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神经元”无人战斗机,未来空战的主角

它能参与空中格斗,而现在的无人机主要用于侦察、反潜、电子干扰等

本刊特约记者 | 萧萧 《 环球人物 》(

    欧洲未来隐身无人战斗机“神经元”最近首飞成功,法国国防部在一份声明中称:“它开创了新一代作战飞机的纪元,堪称重大的技术和工业成就,反映了欧洲志在保持该领域领袖地位的决心。”美国《航宇日报》则指出,欧洲希望在无人作战飞行器方面紧跟美国步伐,确保在第六代隐身无人战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无疑令急于垄断北约乃至跨大西洋防务的美国感到不爽。

    3个“欧洲第一”

    12月1日,在法国南部一空军基地,由6个欧洲国家联合研制的“神经元”无人战斗机验证机进行了25分钟的测试飞行,试飞的目的是演示验证无人机的适航性以及增强后续研发能力,来自法国、瑞典、意大利、西班牙、希腊和瑞士的项目参与厂商均派出代表参加了首飞仪式。接下来,“神经元”还要继续开展为期两年的试飞,内容涉及隐身性能、投射空地武器的效果以及飞行品质评审等。

    “神经元”隐身无人机项目于2003年推出,当初只是法国达索公司自己的新武器研发项目,但后来法国政府希望把“神经元”变成获得设计未来作战飞机(有人驾驶或无人驾驶)所需关键技术的平台,同时打造高效的欧洲跨国合作模式,结果“神经元”的摊子越铺越大,多个欧洲国家相继注资参加。

    2006年2月,法国国防部武器装备总局代表所有参与国的官方机构,向主承包商达索公司授予“神经元”验证机研制合同。之后6年里,“神经元”历经设计、开发、制造、装配和初步静力试验,直至这次首飞。用达索公司技术总监贡杜安的话说:“我们谱写了欧洲联合防务的新篇章。”贡杜安认为“神经元”在欧洲航宇工业开创了3个“第一”:它是欧洲研制的第一种隐身作战飞机;也是欧洲第一种合作研制的无人战机;还是欧洲第一种完全使用建模与仿真技术设计和开发的作战飞机。“这是今天人们想象和创造的未来不需要飞行员的战机。”

    据达索公司介绍,“神经元”总长9.5米,翼展12.5米,空重4.9吨,最大起飞重量7吨,配装M88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980公里/小时,升限1.4万米,最大续航时间3小时,该机具有自动捕获和自主识别目标的能力,能自动向地面指挥控制站发送武器投放申请,获批后能以隐身模式自动投射弹药,预计整个“神经元”研制和飞行试验大约需要4.06亿欧元(5.27亿美元),其中法国贡献一半。

    技术优势

    与现在世界上已经装备服役的隐身无人机相比,“神经元”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专为作战而设计。目前世界各国的无人机主要还是执行侦察、炮兵校射、中继等任务,所以存在机动性能差、飞行速度慢、无自主作战能力、隐身性能弱、突防能力低、在面对先进防空系统时生存能力低下等不足。而“神经元”在设计时就是为了作战,因此采用了许多不同于现有无人机的设计:

    首先是“神经元”的隐身性能出色。“神经元”采用的是无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翼身融合的飞翼式气动布局,因此具有得天独厚的雷达隐身性能。而达索公司为了进一步提高“神经元”的隐身性能,还采用了许多技术措施,包括:置于机体上方的背负式进气道,可防止地面雷达探测到发动机叶片;发动机采用扁平喷嘴,减少了热辐射量,可规避红外探测设备;所有武器都置于机身内的两个弹舱内。据英国《空中力量》杂志报道,“神经元”的尺寸虽然与普通的中型有人驾驶战斗机相当,但在雷达屏幕上的信号只相当于一只麻雀,因此能悄然突破敌空防系统对重要目标实施攻击。

    其次是“神经元”具有高速飞行能力,其最大飞行速度与常规战斗机的巡航速度相当,比现有无人机快2至3倍,这就使其能够以更短的时间飞抵目标,减少了对方的反应时间,而且在攻击后也能凭借高速快速脱离战区。

    再次是机动能力强。无人机由于不用考虑人体生理承受能力的限制,可以设计更高的机动过载,一般来说就是飞行员在飞机急转时所能承受的生理上限。“神经元”的过载不仅比现在普通无人机高出3倍以上,更超过了有人驾驶战斗机数倍。因此在作战中,“神经元”可以凭借高机动过载做出高难度的机动动作,以摆脱空空导弹的打击。

    最后是具备自主飞行和作战能力。现有无人机主要是通过地面操作人员发送指令来进行飞行和执行任务,这样无人机不仅在使用上受到很多限制,而且操作人员的负担也很重,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无人机发生事故。据美国空军统计,其装备的“捕食者”和 “收割者”无人机在迄今的训练和执行任务过程中,已损失了近50架,其中大部分是由于地面操作人员的失误导致的,只有少数几架毁于地面防空火力。而“神经元”装备有先进的飞控系统和飞控软件,能够自主飞行并自主搜索目标和攻击,还能在复杂的飞行环境中进行自我校正,大大降低了地面操作人员的负担和心理压力。

    与有人驾驶隐身战斗机相比,“神经元”更是有许多无法比拟的优势:由于不需要飞行员,因而不存在人员损失问题,也不存在飞行员疲劳问题,能够长时间在战区上空持续巡航,随时进行作战支援;在作战中不会像有人驾驶战斗机那样受飞行员的情绪影响———越是复杂危险的飞行环境,无人战斗机的安全性能就越突出;不需要培训飞行员的巨额资金投入,使用成本大幅下降。

    用于实战尚需时日

    军事学者指出,法国如此高调地宣传“神经元”的首飞,主要出于两个目的:一是美、俄、中3国均已研制出第五代有人驾驶隐身战斗机,特别是美国的F—22已经装备部队多年,F—35也开始小批量装备。而法国在第五代有人驾驶战斗机方面还没有起步,已经明显输掉了这场竞赛,因此法国只好将希望寄托在隐身无人战斗机上,向外界展示其依旧拥有先进的航空技术。

    二是美、俄、英、德推出的隐身无人战斗机给法国带来了巨大压力,如果法国拿不出相应的产品,那么在未来的航空装备竞赛中将会被彻底边缘化。法国深知单凭自己难以在隐身无人机的竞赛中脱颖而出,于是拉上其他欧洲5国共同研发“神经元”,想通过合众之力来与对手竞争,避免从昔日的一流航空强国沦为二流。

    “神经元”的亮相,再次引发了欧美媒体对未来无人战斗机发展的关注。客观地说,尽管无人战斗机发展得很火,但还不能因此断定现役有人驾驶战斗机将走向终结,因为受目前技术发展的限制,包括“神经元”、X—47B、“电鳐”、“雷电之神”、“梭鱼”等在内的隐身无人战斗机,主要还是着眼于压制敌方防空火力和对地打击,能够像战斗机和攻击机一样执行制空、纵深遮断等更加复杂任务的无人战斗机还远未成形。而当前水平下的隐身无人战斗机要想真正走上战场,也还需要更多的技术突破。简单而言,对于异地控制的无人战斗机而言,如何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确保操作员对无人机的指挥、控制和通信通畅,就是一大挑战。在失去地面控制后,无人机能否在机载自动控制系统的指挥下,独立完成作战任务并自动返场,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凡此种种,令无人战斗机真正走上战场还需要时间。但不可否认的是,无人战斗机飞向未来空中战场将是不争的事实。不敢说无人战斗机将完全替代有人战斗机,但它会是未来空战的“主角”。

“神经元”无人战斗机,未来空战的主角
五角大楼要打造自己的“中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