,明显带有正规战的色彩。

    第一空挺团是日本陆上自卫队唯一的空降部队,拥有很强的快速打击和特种作战能力,能远距离超越地形障碍对敌实施奇袭,堪称日本陆上自卫队的“王牌”。

    它下设两个普通科大队(步兵营),反恐特战中队、团本部与本部中队、设施中队、后方支援队、空降教育队、通信中队、特科大队(炮兵营)等各一个,总兵力约2000人。

    该团的作战核心是普通科大队,各大队内设一个特种侦察排,由若干特种侦察班组成。特种侦察排的任务是渗透至敌后,经侦察向战场指挥官提供所需情报。

    反恐特战中队属于精锐中的精锐,分为两个小队,一个精通空降及山地、操舟作战,另一个则精通埋伏、伪装突击及城镇攻坚,其中狙击手的射击训练要求至少能命中600米外的目标。所有成员都接受过潜水及高空跳伞训练,为增进队员的作战和情报搜集能力,每名队员除学习英文外,还要学习另一门外语,大部分队员自选了汉语(甚至包括汉语中的闽南方言)。

    该空挺团装备的火炮主要是由CH—47J“支努干”直升机吊挂的120毫米迫击炮和81毫米迫击炮。CH—47J“支努干”直升机是第一空挺团的主力运输机,它是由美国波音公司制造的多功能、双引擎、双螺旋桨的中型运输直升机。上世纪60年代开始服役时,就属于飞行速度最快的直升机,到2012年,它也是在西方国家服役的直升机当中载重量最大的一款。它主要有三大特点,首先是适应能力强,具有全天候飞行能力,可在恶劣的高温、潮湿等气候条件下完成任务。部分型号机身上半部分为水密隔舱式,可在水上起降。其次是运输能力强,可运载35名空挺团士兵。最后是具有一定的抗毁伤能力,即使其玻璃钢桨叶被穿甲燃烧弹和高爆燃烧弹射中,仍可能安全返回。 

    总体来看,第一空挺团机动性强,反应快速,但也存在致命弱点,就是缺乏持续作战能力。虽然第一空挺团可以作为第一波突击力量攻入敌方防区,但防御并不是这支部队的强项。士兵从飞机降落到地面后,第一空挺团在本质上仍是轻步兵部队,如果没有其他地面部队的配合,将很快被包围甚至剿灭。

    如果第一空挺团被投入到岛屿争夺战,所有给养物资都需后方运送,派兵占领意义也不大,决定胜负的关键仍是双方的海空控制权的争夺。一旦日本自卫队丧失基本的局部制空权和制海权,那么岛屿将成为“孤岛”,即便是第一空挺团全部空降岛上,也将因孤立无援而难逃被“围歼”的命运。

    F—15,空中优势逐渐丧失

    与此同时,日本航空自卫队也拿出最先进的战机“示威”。据美联社报道,日本防卫省正研究派F—15战斗机常驻冲绳县宫古岛市的下地岛机场,以便“有事时”更快地赶到钓鱼岛空域。鉴于1月10日发生中国歼—10战斗机对峙日本F—15的事件,此举被外界视为日本企图用更多的F—15“靠前部署”来争夺以钓鱼岛为核心的东海制空权。

    从1981年3月美国制造的首架F—15抵达日本,到1999年12月日本三菱重工生产出的最后一架F—15服役,日本花费近20年时间,形成除美国以外世界上最庞大的F—15机群(超过200架),日本航空自卫队也因此自诩为“亚洲最优秀的空中力量”。

    日本航空自卫队习惯将1984年以前装备的F—15称为第一代,1985年以后的F—15是第二代,二代F—15约占日本现有F—15的一半。日本拿到前线的都是二代F—15,特点是使用新型中央计算机装备,武器火控、雷达使用的信号处理装置数字化、强化了的电子战系统等。

    为了与先进战机对抗,日本防卫省还抓紧为二代F—15列装新式武器,目前它们拿来炫耀的是3个装置,一是飞机使用升级版的APG—63(V)1雷达,这是美国公司专门为日本飞机开“小灶”设计的雷达,据说可以探知雷达反射面积非常小的巡航导弹乃至隐身飞机;二是为飞行员配备先进的头盔瞄准器,不仅增加了格斗导弹的发射范围,还能控制雷达和探测器的指向;三是配备光电搜索跟踪装置,以备在机载雷达遭电子干扰时仍可发现目标。在战史上,F—15取得过骄人的成绩。在1990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派出48架F—15战斗机参战,其中两架执行“打坦克”任务的F—15,每架携带8枚精确制导炸弹,30分钟内就弹无虚发地摧毁了16辆伊拉克军队的坦克。

    俗话说:“花无百日红。”尽管日本人还沉浸在F—15战斗机称霸天空的良好感觉中,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周边国家空军力量的增强,日本空中优势已不明显。

    当今军界把苏—27视作F—15的克星,甚至有人说“苏—27是专门为打F—15而设计的”。俄制战机主要特点是机动性能好,作为俄制战机中的佼佼者,苏—27 更是拥有无可比拟的超强机动能力。

    苏—27除了能做出不可思议的机动动作外,还曾经创造出许多在爬升速度、高度和高难机动动作方面的世界纪录。与F—15相比,苏—27在水平盘旋、爬升性能上均占据优势,在进行高强度机动时,苏—27的转弯角速度更大,转弯半径更小,机动中的角度优势明显,可从转弯内侧占据有利的攻击位置。在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曾和俄罗斯就这两个机型进行过实机的对抗演习,结果F—15在近距离格斗中未胜一场。

    突防能力是衡量战机作战效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这方面,苏—27在低空高速突防方面,曾经有过惊人表现。 2000 年10 月,苏—27曾突破美军防空警戒系统,从正在日本海演习的美国“小鹰”号航母战斗群头顶掠过,并拍下照片,震惊了整个世界。事后,俄空军还将美军士兵在航母上惊慌失措的照片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了“小鹰”号的美军官兵。 

    武器系统方面,F—15 能配备1门 M—61A1六管机关炮,备弹 940 发,外部可以同时挂载8枚“响尾蛇”或“麻雀”空空导弹。苏—27机身右侧机翼边条上方装有 1 门GSH—301机关炮,备弹 150发,外部可同时挂载霹雳—12、R—77空空导弹。从武器性能上看,在发射距离、机动性能和弹头威力上,苏—27所挂载的导弹均不弱于“响尾蛇”导弹。 

    总的来看,在决定空中对抗胜负的“空中机动能力”(速度和高度性能、加速和爬升性能、水平和垂直机动性能)和“武器杀伤能力”等指标当中,苏—27 与 F—15 相比, 有的比较突出,有的旗鼓相当。

    受财政紧张的影响,日本航空自卫队升级现役F—15的步伐极为缓慢,大致每年只能改造6架,等到全部改装工程完毕,时间要超过2020年,届时在远东的天空上,日本的F—15面对的将不光是第三代机,恐怕周边国家更为先进的四代机也都“利刃出鞘”,到那时已经由不得日本再拿F—15来“倚老卖老”了。

    “日向”号,没有牙齿的老虎

    日本陆上自卫队和航空自卫队如此卖力地显示“保卫国土的能力”,日本海上自卫队也没闲着,不断利用公众观舰等方式“显示存在”,特别是“不叫航母的航母”——“日向”号直升机护卫舰成为了吆喝的重点。该舰于去年9月参加了在天宁岛和关岛举行的美日联合夺岛演习。

    自2007年下水以来,有关“日向”号到底是不是航母的争论持续不断。看看“日向”号的技术参数——舰长195米,型宽32米,标准排水量1.35万吨,满载排水量1.8万吨,编制322人,样子确实很唬人,其全通式甲板似乎也印证了人们对其航母身份的判断。

    日本《宝石》等右翼杂志纷纷鼓吹,以“日向”号为作战核心的海上自卫队水面舰艇编队,可有效压制他国优势潜艇群,并在岛屿争夺战中扮演“航空基地”和“移动指挥所”的角色,让日本“无航母之名,却有航母之实”。

    但事实并非如此,航母最重要的特征——搭载固定翼舰载机,没有在“日向”号上体现出来。就目前情况而言,“日向”号的全通甲板够宽,但遗憾的是上面并没有配备起降固定翼飞机的设备,比如滑跃甲板、弹射器、阻拦索等,因此该舰只能起降反潜直升机和大型运输直升机,充其量只是加强版的“超级直升机搭载平台”,是看起来张牙舞爪却是没有牙齿的老虎。

    那么,“日向”号对日本海上自卫队到底意味着什么?不可否认,“日向”号的出现标志着日本拥有能在远洋活动的大型直升机搭载平台,航空反潜能力提高了一大步。除此之外,由于采用全通甲板设计,“日向”号还可用于陆地兵力投送、濒海物资补给等作战任务。如前所述,没有固定翼舰载机的航母更像一艘重型驱逐舰,即使拥有再好的远航能力和雷达性能,本质上仍无法实现航母的远程打击能力,而这才是一艘真正的航母的威慑所在。

    冷战后,日本海上自卫队更新换代的速度令人咂舌,在一些方面,日本舰艇的性能甚至达到美国海军的标准。但如此强大的一支海军崛起是美国能允许的吗?

    当前的日本海上自卫队,被世界军界人士看做是一支被“砍掉”大型航母、核潜艇和远程攻陆武器(如战斧巡航导弹)的美国二流舰队,真正的美国舰队突击群的精髓恰恰就是上述被砍掉的部分,因此日本海上自卫队仅是“侏儒版美国舰队”。

    事实上,日本似乎意识到“日向”号的战略威慑意义大于实际作战意义,因而对其使用格外谨慎,除了必要的远航测试训练外,很少执行重大任务,令一度引以为豪的日本媒体极度失望,一些右翼媒体甚至叫嚣对提议建造“日向”号的政治家进行审判。更可悲的是,无论正确与否,“日向”号的一举一动都成了日本媒体宣泄对当局不满的出气筒。不久前,日本“2CH”网络论坛就登出这样的言论:“‘日向’号或许不是上苍赐予大和民族的利矛,更像是一只供我们消遣的宠物猫罢了。”

日本“夺岛三宝”,问题不少
伊朗“禁核教令”,葫芦里卖的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