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河北省临西县的万庄村,眼前只见小桥流水,洁净安宁。这个一派祥和之气的村庄,被人们誉为“华夏和谐文化第一村”。而村头的万和宫,那组厚重的建筑,更寄托了一个燕赵汉子对“和”——这一中国古老文化精粹的理解与追求。
几年前,万庄村村头还是一个满是垃圾的大水坑。 很多人都想象不出,这上面能变出一个环境幽美的宫苑。“敢叫天地换新颜”,王殿明做到了。从2006年开发建设中国首座和谐文化宫——万和宫,“和”字就贯穿了王殿明的事业和人生:2006年,筹组万通万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8年,创办河北省和谐文化研究会,研究“和”文化;如今,在万和宫的基础上,王殿明又开始建设中华尚和园。
给枣树立碑
王殿明已经年近六旬,但头发乌黑浓密,说话铿锵有力,笑声爽朗。坐在他的对面,记者丝毫感觉不到他曾历经的沧桑。在这个穷过、饿过、迷茫过、奋斗过的男人眼中,“和”是一个怎样的概念?“人们有很多优秀的思想,这些想法像珍珠一样散落了,怎样把它们整合起来呢?‘和’就是能穿起这些珍珠的线。在这么多的思想文化里,‘和’是太阳文化,是最温暖的那一个。”
在河北和谐文化研究会里,王殿明宽大的办公桌上摞了150多本关于“和”的著作,他的秘书介绍,这些都是王殿明平时阅读的书籍。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王殿明缓缓讲述了自己的“和”故事。
“我的家乡万庄村古代叫万和村,”慢悠悠喝了一口茶水,王殿明的思绪回到了小时候,“1960年的时候,我七八岁,家里非常穷,有时候都吃不上饭。有天家里来了个讨饭的老头,腿还有点残疾。那时有许多讨饭的,一般来讲不给也很正常,但母亲给了他小半个窝头——那是我当时一顿饭的口粮,父亲又从咸菜缸里拿了块咸菜给他。”
在那个年代的农村,没有充足的物质保障,吃穿都靠一双手。“我母亲会纺棉花织布做衣服,有时半夜醒来,看见她还在织,非常苦。邻居奶奶,没儿没女,母亲就帮着她做衣服。”
父母的善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王殿明,“他们让我懂得什么是善,‘和’的表现之一就是与人为善。”
在王殿明心中,“和”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还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我们家院里有几棵枣树,以前上学没钱买铅笔,或者家里没钱买粮食,就去树上摘点枣卖。那时经常吃不上饭,饿了也吃枣。后来日子好了,枣树却好多年不长了,我回去培点土,施点肥,照料照料,又结枣了。我还在院子里给枣树立了个碑,感谢它在困难时候给我们的帮助。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吧。”
1970年,17岁的王殿明参军入伍,从普通战士到军事教员再到校党委委员,他在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军医学院一干就是30多年。 “刚入伍时,从家里拿了18块钱,部队津贴每个月是6块钱。我们有个班长,家里非常困难,母亲在外面讨饭。我就和几个战友商量,大家各拿了5块钱,给他寄回家去了。他后来也不知道。”
“同时,我也看到社会上出现好多丑恶的东西,家庭闹矛盾,不孝敬老人。这些该怎么解决?于是我开始思考,最终我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就是‘和’文化。要协作,要友爱,要和谐共赢。”
野菜、蚂蚱也是菜
2001年,王殿明从军医学院退休了。“退休后,不用工作了,每个月几千块钱退休金,生活上也有保障,于是又开始考虑人生的价值问题,考虑一些理想信念,想做一些事。”
年近50的王殿明开始白手起家,创办了青龙苑高校服务有限公司。创业初期非常艰辛,为了租一块地,他请人吃饭,但兜里只有100元钱,去饭店肯定不够,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最后终于想出个办法来。他要租的那块地方净是荒草,他就去拔了点野菜,抓了点蚂蚱,整了盘花生米,又跑去朋友池塘钓了两条鱼,自己还有两瓶酒,就这样凑了一桌。这简陋却充满心意的四个菜,让出租方感到了他的诚意,“吃得非常好,也没花几个钱。”
“还有一次,我在饭店请人吃饭,人家后面加了个菜,结果钱不够了。我正愁怎么结账,一个人过来说:‘首长,我把您的一块结了。’我看着他面熟,好像是之前我在军医学院的一个兵,到现在我也没找着他。”王殿明说,“创业时,朋友借给我钱,这就是‘和’;困难时,朋友帮助我,这也是‘和’。我能把事做成,正是因为‘和’。”
在青龙苑高校服务有限公司里,王殿明同样不遗余力地推广“和”。员工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踏实的后勤保障换来了学生们的认可,学生们的满意度高达98.76%。
王殿明要求,作为后勤服务人员,要随叫随到,所以员工们工作经常加班加点,为了密切员工与家庭的关系,争取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王殿明还专门设置了“和文化家庭奖”。
村民的新变化
王殿明富起来了,但他始终没有忘记他的家乡——万庄村。此时,家乡却是一副令他痛心的面貌:水不行,路不行。于是,2003年,王殿明投资18万元打井,老乡们喝上了自来水;2004年,他又拿出15万元,给万庄村铺路,方便村民出行。老乡的日子有了改善,但同时,他也感到,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之外似乎还缺点什么。
村里有户人家,老太太有3个儿子,却得不到照顾,有时连饭都吃不上。乡亲们气不过,指责他们,他们还强词夺理:“她啥都不干!”看到这一幕,王殿明非常激动,“‘和’文化讲究的是平衡。你小时候,什么都不会,父母养育了你,管你要什么了?父母老了,你应该回馈父母。这就是‘和’最核心的理念,平衡。一个人,做任何事都得讲究平衡。”
这时,王殿明有了建万和宫的想法——通过建筑、雕塑、书画等讲述“和”的历史文化渊源。 几年来,在他的积极推动下,万和宫建起来了。现在,不仅村容村貌变得干净整洁,村民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
走在村里,记者发现,村民们都谦和礼貌,见面主动打招呼。“最让我欣慰的是,现在村民们之间即使有了小摩擦,也再不会大打出手了”,王殿明笑呵呵地说。村里的许多家庭还自发建起了“和”文化展馆,从不同角度用不同主题展示“和”文化。“许多人家买了字画、设计了工艺品,用来展示‘和’文化与家庭和谐。这是一个过程,我们还在继续努力。”
王殿明认为,他推崇的“和”文化,是一种哲学思想和信仰。“用‘和’认识世界,用‘和’改造世界,‘和’是能解决一切矛盾的答案。”
采访当天,天气阴沉,但面前这位六旬长者却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阴霾。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目光——也许只有内心坚定的理想,才能赋予一个人如此的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