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的篮球场边有一幢古旧的3层小楼,姜振宇的办公地点就在这里。不大的屋里,桌椅、书柜加沙发——标准的办公室配置,却被屋角一个一人多高、造型怪异的大木桩打破了格局,这是练习咏春拳专用的木人桩。姜振宇笑呵呵地向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介绍:“我从小就喜欢武术,坐久了身体会不舒服,就弄了这么个东西,每天练一练。”他一身黑色运动服,往木人桩旁一站,真有几分练武人的架式。
“姜振宇”这个名字为公众所熟知,源于综艺节目《非常了得》。该节目邀请参与者自述经历,嘉宾则通过其语言神态判断真假。没播几期,现场的一位男观察员就超越主持人孟非和郭德纲,成了节目的焦点。他戴着黑框眼镜,每次都换不同的衬衫,认真地通过身边小屏幕观察并解读参与者面部细微的表情变化,儒雅中带点羞涩。他就是姜振宇。
不过,在这个节目上“火”起来之前,他已经做了近4年相关的研究工作,并先后出版了《微反应——小动作背后隐藏着什么》和《微表情——如何识别他人脸面真假》两本书。最近的一本漫画版《姜振宇教你察言观色》更是受到年轻读者追捧。
电视明星、畅销书作者之外,他还有一个头衔:中国政法大学微反应研究小组组长。
不能让这门科学被扭曲
2009年,美剧《别对我撒谎》(英文名《lie to me》)风靡全球。影片以美国“微反应”研究泰斗保尔?艾克曼为原型,将他对人类面部表情变化规律的研究成果与案情侦查相结合,悬疑的剧情加上主人公神乎其神的“观脸判案”本领,一下子让“微反应”成了网络热词。“粉丝”们总结出神奇的“面部表情识别法”:说话时眼睛向左转表示回忆,向右转表示编造;单肩抖动表示不自信等等。更有网友不懂装懂,对一些争议事件当事人的神态语气以及肢体语言进行分析,做出各种似是而非的猜测。猜测催生流言,使得真相更加扑朔迷离。
姜振宇终于坐不住了。 “《别对我撒谎》刚播出的时候,我们小组非常兴奋,因为终于可以用学术论文以外的形式和国外的前辈产生直接碰撞了,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门科学。但是越到后来越不对,网络上开始流传误导人们的‘歪理邪说’,更有人对一些大家关注的社会事件妄加分析,这是对这门科学的亵渎。我们觉得,不能让这门学科还未在中国生长,就被扭曲了。”
为此,姜振宇开始带领小组公开参与一些社会公共事件的分析研究。在“我爸是李刚”事件、郭美美事件以及后来的“方韩之争”事件的网络舆论中,都能看到来自姜振宇的微表情分析报告。他对当事人面部细微表情变化进行截图,每幅图都附上详尽、有科学依据的解释说明。 “郭美美事件中我们分析了传闻中与郭美美有桃色关系的天略董事长邱振良,结论是:第一,接受采访时邱没有表现出对郭美美这个人的异常反应,比较中立。当然,他说‘我从来没有听说这个名字’肯定是撒谎。第二,他肯定跟红十字会联合做过生意,还赚过钱。”
在姜振宇版的分析报告中,常会出现诸如“基线比对”、“逃离反应”等微反应研究的专有名词,并会穿插对一些人脸识别基础知识的解释。几十页的微反应分析报告发到网上,当然并非所有观者都买账,但更多的人开始领会这门科学的严谨性和复杂性。“遗憾的是,这样的分析不可能得到证明。但是,我只想以一个专业研究人员的方式,用专业的手段,本着对这门科学严谨的态度,尽我所能还原事件真相。”
姜振宇说,当初参加《非常了得》,也是为了“澄清对微反应的误解”,现在人们纷纷追捧“微反应”时,他又说:“远远没有那么神奇和强大,在节目中准确率大概70%到80%吧。”学生慕名而来上了他开的选修课,却大呼深奥而退课,他也淡定地表示“并不意外”。
40小时找出罪犯软肋
“微反应”来自于英文micro-expression,属于心理学范畴,指的是人在遇到有效刺激一刹那的瞬间反应。它从人类本能出发,不受思想的控制,无法掩饰,也不能伪装。“微反应”理论,到底能对现实起到多大作用?2011年3月,姜振宇收到了一卷来自北京市昌平区反贪局的审讯录像带。
十几个小时的预审录像,姜振宇在研究分析了40多个小时后,才开始撰写分析报告:“这个人一开始有气无力,歪着身体,眼神不与检察官对视,表现出厌恶情绪。检察官说了30多分钟,他只‘嗯’了一声,说明他对讯问持厌恶心态,使用消极姿态和方法进行对抗。听到李化(化名)这个名字时,他的身体姿态出现轻微调整,眼睛看向检察官,前后不到1秒就又恢复原样——当时的情境下,调整身体姿态和目光关注产生变化,表明那个名字刺激了他,这意味着,那个名字对他而言有特别意义。”姜振宇分析。“审讯过程中提到储蓄卡时,嫌疑人出现语滞、视觉逃离等现象,并且在做相关说明时已经不能保持逻辑自洽的基本水准,这说明储蓄卡是他的软肋。”
这份报告提交上去,立刻获得了检察院领导的赞许。原来,姜振宇看的这段视频,是一件已经审结的案子的讯问记录。嫌疑人韩某伙同李化贪污工厂40多万元公款,二人转账正是通过储蓄卡。案情和姜振宇的分析近乎一致。
从那时起,昌平检察院反贪局和姜振宇的团队达成合作协议,姜振宇通过“微反应”分析疑难案件。他告诉记者:“一个微反应全套分析的测试时间是1.∶6,也就是说测试1个小时的视频,要花6个小时做回放分析和撰写报告。”
很快,北京、山东等地的刑侦部门找到姜振宇寻求合作。“青岛最棒,居然造了一间和《别对我撒谎》里面一样的玻璃房。”说到这里,姜振宇两眼发亮,唇角抑制不住地向上扬——用“微反应”原理不难解读,此时的他非常兴奋。
社会上的认同反而会形成很多干扰
今年33岁的姜振宇学计算机出身,和“微反应”研究,本来八竿子打不着。
2000年,姜振宇从人民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进入中国政法大学工作。2007年,他偶然读到《艺术表情指南》,书中详述了如何在雕塑、美工、绘画等艺术创作中传神地表现人物情感。“看了那本书我才明白,原来人类表情是有规律的,达尔文早就提出过猜想:人类的神态表情是经年遗传形成的,任何人都没办法肆意改变。”姜振宇开始对这门科学着了迷。之后两年,他熟读了国外在这方面的著作,并和一帮志趣相投的同事互通有无。2009年3月中国政法大学微反应研究小组成立,当时刚好30的姜振宇,当上了组长。
姜振宇告诉记者,欧美对“微反应”的研究更早、更细致,也更实践化,在司法实践以外的领域中也有广泛应用,而中国这一领域几乎是片空白。鲜有前辈可以请教,也少有学者能在这个平台上与姜振宇“论道”,这让他一度有些迷茫。对目前所谓的“成名”, 他并不兴奋。“有可能我沾了另外两个大主持人的光,有可能我的表达迎合了某些人的喜好,这些当然也很受用,但不是我追求的东西。社会上的认同反而会形成很多干扰。我还是希望经过十年八年的积累磨练,能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
与姜振宇面对面时,不得不承认心里小有压力:谁知道他这会儿是不是早把你分析了个透。姜振宇笑道:“不会的,我在生活中就是个普通人,没事不会老去分析别人。不过嘛……”他顿了顿,狡黠一笑:“要是我在谈话中感受到压迫和不适,比如你一直追问我老婆孩子的事,那我脑子里的那个分析模式可能就要被触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