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欠钱太多陷入困境,危机蔓延各国心惊

债台上摔下两个总理

本刊驻法国特约记者 司徒北辰 鞠硕硕 本刊特约记者 罗旻 《 环球人物 》(

    欧洲将会发生什么?连日来,这个问题让欧洲各国领导人神经紧绷。11月6日,处于欧债危机暴风眼的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同意以辞职继续换取欧元区对该国的救助。仅仅两天后,风暴席卷意大利,执政17年的总理贝卢斯科尼宣布将有条件辞职。有人开始惊呼:“希腊之春”来了!他们甚至预言,接下来将是希腊退出欧盟、欧元解体、全球衰退……《埃及公报》说的更甚:欧盟也许会像苏联一样土崩瓦解。欧债危机,真的让欧洲在劫难逃吗?

    埋藏已久的祸根

    希腊位于欧洲东南部,面积仅13.2万平方公里,大致与我国安徽省相当。而就是这个面积不大、人口千万的国家,成了欧债危机的引爆点。

    2001年希腊加入欧元区。当时,希腊与美国评级机构高盛勾结,在其GDP和财政赤字水平上做了手脚,最终加入欧元区。当年,希腊的GDP约为1310 亿美元(1美元约合6.34元人民币),而其负债水平已达GDP的103.7%。由于欧元区实行低利率政策,于是,希腊在加入欧元区后拼命借钱,大搞投资,试图刺激经济发展。此后近8年,希腊经济增长的70%以上都是靠借钱投资拉动。尽管如此,在2001年至2008年期间,希腊年经济增长率也仅为3.9%。

    沉重的债务本该使希腊回头,然而,它却在借钱的路上越走越远。2004年,原本预算46亿欧元(1欧元约合8.65元人民币)的雅典奥运会,最后的花费竟超过100亿欧元。仅仅因为奥运会,希腊就背负近10年的债务。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希腊旅游业、航运业首先受到了冲击。为了摆脱危机,希腊政府紧急启动经济刺激计划,继续投入天量资金救市,财政赤字骤然上升。

    尽管负债越来越多,但希腊人的工资、福利水平仍以超过GDP增速的步伐直线上升,甚至在饱受次贷危机困扰时,还以高达8%的速度上涨。政府公务员队伍急剧膨胀,达到了全国劳动总人口的10%,薪水也非常高。希腊人四五十岁就可以退休,享受高福利,懒洋洋地躺在沙滩上晒太阳……那时,希腊仍被看作“富裕的欧元区”成员。

    这种金融幻象直到2009年才被最终捅破。那一年,高盛想要收购希腊债务,但遭帕潘德里欧拒绝。于是,高盛与希腊翻脸,当年的丑闻暴露。紧接着,美国三大评级公司纷纷下调了希腊的主权信用级别,希腊债务问题暴露在全世界面前。那时,希腊的负债高达3000亿欧元,创下历史新高。一时间,希腊债务链崩溃,相关银行被波及,有关国家主权债务受到影响,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与西班牙等国都出现了严重的债务问题,欧债危机全面爆发。

    2010年4月,希腊不得不请求欧盟救助。为了遏制欧债危机持续蔓延,2010年5月,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向希腊提供救助贷款,帮助其摆脱债务危机。今年12月,希腊又将支付即将到期的债务约为120亿欧元。为了给希腊减压,防止政府破产,今年10月27日,法德和其他欧元区国家进行了艰苦谈判,拿出了一个全面应对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决定用80亿欧元救助希腊。然而,方案刚刚提出,希腊总理就向世界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

    卷走一个总理

    10月31日晚,帕潘德里欧突然宣布,将就欧盟最新救助方案举行全民公决。此言一出,举世哗然。因为如果民众拒绝救助计划,希腊政府就有可能破产,而这将威胁整个欧元区的金融稳定。这个靠打经济牌上台的总理也因此备受质疑。

    帕潘德里欧现年59岁,出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母亲是美国人。学生时代的他先后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阿默斯特学院、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和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求学,攻读社会学。帕潘德里欧来自政治世家,祖父和父亲均当过总理。父亲安德烈亚斯在1993年—1996年领导希腊政府期间,帕潘德里欧先后出任教育部长和外交部长。随后,他在科斯塔斯·西米蒂斯政府中继续担任外长,致力于缓和希腊与土耳其等周边国家的关系。

    2004年,帕潘德里欧成为泛希腊社会主义运动党领袖。他随后两次竞选总理,均铩羽而归。2009年,帕潘德里欧三度“出战”,打出经济牌,最终成为总理。上任时,帕潘德里欧承诺要让该国经济复苏走上现代化进程。他大概没想到,一场债务危机最终成为他的梦魇。

    在帕潘德里欧看来,如果希腊接受救助方案,就要实行救助机构要求的紧缩政策,这对大部分希腊人来说意味着作出很大的牺牲,比如公共服务的严重削减、更高的税收、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提高,最严重的是民众的实际收入会下降。但如果不同意这么做,何时才能实现希腊经济复苏?美联社引用帕潘德里欧的话暗示,他拿民意当做“挡箭牌”:“我们将不会强力推行任何计划,只有在希腊人民同意的情况下才这样做。这是我们的民主传统,我们也要求这一传统在国外得到尊重。”帕潘德里欧这样做无非是想把难题抛给民众,言下之意是,如果民众决定接受严苛的紧缩政策,那以后就别再对政府不满去罢工了。实际上,去年希腊民众游行罢工达800次之多。

    帕潘德里欧的“公投牌”激怒了救助国。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理萨科齐紧急商讨后,决定扣留针对希腊的80亿欧元的援助金。在11月3日召开的G20峰会上,法德警告希腊称,如果希腊的公投反对欧盟峰会达成的援助计划,将视之为放弃全部的欧洲援助,希腊有可能要退出欧元区。萨科齐强硬地表示:“法国提醒每个人,(欧元区)17个成员国一致采纳的协议……是解决希腊债务问题的唯一可能途径。”德国自民党议会党团主席布吕德勒更直言不讳地说,既然希腊政府不把欧盟各国费力达成的救助方案放在心上,就应该让它自生自灭。

    在德法等核心国家的“呵斥”下,11月4日,帕潘德里欧最终放弃了公投。但这又激怒了国内民众和各党派,他不得不表示让出总理宝座。11月6日,在希腊总统卡罗洛斯·帕普利亚斯的“撮合”下,帕潘德里欧与新民主党领导人安东尼斯·萨马拉斯举行了近两个小时的会谈,就组建联合政府事宜达成一致。

    帕潘德里欧宣布下台后,欧元集团主席容克在布鲁塞尔表示,只要希腊新政府继续遵守承诺,由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洲中央银行组成的“三驾马车”将按计划向希腊发放第六批救助贷款。不过,新政府上台并不意味着希腊财政紧缩措施可以“松绑”。若要获得欧盟援助,希腊民众仍然还需要勒一勒裤腰带。

    老贝可以回家睡觉了

    跟着倒霉的是贝卢斯科尼。11月8日,贝卢斯科尼宣布自己将辞去已担任了17年的总理职务,为挽救意大利债务危机让路。就在前一天,贝卢斯科尼还否认自己将辞职,“有关我将辞职的谣言毫无根据。”他称,自己一生中考试“从来没有不及格过”,因此,面对债务危机大考,他同样不会“不及格”。但这次,他食言了。

    现年75岁的贝卢斯科尼是位亿万富翁,他创下意大利执政时间最长的总理纪录。之前,无论是性侵案还是桃色事件都没能撼动他的地位。现在,他被意大利高达1.9万亿欧元的债务压垮,辞职意味着这位在媒体出尽风头的总理已经走到了政治生命的终点。

    意大利的负债总额是希腊的5.6倍,超过了希腊、葡萄牙和爱尔兰三国债务的总和,在欧洲国家中位列第一。意大利是欧盟前身欧共体和欧元的发起国,并且是八国集团的一员,因此,意大利危机对世界经济所产生的冲击,是希腊难以比拟的。

    尽管债台高筑,贝卢斯科尼一直表示,意大利是一个富有的国家,其资产总额是债务总额的数倍,市场上迄今并没有出现危机,餐馆里每天顾客盈门。另外,意大利还拿出了政府紧缩政策法案,并同意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监督意大利推动改革,以加强投资人信心。

    但贝卢斯科尼的表态似乎难以令人信服。在德法等国看来,意大利在应对危机方面做出了太多承诺,但真正落实的却太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也明确指出,“意大利的问题是信任危机”。

    或许是对自己的表现和解决债务危机太过自信,贝卢斯科尼在G20峰会上竟两次打瞌睡,并被随行人员叫醒。贝卢斯科尼因此被指态度轻率,惹来与会者不满。英国《每日邮报》援引一名外交人士的话说:“不少人担心,贝卢斯科尼已难以控制在意大利发生的事情。”

    贝卢斯科尼也曾为挽回败局做过努力。11月1日,他还在关键性议会投票开始前与幕僚进行最后的磋商,以挽救由他领导的保守党政府。但这样的磋商已经有些晚了。11月5日,上千名意大利民众走上罗马街头,敦促贝卢斯科尼下台。游行中,一些“裸女”全身涂满油彩,在大街上高呼口号,“他是国家的耻辱,是他让意大利失去欧洲的信任!”当天,意大利民主党及其他中左翼组织也在罗马最大的圣约翰广场举行抗议集会活动,民主党领袖贝尔萨尼对示威者宣称,他已经做好与其他反对党派联合执政的准备。他明确指出,意大利要摆脱当前的债务危机,只有让贝卢斯科尼下台。

    11月7日,贝卢斯科尼党内的6位同僚也要求他下台,好让政府与1个中立反对党合作建立更大的政治联盟。贝卢斯科尼开始真正陷入四面楚歌。不过,也有人说,贝卢斯科尼辞职也未必能解决意大利危机,意大利国内支离破碎的政治格局,将很难让各方在实施紧缩措施方面达成共识。

    英法德各有各的盘算

    欧债危机将意大利拉下了水,却给了法国一个机会。

    作为今年G20轮值主席国的法国,本就想借挽救欧债危机强化其在欧洲的领导地位。萨科齐也希望借G20峰会的时机,向世人展现他在国际问题上运筹帷幄的能力。10月27日,在法国的积极协调下,欧盟峰会就解决欧元区债务危机达成了一系列协议,这对于法国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法国本来担心,如果欧盟继续在欧债危机问题上无所作为,法国的努力就会化作泡影,现在状况就完全不同了。

    法国的担心不是没有理由。因为即使在欧盟内部,它也要面对来自德英的压力。

    法德之间的利益冲突一直难以调和。德国实行的是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模式,法国是国家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以消费型经济为主。因此,法国需要一个弱欧元来刺激出口,提振经济,而德国则需要一个强欧元来维持原料和能源进口的低价格。其结果就是法国最大的贸易赤字伙伴是德国,因此,法国国内曾一度出现反德情绪。

    英国也让法国头疼。在10月的欧盟峰会上,法国总统萨科齐就抨击英国首相卡梅伦。据英国媒体称,会上,萨科齐指责卡梅伦“干涉”欧盟解决欧元区债务危机的会议。他说,“我们已厌倦了你(卡梅伦)的指手画脚。你表示不赞成欧元,不愿加入欧元区,现在又想干涉我们的会议。”

    没过几天,11月5日,萨科齐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经济新闻编辑梅森访问时又发火了。当被问及法国阻止希腊公投、企图在希腊扶植联合政府的种种作为是否合理时,被激怒的萨科齐怒斥对方说:“你来自一个岛,可能你不知道欧洲建构的微妙之处吧。”这番话引来英国国会议员炮轰,保守党议员戴维斯称,萨科齐根本没兴趣听别人说什么,只想伸手掏英国人的钱包。

    不过,这次危机中,法德似乎暂时忘了以往的“宿怨”;英法虽吵吵闹闹,该掏钱时也没落下。这也是各有各的盘算。

    美国媒体称,德国支持法国的救助方案,是因为希腊已无力还债,进一步救助只能让债台更高,窟窿更大。一旦希腊陷入可怜的贫穷,卑躬屈膝地求德国帮忙,德国将实现科尔政府时期就已经开始追逐的目标——接管战略地位举足轻重的巴尔干半岛。在柏林墙倒塌20年后,德国将控制从斯洛文尼亚到地中海克里特岛的整个地区。

    将意大利拉下水,德法也“功不可没”。《澳大利亚人报》题为《贝卢斯科尼面临“默科齐”(默克尔与萨科齐)的终结》的报道称,将贝卢斯科尼赶下台的不是寻欢作乐的派对,而是德法起草的欧盟要求。对于这位比较任性的老贝,德法一直没办法,现在终于找到了让老贝走人的途径。

    英国则始终是一副隔岸观火的架势。因为不在欧元区,英国可以暂时不受欧元的拖累。而作为欧盟中的一大主角,英国自然不能失去话语权,毕竟其贸易总额50%以上来自欧盟。因此,英国最终还是宣布注资,这意味着希腊等国也可能受到英国的间接援助,英国也可以继续“指手画脚”了。

    G20峰会无功而返

    如此各怀心思,注定不会从根本上有助于欧债危机的解决。

    在法国召开的G20峰会上,欧盟原本把希望寄托在美英等富国的慷慨解囊上。然而,尽管这些富国国向世界展示了“团结的一面”,但要出手时却犹豫了。他们只愿意讨论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额外援助,而这对于目前的危机来说是杯水车薪。其实,这些国家的做法也可以理解,谁都不知道还要多少钱才能填满欧债这个窟窿。

    拿钱时犹犹豫豫,但花钱时却很阔绰。据报道,东道主法国总统萨科齐入住的,就是当地最豪华的五星酒店,总统套房每晚收费3.2万英镑(1英镑约合10.12元人民币)。德国总理默克尔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等多名国家领导人也都下榻于同一家酒店,住的虽是次一等套房,但价钱也在1万至3万英镑之间。

    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当仁不让。他入住卡尔顿酒店的格蕾丝·凯利王妃套房,坐拥地中海海景,每晚房价3万英镑。和奥巴马住在同一酒店的还有意大利总统贝卢斯科尼。虽然他们住的套房价格要便宜一点,但也要2.5万英镑。在奥巴马等入住的这家酒店,一杯红酒要价10英镑,一份芝士火腿三文治要 16英镑。餐厅晚餐收费每人也要超过150英镑。住得最便宜的当属英国首相卡梅伦,他入住万豪酒店的标准套房只需1680英镑一晚,而和他一起入住这间酒店的还有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韩国总统李明博等。

    除了食宿费用,峰会的安保也开销不小。据悉,在峰会期间,光出动空军和陆军巡逻就要花费5000万英镑,安排车辆、仪器和部署狙击手还要另加 5000万英镑。在戛纳海岸附近,还有法国护卫舰和扫雷艇在游弋,这也耗费了近2500万英镑。

    欧洲混乱不会波及中国

    债务已经殃及多国,但一切显然还不到落幕的时候。

    欧债危机难以解决,在于它本身就是欧盟穷国与富国之间的斗争。富国纳税人反对拿自己的钱去救深陷债务危机的穷国,欧盟又只是各个主权国家构成的松散联盟,无力约束不同国情的各国行为。

    然而,欧债危机不解决,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德国媒体说,“欧洲大陆正在毁掉”。德国《柏林日报》也称,危机不仅破坏了欧洲的经济,也破坏了欧洲的政治,一个可以对抗美国的“整体欧洲”正在破灭。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称,希腊有一半可能性在明年或者两年内退出欧元区,到2016年则有80%的可能性退出。英国《卫报》还称,恐惧将传染到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等国,导致欧元崩溃,衰退将蔓延到包括美国在内的全世界。

    目前,世界各国都寄希望于德国,期望在德国总理默克尔居间穿梭与领导下,有关方面能提出大刀阔斧的改革方案,来改变如此糟糕的现状。然而,欧洲各国民众长期习惯于高福利照顾,各国情况也不一样,因此默克尔也很难劝说各国共度时艰。目前唯一可以解决欧债问题的方式,是短期内先解决银行体系资产流动性问题,长期而言是要促进经济增长。但这谈何容易!

    欧洲问题会不会影响中国?《华尔街日报》认为,欧盟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今年前三季度进口了中国2653亿美元商品。如果欧洲需求萎缩,美国需求不振,中国经济恐将停滞。如果中国经济硬着陆,将冲击全球。但路透社的分析则认为,中国能够“抵挡欧洲的混乱”。报道说,迄今为止,美国与中国对欧洲危机展现了令人欢迎的弹性。如果欧洲陷入衰退,中国虽然会感到痛,但不会翻船。研究机构“高频经济”首席经济学家韦恩伯格说:“中国正在现代化,中国GDP增长的40%源自消费,这一比率还将提高,另外40%来自投资。中国日益自立,可以度过这一危机。”

债台上摔下两个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