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美国和俄罗斯对其军事战略进行了不断调整和完善,内容不断丰富、功能不断强化。本文从进攻性战略武器、常规打击力量、电子信息装备力量和军事战略等方面,对美俄目前军事实力进行了对比分析。
美俄进攻性战略武器数量相当,但美海基核力量占优
美国《原子科学家公报》2012年5月公布的资料显示,美国核武库中约有8000个核弹头,其中,实战部署约2150个;俄罗斯大约有1万个核弹头,其中实战部署4430个。
陆基核力量,美俄打平手。在陆地核力量方面,美国实战部署的“民兵—3”洲际导弹射程12000公里,共450枚,配备了500个核弹头。
俄罗斯拥有322枚洲际导弹,共部署约1087枚核弹头。最新型号为“白杨—M”洲际导弹,射程为1万公里,3种改型分别是井式单弹头、机动单弹头,以及携带多个机动弹头的RS—24。RS—24据称可以携带4枚以上的核弹头,换句话说,一枚导弹一次能核灭敌方4个城市,而“民兵—3”只能携带3个分导弹头。
对洲际导弹而言,除了精度、射程之外,机动发射性能和分导弹头也是重要的考核指标。在这两方面,“白杨—M”洲际导弹丝毫不逊色于“民兵—3”洲际导弹。
海基核力量,美国优势明显。美国海军目前拥有14艘“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其中有12艘实战部署,每艘装载24枚“三叉戟2”潜射导弹,每枚导弹携带4个核弹头。俄罗斯有9艘现役的战略导弹核潜艇,其中6艘“德尔塔4”级和3艘“德尔塔3”级。这些潜艇可携带共144枚潜射导弹,约528枚核弹头。
“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核潜艇,被称为“当代潜艇之王”。“俄亥俄”级所携核弹威力惊人,如果一艘“俄亥俄”级核潜艇打出所有的“三叉戟2”导弹,其携带的核弹头可在半小时内摧毁敌人200到300个大中型城市或重要的战略目标。相比之下,“德尔塔4”及“德尔塔3”级搭载的液体燃料导弹存在差距。在这个领域,美国的优势明显。
战略轰炸机,美国略胜一筹。美国空军目前拥有20架B—2和93架B—52H战略轰炸机,共配备了300个核弹头,另有数百枚核炸弹和巡航导弹储存在中央储存库。俄罗斯主要有13架“图—160”、28架“图—95 MS6”、31架“图—95MS16”和72架其他类型战略轰炸机,可携带核弹头总数为820枚。
B—2轰炸机的单价高达22. 2亿美元,是世界上迄今最昂贵的飞机。由于其隐形性能出色,突防能力较强,再加上电子战飞机的护航,B—2轰炸机的作战效果要好于“图—160” 。
总的看来,美俄进攻性战略核武器数量大体相当,但美国拥有更多的核潜艇,具有更灵活的机动部署能力;俄罗斯弹道导弹型号众多,并且多采用公路机动型发射装置,仍有部分液体型号远程弹道导弹,快速反应能力稍逊于美国。
常规打击力量,俄在某些项目数量占优,而美国技术更先进
在常规力量方面,美国为了实现其全球战略目标,重点加强海上武器装备建设,海上力量优势明显。
在陆军主战技术装备方面,美略胜一筹。美国拥有各型装甲车辆26668辆,火炮6445门。俄罗斯拥有各型装甲车辆34760辆,火炮26161门。
美国主战坦克M1A2和俄罗斯主战坦克T—90都在世界十大坦克之列,技术性能各有所长。T—90的有效射程是5公里,最大穿甲厚度约0.7米,使用的是柴油机,除了装甲和膛炮以外,还可以挂地对地导弹,进行超视距打击。美军M1A2的有效射程是2公里,穿甲能力0.78米,加装了独立热像仪、激光测距仪,以及防护能力更强的装甲外壳,并装有先进的火控系统和防原子、防化学、防生物武器装置。
外界普遍认为,T—90火力和防护水平明显落后于M1A2。T—90缺乏有效的装甲防护,极易被现代化的反坦克武器击毁。俄制炮射反坦克导弹击穿坦克正面装甲的效果比较差。如果双方开战,考虑到战场的地形特点,允许坦克进行直瞄射击的距离不会超过2到3公里,一旦T—90进入M1A2的2公里有效射程搏杀,前者击穿后者正面主装甲的概率不超过20%,而后者击穿前者主装甲的概率却不低于80%,如果直接对战,M1A2胜算更大。
在海军主要战备方面,美国优势明显。海军是美国第一大军种,共57 万人。编有5个舰队,即第二舰队(大西洋)、第三舰队(太平洋)、第五舰队(波斯湾、红海)、 第六舰队(地中海)、第七舰队(西太平洋)。长期以来,航空母舰一直是美国对外军事扩张的得力工具。目前美军有10艘正在服役的航母,1艘正在建造中。海军陆战队是美军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约有17万人,编有3个陆战队师。
俄罗斯海军约有17.15 万人,有北方舰队(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舰队(国土近海防御)、黑海舰队(黑海、地中海)和波罗的海舰队(波罗的海)四大海军编队。俄罗斯只有1艘“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俄罗斯海军曾号称世界第一,但一直都无法与美国对抗,原因是俄经济明显次于美国,军费的开支更是少,而海军耗资巨大,所以俄罗斯的水面舰艇一直都处于弱势。
在空军主战装备方面,美国略胜一筹。《空军21世纪的发展前景》和《空军基本学说》是阐述美国空军建设思想的纲领性文件,集中体现了美空军作战的主导思想:全球打击、精确摧毁、信息优势、制空制天权、全球机动、灵活作战支援等等。反观俄空军,没有类似的概念性文件,也缺乏长期的航空作战系统改进计划。
战术航空兵方面,美军方面目前计划采购183架F—22和1700架F—35战机,还计划保留178架F—15歼击轰炸机、1100架F—16战机。
俄罗斯空军共拥有战机约1400架,包括歼击机720架(苏—27、米格—29和米格—31),前线轰炸机281架(苏—24和苏—24M),强击机280架(苏—25),侦察及特种飞机约150架(苏—24MP)。目前,俄空军状况可以用“堪忧”二字形容,主要问题是所辖战机的服役期限都已到达或超出了其使用年限。
总的看来,美俄常规力量对比,美国仍然占优势。2012年,美军积极完善并落实武器装备建设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各类陆、海、空主战平台及武器装备。2012年,俄罗斯也在努力追赶美国,大力发展各类武器装备,全年装备采办经费总额比上年增加50%,约合236亿美元。
电子信息装备力量,美国占优势
美俄两国在国家安全战略、经济实力、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因此其装备发展思路与途径也各不相同。美国是以有效支撑网络中心战为目标,在不断提升电子信息装备个体性能的同时,强化电子信息装备一体化建设。俄罗斯着眼现实需求,建设了谱系完整、性能先进、可靠实用的电子信息装备,但重点装备数量普遍不足,更新换代较慢。
在信息获取上,美俄旗鼓相当。美国建成以天基、空基为骨干的立体信息获取网络,其中,预警卫星能探测到地球90%以上区域;雷达成像卫星分辨率0.3米,光学成像卫星分辨率0.1米,空中平台侦察分辨率约0.3米。俄罗斯已形成陆、海、空立体配置,能探测弹道导弹、巡航导弹、作战飞机等威胁目标,反隐能力突出,雷达成像卫星侦察分辨率可达0.5米,红外传感器和光电系统的分辨率可达0.3米。
在信息应用上,美国优势明显。美国拥有信息化水平较高的指挥控制系统、制导武器控制系统等信息应用装备。全球指挥控制系统(GCCS)可提供自动作战规划、任务演习、作战方案评估等功能。目前美军90%以上的作战飞机可在起飞后接收或更改目标信息,提高了灵活响应能力。此外,美军侦察卫星的数量甚至超过了其他主要国家之和。
俄罗斯指挥控制系统自动化水平较高、自主研发的“棱堡—3KЭ”指挥系统可同时处理1000个目标、指挥29支部队。不过相比之下,经过多次战场检验的美军系统,实力更胜一筹。
总的看来,美俄电子信息装备均已自成体系,具备较强作战能力,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美军的全球指挥控制系统,由于存在多个版本、互操作能力差,无法满足联合作战中指挥应用需求。而俄罗斯侦察卫星等信息支援装备数量,与其广博的国土面积相比,缺口明显,尚不能很好地满足作战需要。
军事战略:“斗”“闹”“打”对决“压”“拴”“争”
最近,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军事对抗可谓是达到了冷战后的最高峰。在北约宣布在土叙边境部署“爱国者”防空导弹后仅几小时,俄罗斯就宣布向叙利亚运送“伊斯坎德尔”等进攻型导弹,并将其四大舰队中的3个舰队主力舰派向地中海。一时间,美俄之间的军事“对峙”出现了。
美国自1898年“美西战争”走向海外之后,一直在通过不断发展军事技术和军力,向着世界军事强国的顶峰逼近。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淘”出来两个军事强国,即苏联和美国。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争峰,两家利用军事手段“斗”了将近半个世纪。最后,苏联以解体而告终,美国则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冷战后,美国的军事战略支撑起其世界上惟一超级军事大国的地位,至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实力可以挑战。
虽然苏联解体了,但俄罗斯却仍不能让美国小视。独立初始,俄罗斯曾一厢情愿地倒向了西方,幻想这会给它带来更多的援助,并成为西方世界平等的一员。然而面对北约东扩和西方国家不断挤压的残酷现实 ,俄罗斯终于清醒,走自己的路,强国强军,虽然俄罗斯军力还比不上美国,俄罗斯民族素有军事立国的传统,俄罗斯依赖军力支撑大国地位的传统是不会轻易丢掉的。随着俄罗斯军力的恢复和不断提高,俄罗斯恢复了在加勒比海的海空军演习,有了战略轰炸机的全球巡航等。俄罗斯追求世界军事强国的目标已显露无遗。
随着全球化的深化和各国实力的变化,美国认为其全球霸权地位正日益受到威胁。目前,美国正将军事战略重心东移,在亚太地区推行“再平衡”战略,拉帮结派,以维护其全球霸权地位。在亚太地区,美国重点在东北亚地区鼓动“斗”,在东南亚地区搅起“闹”,在中东和西亚地区煽起“打”,以期在动荡中重建各地区新秩序,构建有利美国霸权的新格局。
俄罗斯在军事行动上也有其特点。随着俄罗斯军事改革的完成,俄军新式武器装备列装的比例不断加大,俄军实力也不断上升。但是,俄罗斯向欧洲方向发展受阻。由于北约东扩,至2009年已将欧洲的26个国家纳入其囊中,俄罗斯向欧洲发展几无可能。在这种形势之下,俄罗斯开始推行向东发展的战略,即军事的“东向”战略。“东向”战略的主要特点是“压”日本,“拴”韩国,与美国“争”其它国家。俄罗斯在军事上“压”日本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在日本领空周边进行战略侦察,战略轰炸机进行巡航等,在南千岛群岛增加兵力部署和列装新式武器装备以对日本形成军事威慑等;“拴”韩国主要指俄罗斯借韩国与日本为岛屿争端关系紧张之际,扩展与韩国的军事关系。同时,俄罗斯积极运用军事手段来与美国争夺地盘。比如,提高了对印度输出军火的技术水平等;在叙利亚问题上,俄罗斯一改“利比亚内战”时“无作为”的表现,在军备上力挺叙利亚。这是俄罗斯自成为独立国家以来第一次在军事上表现出对美国的强势立场。
那么,在美俄争锋的博弈中,为什么给人的感觉是美国在攻,俄罗斯在守呢?在美俄争锋中,美国在军事上处于优势地位,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军事手段来维护其霸权利益,在军事行动上表现出强烈的进攻特点。俄罗斯却要依赖其不断上升的军事实力去与美国争,前提条件是既得利益不被美国侵蚀。这使俄罗斯首先在“防”住的情况下才能展开“攻”,以“防”为主。专家认为,随着俄罗斯军事实力的上升,美俄争锋将会越来越激烈,美国的攻与俄罗斯的守将会不断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