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杰夫·昆斯靠“媚俗”挣大钱

有人说他的作品不够高雅,但很多收藏家都为他捧场

高峰 《 环球人物 》(

    美国艺术家杰夫·昆斯号称“媚俗之王”,不过,当他前不久第一次在中国公开亮相时,他的打扮可一点都不媚俗:一身笔挺的深色西装,白衬衫上不见一丝褶皱,头发剪得短短的,显得干练无比。他的访问,给中国艺术圈带来不小的骚动。他是全球身价最高的在世艺术家之一,是继安迪·沃霍尔之后最重要的美国艺术家;他的作品也极具争议性。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不管大家捧也好骂也好,昆斯的作品总能卖出高价来。

    “化平庸为神奇”

    从上世纪70年代起,昆斯就开始艺术创作了。最初他喜欢仿照充气玩具制作不锈钢雕塑,例如他以充气兔子为原型创作的“兔子”就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这个兔宝宝有多个版本,有的超过15米高。昆斯的作品乍看上去挺简单,其实制作起来很有挑战性,“让一件巨大的雕塑具备充气玩具或透明气球那样的质感并不容易”。为此他经常和顶级的物理学家或化学家合作。

    在经过了艺术之途前几年的默默无闻后,昆斯在1985年迎来突破。那一年,他在纽约东村举办了“平衡”系列作品展,吸引了包括查尔斯·萨奇在内的许多重要收藏家的关注。展览上,昆斯用的全是平常物件,例如放在液体中的篮球、吸尘器及仿制的救生艇等,不过他在作品中赋予这些物品艺术的生命。比如那个漂浮在透明蒸馏水箱中的篮球——在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查德·费曼的帮助下,昆斯在充满水的水箱中加入了适量氯化钠,使篮球能够始终正好漂浮在水箱中央位置,作品便具有了一种艺术气息。因此有人评价昆斯“擅长化平庸为神奇”。

    1988年,昆斯推出“平常”系列作品。这是一组陶瓷包金、真人大小的雕像,主角是歌坛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和他的宠物猩猩“气泡”。3年后,其中一个瓷雕在苏富比拍卖行被人用560万美元(约合3531万元人民币)买走。

    “我不会玩深沉”

    从这时起,就有人开始批评昆斯的作品风格过于媚俗,不够高雅。但他不以为然。1989年,纽约惠特尼艺术博物馆请他为“图像世界——艺术与媒体文化展”创作系列作品。昆斯请来意大利女色情演员、号称“小白菜”的伊萝娜·史特拉当模特,和她一起摆出许多露骨的性爱姿势拍摄照片,并以此为基础创作了“天堂制造”系列作品,包括绘画、照片和雕像等。作品在1990年“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引来很大争议。

    似乎是为了和公众作对,1991年,昆斯干脆把史特拉娶回家,艺术圈一片哗然。大家批评他“不仅作品风格追求俗艳,个人生活也是如此”。其实史特拉绝非普通的色情明星,她凭借自己的独特经历竟然当选意大利国会议员,一干就是5年。但是1992年,儿子路德维希出生后,两人的婚姻很快解体。为了争夺儿子的抚养权,昆斯和史特拉打了好几年官司。也许是受此影响,昆斯在艺术上偃旗息鼓,“闭关”5年,直到1997年才复出。

    重出江湖后的昆斯惊讶地发现,自己的作品升值了,以前几十万美元的作品现在翻了好几倍。

    昆斯的艺术理念现实而直接,那就是艺术应该摆脱传统角色,融入寻常生活中。有人评价称:他用现成物品的俗艳美感取代欧洲传统的贵族式华丽,借以代表美国文化与欧洲切断脐带、颠覆高尚与大众文化的区别。昆斯则说自己“不会玩深沉”,“我的作品没有潜在内涵,一目了然,你第一眼看到什么它就是什么。”

    就连他的创作过程都带有生产的色彩。他有一个工厂式的工作室,面积有1500平方米,有90多位助手。他们每人负责一个环节,按照一套独特的系统工作,每位助手都能按昆斯的创意完成画作或雕像,“好像出自一人之手”。

    2007年11月,昆斯的作品“悬挂的心”在苏富比拍卖行卖到2360万美元(约合1.5亿元人民币),创下了当时健在的艺术家作品的拍卖纪录。这件雕塑作品有3米宽,1.6吨重,从外观上看是一颗鲜艳亮丽、系着蝴蝶结的超大红心。杰夫·昆斯号称用了10年时间才制作完成。此前一天,他的另一件作品“钻石”也卖到了1180万美元(约合7435万元人民币)。这两件作品的买家都是乌克兰钢铁大亨维克多·平丘克。2008年7月,昆斯的“气球花”又在伦敦佳士得拍卖行拍出了2570万美元(约合1.6亿元人民币)的天价。一年间,他的作品共卖出了1.17亿美元(约合7.4亿元人民币),冠盖全球。

    去年,欧美艺术界曾将当今世界最红的艺术家做了个排名,结果杰夫·昆斯排在第一位,力压达明安·赫斯特和安迪·沃霍尔。

    华尔街练出来的商业嗅觉

    昆斯一直认为艺术是需要宣传的商品,他还声称“最成功的艺术家都是最厉害的谈判高手”!这些观念,和他的早年经历很有关系。

    1955年1月21日,杰夫·昆斯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约克市。他的父亲是一位家具经销商,兼做室内装修,母亲是位家庭主妇。昆斯小时候就曾挨家挨户上门销售礼品包装纸和糖果,赚几个零花钱。

    青少年时期,他迷上了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后来,昆斯进入芝加哥艺术学校和马里兰艺术学院学习,并喜欢上了艺术前辈艾德·佩施克的作品,还有幸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成为他的助手。佩施克在创作中广泛利用各种视觉媒介,包括报纸、杂志、海报、电影、电视、录像等,他的风格深深地影响了昆斯。大学毕业后,昆斯来到纽约,在当代艺术博物馆做了名推销员,推销VIP会员卡,此外他还在华尔街做过5年商品交易经纪人。

    这些“非常规”的历练让他的商业嗅觉异常敏锐。他设计了“艺术杂志广告系列”,在艺术杂志上为自己的展览做宣传。在上世纪90年代艺术家还没有被视为“明星”的时候,昆斯已经为自己请形象顾问来打理公众形象了。

    美国知名的《艺术新闻》杂志曾深刻分析昆斯作品热销的原因,指出他有5大套路:一是作品体积大,能够配得上大场面;二是作品质感好,让人情不自禁地抚摸,压抑不住内心想拥有的冲动;三是作品亲切,能够打动人心,尤其是打动富人;四是制造话题,让作品成为注目焦点;五是昆斯不把自己当艺术家看,而是当广告明星。正是凭借着这些手段,昆斯吸引了许多一掷千金的收藏家,其中包括希腊建筑业巨子达基斯·乔诺、佳士得拍卖行老板弗朗索瓦·皮诺特等。这些人又把他的作品价格越推越高。

    但是在艺术评论界,对昆斯的争议从来没有停止。一些人称赞他的作品前卫,具有重要的艺术历史价值。“昆斯摸准了上世纪80年代起,富裕人群不可抑制的消费潮流的脉搏”。“他的作品还对许多年轻艺术家产生了深刻影响。”

    还有人则认为昆斯的作品严重媚俗,只顾自我推销。著名艺术评论家罗伯特·休斯曾经毫不客气地说:“昆斯是一个极端的、自我满足的例子,通过假装神圣来赚大钱。他以为自己是米开朗基罗,而且还有许多收藏家——尤其是美国收藏家——为他捧场。结果是他已经成为美国堕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北京人艺,“戏比天大”的60年
杰夫·昆斯靠“媚俗”挣大钱
温庭筠,干什么都有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