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真正能害死乳制品企业的,绝对不是质量监督部门的抽检,而是企业对产品质量问题的纵容、对消费者权益的漠视。

没有放心奶,何谈“抽死人”

崔李李 《 环球人物 》(

    近日,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在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十八次年会上大倒乳企受抽检的苦水,仿佛乳制品抽检制度已然成了乳品企业不能承受之重。据《南方都市报》报道,郭本恒说,去年一年光明乳业被抽查4553次,今年半年就被抽查了2600多次,“这么抽(查)会抽死人啊!”

    说实话,此类言论若从其他行业发出,公众难免会生出恻隐之心。毕竟在中国很多行业里,的确存在政府对企业监管过多、检查过杂等现象,成了企业正常经营的枷锁。然而,乳制品行业的抱怨却没有获得大家的同情。

    原因在于,乳制品业是食品安全的重灾区。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是迄今为止中国乳品业的最大丑闻,对很多消费者,尤其是儿童造成了重大伤害,直接导致了三鹿的倒掉,蒙牛、光明等大型乳企的形象和股价受到沉重打击,许多中国消费者从此不再信任任何国产乳制品品牌,转而选择进口品牌,政府也最大限度地加强了对乳制品的质量检查和监控。

    因此,有关部门和民众并不认可郭本恒的抱怨。上海市质监局副局长沈伟民通过新闻发布会回应称,由于公众对乳品质量安全依然担忧,所以监管部门从严检查并不为过。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文件加强乳制品的质量检查。笔者查阅了2010年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4000多字的通知中,“抽检”一词提到了12次,更不用说频繁出现的检查、监督等字样了。

    有乳制品业人士认为,对其产品质量的担忧,就像是怀疑一个曾经偷过东西的人出狱后还会继续做小偷一样,多少带有一点偏见。这种看法当然有道理,但现实情况是,国内乳企这两年虽然努力让公众摆脱偏见,却一再事与愿违。

    就在郭本恒发出抱怨的几天前,蒙牛乳业一名地方销售商擅自将3000箱蒙牛纯牛奶的生产日期篡改至出厂日期的6个月之后,进而继续销售,引起了公众的愤怒。其实,国内消费者对这种级别的丑闻早已司空见惯,在如此严厉的监管下,乳制品的质量问题也从来没有间断过。据相关媒体统计,过去4年中,蒙牛被曝出过至少9次涉及质量问题的负面消息。

    发出抱怨的光明乳业同样问题不断。今年7月,光明在短短一个月内被曝光3起质量丑闻,其中包括烧碱渗入牛奶这样令人揪心的问题。随后,光明乳业不得不以上市公司公告的形式向投资者和消费者承诺,将加强质量监控。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乳企老总却发出抽检制度“会抽死人”的言论,难怪会招来质疑:都快被“抽死”了,还有这么多质量问题,要是少抽、不抽了,你的牛奶还有人敢喝吗?

    另一个问题是,抽检怎么就能“抽死”一个企业呢?对此郭本恒并没有做出具体说明,我们也无从得知在一次抽检过程中,企业到底要付出多大成本。不过从众多乳企的最新业绩来看,似乎包括光明在内的乳企并不存在被“抽死”的危险。光明乳业2012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显示,该公司上半年的利润增长了近32%;伊利乳业上半年的销售收入也增长了12%。

    相反,倒是层出不穷的负面新闻,让不少乳企的业绩受到巨大冲击。蒙牛去年底一批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使销售收入下滑30%,上半年利润也大降近20%。可见,真正能害死乳制品企业的,绝对不是质量监督部门的抽检,而是企业对产品质量问题的纵容、对消费者权益的漠视。

    做企业不容易,乳品企业自然也不例外。外部的激烈竞争、高额的原料成本,都会造成很大压力。但无论如何,这些都不是一个企业拒绝合理监管的理由。尤其是在目前整个行业产品质量堪忧的情况下,作为企业,不但不应该将监管当成一种负担,相反应该将其视为一种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企业健康长远发展的外在保障。而质检部门也有义务用更负责的态度对待乳制品的检查,一年抽查4000多次,可每次质量问题几乎都是先由媒体曝光而非抽查得来,这本身也说明问题。

    作为消费者,我们多么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中国能有这样一家乳企——它不需要频繁抽查,也能让我们喝到放心奶。

没有放心奶,何谈“抽死人”
手机江湖,三国争霸
2000点大关,考验信心
俄罗斯“入世”第一功臣
全球最富模特挣“忙碌母亲”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