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世界最著名的音乐剧《猫》有了中文版

导演刘春:“碰撞后留下的是好东西”

本刊记者 | 姜璐璐 《 环球人物 》(

    2012年12月28日下午2点,北京世纪剧院,音乐剧《猫》演出后台。

    通道里的白色告示板上,用中英双语贴着详细的演出注意事项。道具间里,五颜六色的假发整齐地排列着。此时距离晚上的演出还有5个半小时,几名工作人员和演员在后台交谈着,气氛轻松。

    《猫》中文版的中方总导演刘春走进工作间时,比约定的时间稍稍晚了片刻。“压力并不是那么大”,他笑道,“我们做了大半年的准备,来北京之前也演过80场了,剧团的‘猫’们都很适应,越来越像猫了。”

    风靡全球的神秘魅力

    音乐剧《猫》改编自英国诗人T?S?艾略特的长篇组诗《老负鼠眼中猫的现实生活》。这组诗是艾略特为儿童创作的,完成于1939年,而音乐剧《猫》的创作却开始于1977年,由著名音乐剧作曲大师安德鲁?劳埃德?韦伯改编完成。

    1981年,《猫》在伦敦首演并迅速走红,至今已在全球26个国家、超过300座城市上演过。它也是持续巡回演出时间最长的音乐剧,被誉为当代四大经典音乐剧之一(另外3部为:《西贡小姐》、《歌剧魅影》、《悲惨世界》)。

    2003年,英文版《猫》首次登陆中国,而此次担纲中文版《猫》中方导演的刘春,便是当时《猫》在中国的首批现场观众之一。“我跟《猫》还是很有缘分的,那次演员里有我女朋友。”刘春的女朋友是音乐剧演员。当年《猫》来华演出时,遴选了七八名中国演员,她也得以入选其中。

    最初,刘春并没有对这部音乐剧产生特别强烈的印象。“布景、舞蹈都很华丽,不过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些‘猫’爬上人民大会堂的桌子。”他笑道。以舞蹈史论为专业的他,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北京舞蹈学院就读时,就在与学校外教的交流中了解到音乐剧这种形式,同时,他对西方现代文化也有专门的研究。但即便有这样的背景,在当时的他看来,《猫》也并不是一个“特别有吸引力”的剧目。

    与其它知名的西方音乐剧不同,《猫》没有传统意义上从开端到高潮的剧情,其中大量的象征主义隐喻,对中国观众来说很难理解。最初英文版创作时,编导们加入了大量华丽的舞蹈动作,但《猫》实质上并不是一部特别娱乐化的作品。

    在接受《猫》的挑战之前,刘春曾执导过舞剧、音乐剧、杂技,自称“特别能跨界”。他坦言道:“《猫》的魅力,我也是慢慢感受到的。真正打动我的是这里面的角色。魅力猫、摇滚猫、小偷猫、火车猫、英雄猫,等等,每个角色,你去仔细地观察,都可以在现实中‘对号入座’。有了这种触动和了解之后,再看这部戏,关注点就不一样了。可以这么说,它有一种很神奇的魔力,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永远可以延展下去的文本,不是一个固定死的剧情。”

    像在论文答辩

    中文版《猫》的制作,是从2012年2月开始启动的。其中最早开始的是歌词的翻译,由知名歌词翻译家薛范领衔。他曾翻译过脍炙人口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猫》剧中最著名的《回忆》的中文歌词,最早也是由他翻译的。

    “那时候不像在做音乐剧,简直像在论文答辩。”刘春说。英方对歌词的翻译极其重视,每次讨论,他们打印的翻译稿都要列出3行,第一行是原文,第二行是翻译过来的中文,第三行则是英方找来第三方翻译家,将中文再译回英文。为了一个词的翻译,双方会做一大堆考证和研究,经常是资料堆满了会议室。有时为了一个词,他们会琢磨上两天。“现在的版本,不能说是最满意,但肯定是尽了我们最大的努力。”

    在翻译渐近尾声时,演员的招募正式开始。在刘春看来,这是个“苛刻的考核”。《猫》的演员是公开招募的,报名的有1000人之多,其中有在海外留学或生活的演员,也有本土音乐剧专业的学生。因为《猫》中有大段的高难度独舞、群舞,因此,面试中对声乐、舞蹈能力都要反复考核,按照刘春的话说,就是“一天都出不了这两个屋,来回折腾。”最终,经过3轮面试,34位“猫”被确定下来。

    在整个改编过程中,英方导演乔-安?罗宾逊给刘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交谈中,他一直亲切地叫她“老太太”。“老太太”与“猫”共舞35年,亲自参与制作了包括中文版在内的全部15个语言版本《猫》的制作,是这部音乐剧的权威。在业界,她也以严格的“魔鬼训练”著称。罗宾逊对中国文化颇感兴趣,在指导演员时,她会引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来鼓励演员努力用功。

    2012年8月,中文版《猫》在上海大剧院首演,再转战西安、重庆、武汉、广州,一路“火”到北京。在北京的头两周,票房就突破了1600万元。

    品质和市场都要

    环球人物杂志:作为导演,这部剧带给您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呢?

    刘春:很难具体说,这个是在身体里的。比如英方指导演员的方式、对待这个事业的态度,都影响了我。以后我再排戏,可能方式也会不同,特别是对细节的关注,音乐剧是个对细节要求特别高的行业,而我们的差距就在于缺少细节。

    还有一点我想说的是:我们有民族自豪感,但是也要有自知之明。学习别人和自身的探索一样重要。

    环球人物杂志:改编过程中一定有一些中外文化差异带来的碰撞,您怎么看待这种碰撞?

    刘春:其实我们更像学徒。这个剧目是一个有国际标准的经典剧目,我们做的是本土化的工作。英国人认为《猫》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作品,没有什么幽默的成分,就是没有所谓的“笑点”。他们的说法是,艾略特的诗歌用不着去“哗众取宠”。我的意见是,中国观众还是需要深入浅出,首先要让他接受你,不能让他看睡着了。保持品质很重要,但也要考虑市场;要保证原汁原味,同时也要有一些娱乐性。

    所以说,两边是有很多碰撞,但碰撞后留下的是好东西。

    环球人物杂志:有人说《猫》的改编与其说是本土化,不如说是中文版,只做了翻译的工作。您怎么看这样的评价?

    刘春:那要看怎么定义这个本土化了。在我看来,中文只是本土化的一部分,演员才是最本土化的东西。这是谁都无法模仿的,中国人的性格带进来的表演、舞蹈方式是不一样的。当听到我们的演员第一次唱出中文版的时候,我心里很受触动。一方面是为这种成就,另一方面觉得看到了一种希望:中国人如果自己有好的旋律,唱起来也很好听,也会做得很好看。我们总觉得现在缺少好的歌曲,好看的音乐剧,我想只要有好的作曲加入到这个队伍里,加以完善,未来还是很有希望的。

    环球人物杂志:对很多中国观众而言,去看《猫》可能一直就在等着听《回忆》,它几乎成了决定演出成败的一个标准。

    刘春:所以我们演“魅力猫”的演员压力很大(笑)。对这首歌,中国观众印象最深的是芭芭拉?史翠珊、伊莲?佩姬的演唱,那都是演唱会的表演版,加入了很多抒情的元素。但实际上在剧中,唱歌的角色是一只老猫,英方要求不需要带入太多情感,因为一个经历很多、很沧桑的人,在讲自己故事的时候其实不会有太多的情绪。我也一直跟演员说,不要去喊这首歌,要安静地唱。也许中国观众会觉得这首歌唱得情感不够,但我觉得还是需要尊重剧情和角色,这是一首需要安静地去听的歌。

    环球人物杂志:中国观众对音乐剧的欣赏习惯可能也需要慢慢培养。

    刘春:不光是音乐剧,中国观众对戏剧、舞蹈的观赏习惯都在培养。我们现在缺的就是像《猫》这样的剧,但创作要等机缘,就算是英国,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出一个《猫》,出一个韦伯。我想我们现在就是要把基础打好,等待那个时机,别硬生出一个孩子。

王安忆:这个时代的文学空气太稀薄
导演刘春:“碰撞后留下的是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