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24年,32万公里,一摞表扬信

独臂邮递员的幸福生活

本刊记者 | 李鹭芸 《 环球人物 》(

    有人用名牌标榜幸福,有人开豪车寻找幸福,有人住豪宅依然留不住幸福……然而从见到郑小平的第一眼开始,他的幸福便深深感染了记者。

    5月31日早上7点30分,环球人物杂志记者来到浙江省临海市桃渚镇,一个远离城市喧嚣与浮躁的古镇。右手先天残疾的郑小平是镇邮政局的一名普通邮递员,然而他却做着健全人很难做到的事。24年来,郑小平的工作就是送信,风雨无阻,经他手的信件,无一漏发。24年里,郑小平没积下什么家当,却积下了厚厚的一摞表扬信,郑小平说,他最大的幸福就在这一摞表扬信里。

    在郑小平办公室的墙上,有一幅桃渚镇的地图,几名邮递员每人负责投递的区域,用不同的颜色标注着,一目了然。郑小平的那块,不比别人的小。从青春年少到腰背微驼,他的漫漫投递行程已超过32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8圈。

    唯一一次“请假”

    早上8点,天空飘着细雨,郑小平的一天开始了。他的自行车后座两边各挂着一个大邮袋,被报纸挤得鼓鼓囊囊,每个都有十几斤重;他身上还背着一个邮包,里面是重要的商函信件。记者也骑上自行车,跟在他身后。

    从冬瓜山村出发,经过石柱下村、城里村、城外村,最后到车头村,送完信再返回邮局,一圈下来46公里。沿途见到的每个村民,都会热情地和郑小平打招呼;郑小平也能叫出每个人的名字,知道他们住在哪里。郑小平说,这是邮递员的基本功。

    城里村的吴华祝老人78岁了,退休17年来订的报纸一直是由郑小平送的。郑小平那一摞表扬信里,就有一封是老人写的:“17年来,不论风霜雨雪,小平都会把报纸准时送到。唯一一次例外,是前年他妻子出了车祸,他还特地打电话向我‘请假’。第二天,报纸又准时送来了。这样的邮递员,我没见过第二个。”

    老人还向记者说起一件村里人都知道的事。2008年8月,郑小平邮包里的一张高考录取通知书怎么也送不出去了,那个地址早就人去屋空,也没有联系电话,只知道收件人是杜桥中学毕业生黄官强。正值烈日当空,郑小平就在村里一户一户地敲门,走了一圈才有人告诉他,黄官强已经迁移到别的村子了,他又去那个村子一户一户询问,几乎“挖”遍整个村子,终于找到了这名考生。

    而在村民许海友的眼里,郑小平是个“给自己找麻烦”的人。“按理说,包裹得我们自己拿着单子去邮局取,郑小平怕我们麻烦,都是直接领了包裹送到家里,省得我们大老远跑一趟。这年头,人们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像他这样主动给自己揽活的人太少了。”

    入行至今送出去了多少信件、报刊、包裹,郑小平早已不记得了,他只知道:东西只要进了自己的邮包,就一定要送到收信人手里。

    倔强的路边小草

    郑小平的同事说,“服务村民,做好一两年容易,24年,需要很强的韧劲。”郑小平说这和自己的性格有关,“我从小就倔犟得像路边的小草”。

    1966年,对于郑小平父母来说,喜中带忧——盼了很久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了,却是先天右手残疾。在感受父母关爱的同时,郑小平也承受着同龄孩子嘲笑的眼神,但回到家他从不哭诉委屈,只是缠着得空的父亲教他识字。从坐在桌旁寻找肩膀的平衡感,到用左手写出规规矩矩的1、2、3……这个倔犟的小孩不肯向不幸低头,他暗下决心,“别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要做到。”郑小平小时候每件衣服的左袖口,都打上了厚厚的补丁。

    回忆起那段童年,郑小平没有觉得不堪回首,“我相信自己没有右手,父母比我更难受,所以我更感谢父母给了我健全的左手。”

    长大了做什么,是郑小平一直在想的问题。9岁时,他第一次看到邮递员送报到家里,眼睛一亮,“没右手,但我脚力好,送报纸应该没问题。”从那以后,他开始“暗恋”邮递员这份工作。

    1988年,邮政局招聘,郑小平顺利通过文化考试,成了一名乡村邮递员。那年,他22岁。“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是人生最大的幸福。”郑小平特别珍惜自己这份活儿。

    一开始,郑小平主要负责桃渚山区的投递工作。山上有5个行政村、10个自然村,人口分散,而且路途崎岖陡峭、杂草丛生,一趟来回要10多个小时。领导考虑到他的情况想重新安排岗位,可郑小平谢绝了。

    1998年,山上的村民陆续搬到了山下,郑小平也随之调整了投递方式,逐渐从走路改为骑自行车。为了练好单手把握平衡,郑小平凭着坚韧的意志,每天骑完40多公里的路下班回家,还要将自行车载上四五十斤的重物在小路上来回练平衡,不知摔了多少回,才练就了如今的车技。“只要能做好自己想做的事,什么都不觉得苦。”郑小平的笑容很温和。

    还有1万多元的欠债

    从上午8点到中午12点,记者一路感受着郑小平带给村民的温暖。到这家换个电灯泡,到那家修个电冰箱,郑小平的一只左手,不仅送信、送报,还承担着许多空巢老人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太繁重的修理工作。“天天在村里转,谁生活困难,我比谁都清楚。”郑小平声音很低,“想想自己现在有稳定的工作、有完整的家,看到生活不如意的,我能帮多少就帮多少。”

    1997年的一天,郑小平在送信途中遇到了山上村的村民郑学通。那是一个50多岁的残疾人,独自一人生活。郑小平见到郑学通时,他低着头,长及肩膀的头发遮得看不见脸,双手撑着两条凳子走路,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

    当天一下班,郑小平就买了个理发器,第二天就为郑学通理了发。每天送信路过他家,郑小平总要和他聊聊天,帮他干些家务活,还时常给他带些日用品。就这样,郑小平照顾了郑学通整整12年,一直到郑学通去世。“我一点也不觉得照顾他是种负担,都是些几块钱的东西。每当想起郑学通红着眼对我说谢谢时,我的心里总是暖暖的。”郑小平说。“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样的话,郑小平不会说,但他确确实实在这么做。

    桃渚镇几个村子里的孤寡老人、贫困学生、残疾人,都是郑小平的帮扶对象,对每个帮扶对象,他都做到有始有终。花了多少钱,郑小平从不计较。

    可实际上,几块钱对他来说并不是小钱。结婚前,他住的房子甚至安不起门窗,空着两个洞,“这样前后通透”,郑小平笑着说。14年前,为了娶妻,他借下了3.6万元的债务,至今还有1万多元没有还清。每天中午,他都是掐着算着买午饭,“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 在今年转为正式工之前,郑小平每月的工资不到2000元,既要还债又要养家,但他很乐观:“只要踏踏实实干,很快就能还清了。”

    “我觉得自己过得很幸福,现在的房子虽然也挺简陋,但有门有窗,生活虽清苦,但家庭美满。”郑小平一再对记者说,“我很满足,没别的要求。我会一直做下去,沿着这条邮路一直走下去……”话语中,流露出的是淳朴的价值观。

    初夏的雨来去无常,记者跟着郑小平一路,阵雨也跟了我们一路。下雨时,郑小平会习惯性地护住邮包,“人淋湿没事,我天天骑车锻炼,身体好;报纸和信最怕水,绝不能让邮包湿了。”

    在村与村之际的路上,郑小平车速很快,微风撩起他空荡荡的右边衣袖,吹拂过他黝黑的脸,“我喜欢骑车时风吹在脸上的感觉,就像自己在飞”。

吴山,涂碑之前想了三个月
独臂邮递员的幸福生活
清华女博士后,和农民一起种菜
加拿大变态杀手,是个自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