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接受本刊专访

“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批评很荒唐”

本刊记者 凌云 《 环球人物 》(

    2011年即将结束的时候,约翰?奈斯比特和他的妻子多丽丝坐在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丽思?卡尔顿酒店17楼的一个房间里,接受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的专访。这天,北京刚刚结束了连日的阴霾天气,晴空万里。奈斯比特满头白发,蓬松的大胡子略有点乱,穿一套蓝布休闲西装,握手很有力。作为一个82岁的老人,他的口齿和思路极其清晰。有时,他也会问“你是什么意思”、“你的问题是什么”。这个时候,比他年轻22岁的多丽丝会为他解释一遍,甚至替他回答。奈斯比特总是在多丽丝说完后,再说一段自己的看法。

    在美国,奈斯比特是个响亮的名字。他当过海军陆战队员,曾经是美国肯尼迪总统和约翰逊总统任内的高官,又是拥有15个荣誉博士头衔的学者。作为“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他上世纪80年代的著作《大趋势》在全球销售了1400多万册,被称为“能够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的巨著之一。2009年,他所撰写的《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引发了全世界关于“中国模式”的探讨。而今,在奈斯比特面前的茶几上那本红色封皮的书,是他和妻子多丽丝撰写的新作《成都调查》。

    很多人来中国只是去北京、上海和广州,待在这几个大城市想了解整个中国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决定去西部

    环球人物杂志:您是如何预测未来趋势的?

    奈斯比特:这没有什么秘密。未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就在我们身边,未来融于当下。如果你真正关注当下,研究当下,你就可以知道未来。当然,你必须判断当下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什么与其他东西相关。

    环球人物杂志:您为何对中国和成都有兴趣?

    奈斯比特:我第一次到中国是1967年。多丽丝来中国也11年了。过去10年我们的兴趣一直在中国,因为中国是世界上变化最大的国家。如果你对世界的变化感兴趣,你就必然对中国感兴趣。

    我们旅行时去过很多地方,但你很难在旅行中真正理解中国。很多人来中国只是去北京、上海和广州,待在这几个大城市想了解整个中国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决定去西部,想去脚踏实地地了解中国。

    环球人物杂志:西部有很多城市,成都是随机选择的吗?

    奈斯比特:一开始是这样的。

    多丽丝:在写《中国大趋势》的时候,我们找了150种报纸让人读给我们听,成都的报纸也在其中。我们打开地图,看到了成都。知道它是一个大城市,是四川的省会。之前我们没去过那里,不认识任何人。我们想去看看那里的情况如何,看看影响中国发展的一些关键因素和西部的真实情况。

    环球人物杂志:对成都的第一印象如何?

    奈斯比特:我们第一次去成都是2008年。你知道什么最让我吃惊吗?到成都的时候,我看见路上到处都是树和花,那真是美丽的一天。

    环球人物杂志:您曾在《中国大趋势》里提出过“中国模式”,您认为中国正在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政治体制。最近这几年,您对“中国模式”的看法有没有变化?

    奈斯比特:在西方,发展是反反复复的,往前走,又往后退。在中国,未来是计划好的,不会出现大的意外。因为发展是持续进行的,所以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

    环球人物杂志:但这种计划也会面临意想不到的挑战。对政府来说应该怎么做?

    奈斯比特:政府必须对正在发生的新情况作出反应。现在中国一个大的问题是城市与农村、富人和穷人之间的鸿沟正在扩大。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现在比两年以前要大很多。还有老龄化的问题,计划生育带来的挑战,这些问题都在扩大。

    环球人物杂志:您不懂中文,是怎么搜集资料的?有没有担心过自己看到的东西不真实呢?

    奈斯比特:刚刚多丽丝也提到了,在写作《中国大趋势》时,我们请了28个人,选择了150种中国的报纸,请他们把报纸上每天的消息译成英文摘要。我们想看全文的时候再告诉他们,让他们翻译。

    多丽丝:我们自己也会有所警惕。比如在成都,看到的一切似乎都充满了玫瑰色,很美好。所以我们又找了一些人,他们都是想要提出批评意见的。人们抱怨房价高,生活费高,子女教育难,但其实在任何地方都有这些问题。我们听到的唯一具体的批评是一位本地企业家说的,他希望本地企业能够和外资企业一样受到政府关注。

    在西方,攻击中国主要发生在媒体上,而对商界人士来说,了解中国实在是太重要了

    环球人物杂志:最近几年您对中国的发展给予很多赞扬,在西方有没有人对您的看法提出质疑?

    奈斯比特:当然。

    多丽丝:(西方)针对中国的气氛并不是很好,甚至有人说我们是中国政府的代理人。我们不是。当然我们也可以集中谈负面,但现在已经有太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中国发生的负面事件了。我们不觉得有更多的必要去批评。批评中国是可以的,但一种是建设性的批评,还有一种是要推倒中国,这是有区别的。

    中国有很多好的东西,很少在西方得到报道。不过,攻击中国主要发生在媒体上。在商界,对中国有很大的兴趣,对商界人士来说,了解中国实在是太重要了。

    奈斯比特:西方媒体会把所有关于中国的负面内容放在头版。他们不报道那些进步。这有点荒唐。他们总得跟中国打交道,总要了解中国的那些正面的事情。

    在中国人人生活都得到改善,但穷人改善得少,富人改善得多

    环球人物杂志:您如何看待中国的成就和问题?

    多丽丝:中国的大量财富来自土地。农地被开发成为建筑用地,政府得到钱来建造公路、学校等,但是农民失去了土地,什么也没有得到。所以国家得益了,整个社会得益了,但是个人的获益落在后面。现在中国转变了,开始对个人给予更多的关注,推动社会改革,帮助人们谋生,建立更加公平的社会。

    奈斯比特:富人和穷人之间差距的扩大,不是因为穷人生活没有变好。在中国人人生活都得到改善,但穷人改善得少,富人改善得多。

    环球人物杂志:您对中国的未来怎么看?

    奈斯比特:我们现在一部分的时间在中国,一部分的时间在世界各地旅行。对我们来说,中国是一个如此令人兴奋、让人充满信心的地方。我们也去了俄罗斯,俄罗斯人想知道中国人是怎么做的,他们想学,但是有点困难。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俄罗斯还在依赖于能源经济。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能够写出一个故事来。

    环球人物杂志:那您认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里我提到过,中国政府的策略是规划好森林,让树木生长。个人可以在这个规划好的森林之中,决定他们能够做什么。俄罗斯人不是这样,他们觉得政府要为一切负责,要决定一切。这是一个巨大的差别。

    环球人物杂志:看来您对中国很有信心,但中国的一些普通人因为贫富差距的扩大、环境、教育等问题,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信心。

    多丽丝:悲观不会把你带往任何地方。在任何国家都有一些人能够取得成功,你要做自己能做的事。

    奈斯比特:最重要的一点是政府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中国成功的重要一点是,政府创造了一个环境,政府不能创造财富,没有一个政府能够创造财富。政府的作用是创造环境,让人们致富。

    环球人物杂志:现在人们也在谈论中国梦,正如以前谈论美国梦一样,您听说过中国梦吗?

    多丽丝:只有中国人能够回答什么是中国梦。美国梦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美国人的自我认知,中国人现在也在思考自我认知——理想的真空如何来填补,如何重建自己的传统,这些对中国来说都非常重要。此外,对中国来说,教育也很重要。它让你懂得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

    环球人物杂志:您预测20年以后的情况会是怎样的?

    奈斯比特:过去20年我一直在谈论(力量)从西方到东方的转变,西方在下降,东方在崛起。这个趋势会持续很久。

    17岁的时候我参加了海军陆战队,那是离开村子的唯一方法。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环球人物杂志:您和多丽丝是工作上的合作伙伴吗?

    奈斯比特:我们是平等的伙伴。

    多丽丝:起初我是出版商,他是作者。然后我们结婚了,我辞去了出版社负责人一职,否则我们无法一起旅行,不能生活在一起。慢慢地,我们的工作融合了,到最后出书时如果我们不署名为共同作者,那反而就显得不自然了。

    奈斯比特:当我们有争论的时候会说,书是我俩的老板,怎么做对书有利就怎么做。

    环球人物杂志:从你们的经历看,如何保持对生活的积极心态?

    多丽丝:对个人来说,你不能改变别人,不能改变世界,只能改变自己。我13岁的时候想:“我要改变自己,要做点事情。”就出去找工作。当时谁也不相信在这个年纪可以找到工作,但是我找到了。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件事情,你就能做到。

    奈斯比特:我在犹他州的一个小村庄出生、长大,村里没几个人。我家里也很穷,是种甜菜的。我决定要离开那里,17岁的时候参加了海军陆战队。(在海军陆战队)日子可真是苦,可那是离开村子的唯一方法。然后我有了高中文凭,有了大学学位。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别人不能帮你改变。你的一切要靠自己创造,你可以塑造你自己。

    环球人物杂志:那您的梦想都实现了吗?

    奈斯比特:生活中总有梦想在等待实现。(大笑) 

南派三叔:“我们是直冲好莱坞去的”
英国作家,感动全世界
“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批评很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