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委员会主任姚政质疑《天下收藏》

“收藏界的黑哨比足球界还黑”

本刊记者 | 姜璐璐 《 环球人物 》(

    一把“护宝锤”,是北京卫视《天下收藏》开播5年多来最大的看点。每周,主持人王刚一面“宣判”,一面手起锤落的画面,吊足了观众的胃口。然而就在近期,这把“护宝锤”却给《天下收藏》招来了巨大的争议:有专家言之凿凿,《天下收藏》砸碎的“赝品”中有70%是真品。此言一出,舆论哗然,不少网友指责该节目是个“毫无责任感的破坏型节目”,还有人说:“专家玩猫腻儿,最后吃亏的还是老百姓。”更有藏品被砸的藏家连连喊冤,甚至要拿碎片去国外鉴定。就连业内专家也感慨:“先别忙着否定,忙着砸掉它们,安下心来好好研究。”

    中国文物收藏市场,庞大而孱弱,些许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全身的病痛。为平息争端,北京市文物局迅速组织专家,鉴定证明节目中被砸物品确系赝品。但质疑者对这一声明并不买账,更指《天下收藏》系“故意砸毁文物,打压民间收藏”。而《天下收藏》栏目则表示,对方的指责纯属无稽之谈,“不值一哂”。这一场争论的余波,仍未平息。

    “不可告人的目的”

    今年5月,《天下收藏》栏目组从被砸掉的300多件“赝品”瓷器中选择了30余件,与首都博物馆联合举办了“假如这样——真假藏品对比展”,将节目中发现的赝品与博物馆馆藏珍品进行对照展览。“为的是让老百姓有机会近距离来鉴别真与假,擦亮眼睛少上当。”《天下收藏》栏目制片人韩勇这样解释举办这次展览的初衷。

    然而始料未及的是,这场展览却将他们卷入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质疑中。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委员会主任姚政率先发难,宣称展览中的“赝品”不少是真品,且“不乏珍品”。他还表示,他先后组织了五六批、共30多名专家到首都博物馆专门看展,其中包括中国收藏家协会专业委员会人员、瓷器收藏家及仪器检测的负责人等,其中很多人看完展览后惋惜真品被损毁,“出门痛哭”。

    质疑的同时,姚政要求首博即刻撤展,以免继续误导观众;同时,要求封存被砸的瓷器和碎片,采用无损鉴定仪器,通过对瓷器的胎、釉的测定来确定其真伪。“如果发现他们砸了真品,那就是违反《文物法》,要让他们承担法律责任。”

    北京市文物部门也立即采取行动进行调查。21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北京发布”称,经北京文物局组织4名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到首博鉴定,《天下收藏》所砸的藏品都是赝品。这份声明让外界的议论有所平息,但很快,姚政又提出了新的质疑。他认为,参与此次鉴定的4名专家中,张如兰、王春诚都曾担任过《天下收藏》的节目嘉宾,“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不能服众。”

    8月28日,在与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的交谈中,他更是言辞激烈地语出惊人,称《天下收藏》是“假节目、假专家”,直斥“收藏界的黑哨比足球界还黑”。

    姚政还特意对本刊记者回应了外界对于他身为玉器鉴赏家,是否有能力鉴别瓷器的疑问,他表示,自己收藏的瓷器比玉器更多,绝对具有发言权。姚政称,《天下收藏》首先就不是一个真正的收藏节目,是一种“低俗趣味”。“从《天下收藏》开播,我就极其反对在节目中砸碎赝品的做法,‘砸宝’不仅是迎合观众的手段,更是故意误导民众,有组织地破坏文物,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何为“不可告人的目的”?在姚政看来,就是通过毁坏民间珍品,制造“民间无收藏”的假象,最后获利的是借此垄断高级文物市场的拍卖公司。他进一步指称,在节目中经常露面的香港永宝斋斋主翟健民、华辰拍卖董事长甘学军等就是“最终获益人”。

    此外,姚政还十分肯定地表示,现在民间收藏真品占“绝大多数”。他否认民间存在很多“造假基地”的说法,认为其中大多是从事工艺品生产的基地。此前,收藏家和鉴定专家王立军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目前起码有几十亿件大大小小假文物在民间流转。对这个数字,姚政斥之为“臆想”。他认为,包括《天下收藏》在内的所有鉴宝类节目都在“联手打压”民间收藏,“每个节目的寻宝团都是个利益团体,鉴定就是走个过场,非常草率,只为赚钱。”

    “砸”是为了警醒

    质疑方的突然发难令韩勇有些措手不及,他不得不一面工作,一面应对各家媒体频频打来的电话。记者与他取得联系时,他不断感叹:“实在不想再争论什么,这件事情已经太清楚了。”

    “如果我们错砸了真品,为什么还主动摆出来让大家看?”韩勇反问道。《天下收藏》开播于2007年年初,是国内众多收藏鉴定类栏目中知名度和收视率较高的一个。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有10多家电视媒体开播了将近20档同类节目,《天下收藏》外,还有央视的《鉴宝》、《一槌定音》,深圳卫视的《盛世收藏》,广西卫视的《收藏马未都》,河南卫视的《华豫之门》等等。

    韩勇向记者介绍了节目制作、藏品鉴定的整个流程:节目的藏品首先要经过初选,根据节目选定的主题,组织专家,对收藏者发来的照片进行初步筛选,最后锁定其中几件藏品。节目录制前,还会有5到8名专家组成鉴定团对藏品进行鉴定。专家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来自专业机构的专家,如博物馆和文物局的鉴定专家;二是拍卖公司的高级从业人员;三是高端艺术品行业中的经纪人。在节目录制中,专家鉴定是走一个程序,并且经过了剪辑,所以显得时间很短。但实际上,很多程序是在台下做的。据韩勇介绍,在鉴定中实行的是“一票否决”,只要有一位专家与其他专家观点有异,藏品就不会被砸。每次“砸宝”之前,鉴定嘉宾和主持人还会反复提示藏宝者可以临时选择退出。

    韩勇坦言,现在民间收藏中赝品极多。在《天下收藏》历年的各地海选中,保守估计,赝品率就高达98%,他遇到过的因被蒙骗购买赝品而导致悲剧的案例“能写出两本书来”。一位老人用房屋拆迁款买了赝品唐三彩,结果老伴与他离婚,子女弃他而去;一位从小患慢性病、无工作能力的男子,用半辈子辛辛苦苦积攒的8000块钱买了一件人工石粉合成的所谓“古代玉器”……“有一定责任感、有良心的人都会痛恨赝品。如果纵容赝品横行,这样的受害者只会越来越多。”他说。

    备受争议的“砸宝”环节会不会取消?韩勇表示,“砸宝”不是为砸而砸,主要是起到警醒作用,警示收藏爱好者切莫抱着一夜暴富、赌博的心态盲目购买藏品。而作为电视节目,《天下收藏》每年都会进行一些改版调整,他们也在研发创新节目模式。“如果有更好的模式,我们会尝试,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更加有冲击力的模式。”

    《天下收藏》的首席鉴赏嘉宾翟健民也认为,“砸”只是“一个象征性的做法”。他向记者回忆道,当初创办这个节目,就是想让新藏家多学一些收藏知识,少走弯路,而“砸宝”的方式,在播出中更有爆炸性,也是在收藏爱好者心中树立“赝品=粉身碎骨”的警示。

    对于姚政关于他本人通过“砸宝”打压民间收藏、为自己牟利的指责,翟健民表示“哭笑不得”,并直截了当地说:“我不需要利用这个平台。”他表示,他希望的是能够在内地做一些事情,宣传正确的收藏理念。他认为,收藏者首先要真正喜欢藏品,提高自己的修养,尊重古代艺术品。“收藏,就是你要在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获得喜悦,在藏的过程中保护好、珍惜好藏品。这些是用钱没有办法衡量的。”

    谁来鉴定“鉴定专家”

    《天下收藏》遭质疑事件一波三折,被媒体冠以“罗生门”的称号。此前,收藏界还曾爆出“汉代玉凳” 、“金缕玉衣” 、“永乐青花暖水瓶”等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这背后,是一个让人“看不懂”的收藏市场和文物鉴定行业。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公司董事长董国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老百姓之所以‘看不懂’,觉得很乱,是因为这行里假专家比假古董还要多。”

    董国强认为,近年来收藏界新闻不断,主要还是因为“这个市场火爆了,人人都在急于挣钱”,而“捡漏”、“一夜暴富”的故事更刺激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参与欲。但在实际情况中,真正靠“捡漏”而成功的案例,在他20年的从业经历中,一共也没有听到过几次。“想靠收藏一夜暴富的人,我就劝他们去买彩票,那个几率还要高一些。”

    “捡漏”心理的泛滥,催生了鉴宝行业的混乱,而这又成了滋生各种纷争的温床。一位圈内资深人士曾向记者感叹,收藏鉴定是一个非常尖端的领域,专家实际上是非常少的。“业界普遍能够认可的是在博物馆、文博机构工作的高级研究人员,以及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的成员,但在这个群体中,近年来爆出不少虚假鉴定的事件,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他说:“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所谓的艺术品市场,文博系统内的行规一直是‘不收藏、不鉴定’。但随着收藏市场开放并日益火爆,藏品价位水涨船高,专家的鉴定行为直接与收藏者的经济利益联系起来。出于人情、利益等各种因素,一些专家‘晚节不保’,这使人们对学院派专家的不信任感也与日俱增。”

    因此有人调侃说,收藏鉴定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说难,是因为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有比较多的经手真迹的机会、大量的实践;说容易,是因为如今想当“鉴定专家”也很简单,“你只要会说‘真’、‘假’这两个字就行”。

    虽然民间的文物鉴定尚未形成成熟的行业自治,但对于由政府出面建立规范制度,很多业内人士并不看好。董国强就认为,这是一种“计划经济思维”。“不是什么事乱了就都要政府出面。历朝历代的收藏圈都是靠信誉在维持,真正的行家、买家的眼睛是雪亮的。”他说,“对鉴定家来说,虚假鉴定毁坏的是他在这一行里的信誉,这个惩罚比法律的惩罚要更大。”

    韩勇也认为,健全收藏市场的鉴定制度,在理论上非常必要,但在实际操作上“比较困难”,因为收藏不同于一般的行当,主要是靠经验积累,科技的作用仍然有限,很难用一套标准化的手段去考核。据韩勇介绍,目前国际上唯一认可的文物技术鉴定就是碳—14测量,但这项技术属于有损鉴定,会对文物本身产生损害,目前,通常只有唐宋以前的瓷器才会进行这种鉴定;而现有的无损鉴定方法都不足以成为判断藏品真伪的最终依据。

    普通的投资者如何勘破收藏界的混乱表象?董国强建议,作为收藏者,首先要做大量功课,了解收藏的复杂性,具备初步的判断力和眼光。想进入艺术品市场的普通百姓尤其要谨慎,不能被一夜暴富的故事冲昏头脑,摆正心态才能不被假专家、假文物忽悠。

“收藏界的黑哨比足球界还黑”
战地女记者,生命最后一刻还在拍摄
英国心理学家,给人心“变魔术”
日本公务员的“金饭碗”掉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