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马中骏:“国产电视剧急功近利”

这位资深电视出品人为市场泡沫、资金无序而忧虑

本刊记者 | 田亮 《 环球人物 》(

    马中骏办公室外的楼梯拐角处,立着一尊别具风格的猪八戒塑像——扛着标志性的大钉耙,戴着一副墨镜,身穿一身五颜六色的潮流服饰。“这是我们去年为新版《西游记》宣传活动做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在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看来,这尊颠覆传统的塑像,颇符合马中骏的艺术追求。

    作为国家一级编剧,马中骏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创作了具有先锋意识的剧本;根据他的剧本改编的电影《海滩》是中国最早进行性探索的影片。如今,作为电视剧行业内的“金牌出品人”,从制作金庸系列到新版《西游记》,再到号称“中国版《越狱》”的《青盲》,马中骏依然在探索中,哪怕招致骂名。

    把名著一翻再翻

    据统计,2011年国产电视剧总数达到469部、14942集,中国堪称世界电视剧生产第一大国。但题材同质化现象严重,一部戏走红,一夜间就会冒出很多模仿作品,直到把这个题材拍滥、拍死为止。如2011年的电视荧屏上,《宫锁心玉》、《步步惊心》、《甄嬛传》等作品都以清代后宫为题材,男主角甚至都是雍正皇帝。有网友调侃说:“2011年,雍正皇帝很忙。”

    环球人物杂志:不少人批评国产电视剧“穿越”无度,缺乏创新。在你看来,电视剧市场当下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

    马中骏:这个市场确实有泡沫,投资人都觉得影视剧能发财,无序的资金进来,造成很多非理性的扩张,产生了大量急功近利的、粗糙的产品。

    环球人物杂志:去年你与张纪中导演合作翻拍的《西游记》在各大电视台播出,但受到一些指责,比如特效做得不尽如人意,造型夸张。你自己怎么看这部作品?

    马中骏:在筹备的时候,我们就决定要在特技、造型方面跟过去不一样。从演员的角度来说,再也找不着像六小龄童那样优秀的演员了,但现在的演员也是我们在全国搜集到的人才,还是获得一些认可的。BBC、德国、意大利和东欧的电视台都想买我们的片子。

    环球人物杂志:翻拍经典名著的风险很大,为什么如今还在一翻再翻?

    马中骏:这是很常规的一种取材方式,好莱坞也这样。他们不仅翻拍经典,也翻拍其他国家的作品,比如把香港的《无间道》买来,翻拍美国版的。翻拍剧是要传递翻拍者对经典的重新解读和认知,这样才能使经典通过戏剧、电影、电视等形式永远活下去。

    环球人物杂志:你还出品过不少翻拍的金庸经典作品,比如《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这里面有没有一种武侠情结?

    马中骏:不能算是武侠情结吧。在我眼里,武侠、神话等形式的剧作都是“男人的童话”,也可以说是一种英雄情结。

    环球人物杂志:你认为近几年,有哪几部电视剧算是比较成功的?

    马中骏:《潜伏》很棒啊。一般谍战剧的人物,都是潜伏在一个非常残酷的环境里,但《潜伏》中添加了一个优秀的元素——一位非常粗犷的女游击队长,完全不具备潜伏条件却要跟余则成扮成一对情侣,使整个潜伏活动充满了偶然性,所以电视剧的新鲜感和矛盾冲突就很明显了。《武林外传》是对武侠剧进行善意的消遣,在模仿《新龙门客栈》的同时,把它平民化、“菜市场化”,宁财神的创意很好。

    国产电视剧与美剧的差距

    近年来,与国内题材雷同、创作跟风相对比的,是国外影视剧越来越强的冲击。在马中骏看来,国产电视剧与美剧、日剧等的差距在缩小。“在电影、动画领域,我们与国际水准可能要相差40到50年,特别是3D技术产生以来的技术差距是非常大的。但在电视剧领域,技术上几乎没有差距;内容上,中国电视剧也在进步。”

    环球人物杂志:之前,我们采访过不少影视界人士,大家都感慨说,现在最缺的就是好故事,你有没有同感?

    马中骏:所谓的好故事就是好创意,创意是天才的东西,永远都是稀缺的,全世界都是,中国尤其是。而这方面人才的培养是需要经过市场熏陶的,是需要时间成本的。

    环球人物杂志:前不久,你出品的《青盲》在电视上热播,有人认为它和美国红极一时的电视剧《越狱》很像,称之为“中国版《越狱》”,你认同这种说法吗?与《越狱》相比,《青盲》有什么不同?

    马中骏:《青盲》是根据张海帆的小说改编的。我当时就问他有没有看过《越狱》,他说没看过,他写的时候《越狱》还没出来。我觉得两者思路相近,但各有各的精彩:我们的节奏没有那么紧凑、激烈、有悬念;但《青盲》中主人公的情怀和对理想的执着比《越狱》要好。

    环球人物杂志:国产电视剧与美剧的差距,具体体现在哪里?

    马中骏:美剧的信息量、情节的细微度、环境的真实性都比我们做得好。越是这样的作品,年轻白领越爱看,因此,白领人群、高校学生是美剧的收视主体,而这些人正是广告商最在意的,本身也是国产电视剧最希望争取的观众。另外,播出方式上,我们也应该向美剧学习,应该有周播剧,既能延长播出时间,也会产生话题和关注,继而产生“粉丝”,最终使作品的生命线拉长。

    从编剧到出品人的矛盾

    马中骏出生于1957年,家住上海杨浦,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小学三年级时,在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工作的表哥给马家带来两箱书,都是一些世界名著。“他当时就叮嘱我别动那些书,但越不让动,我的好奇心越强”,马中骏笑着说,那是他最早的文学启蒙。

    环球人物杂志:你小时候很喜欢文学,是怎么走入影视剧这行的?

    马中骏:我中学毕业后在上海市政修路。1978年的一天,在街上碰见了儿时的玩伴孙吴。他邀请我去看他担任美工的话剧《沉默》。后来,这部剧改名为《于无声处》,轰动全国,孙吴也红了。我就想:“这样就能出名啊?我也能写剧本,也能出名啊!”于是我就去找孙吴,让他找一些剧本给我看,之后又进了上海戏剧学院和上海总工会联合举办的一个编剧研修班。

    环球人物杂志:早年你写话剧挺成功的,作品《街上流行红裙子》、《海滩》等,都被选入《牛津戏剧选》和《纽约当代戏剧选》。为何后来转行做出品人?

    马中骏:我那时走的是纯艺术道路,但是我一直觉得编剧的话语权不够,导演和出品人对作品的决定权更大,就开始改变角色了。不过也挺矛盾的,当初是为了把自己的灵感更好地体现到作品当中,现在却更多地要跟着观众的脚步走。

    环球人物杂志:在你看来,一部经典作品在表达自己与取悦观众二者间应该如何平衡?

    马中骏:对我们搞文学出身的人来讲,如果一部剧只是为市场生产的产品,肯定不会满足,还是希望它是一部作品,内含一些自己的情怀。

    环球人物杂志:你提倡创作“流行的经典”, 在现实情况下,你对国产电视剧中产生经典依然有信心吗?

    马中骏:当然。无论是在技术、节奏上,还是在信息量的释放上,我们的电视剧都比10年前饱满很多。如果我们自己都看不到希望,那国产电视剧就更没希望了。

阎崇年,带着卷尺量故宫
马中骏:“国产电视剧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