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一篇文章定居美国 一部小说吃一辈子

黎锦扬和他的《花鼓歌》

本刊记者 刘爱成 《 环球人物 》(

    开栏的话:世界是个大舞台,人生故事各不同。想知道国门之外的那些人和事吗?想知道他们奇特的人生吗?从本期开始,我们为您开辟了“海外传奇”栏目,由本刊驻外记者专门为您采写和讲述那些海外不平凡的故事。 

    

    记者常驻洛杉矶期间,结识的一位老人令人难以忘怀。 

    星期天一大早,薛老师就打来电话,说今天是“八叔”85岁生日,上午去他家包饺子。“八叔”就是在纽约百老汇久演不衰的歌舞剧《花鼓歌》的原创作者、著名华人作家黎锦扬。由于他在黎家兄弟中排行老八,是热情慈祥的长辈,大家都亲切地称他“八叔”。 

    在峡谷大道777号老人公寓,我敲开了“八叔”家的门。这是一套两居室的寓所,家中摆设简朴大方。“八叔”的夫人已去世,一双儿女又不在身边,所以当老人看到我们时高兴得合不拢嘴。客厅墙上挂着一张中国画。画中一位窈窕美女,走在山间小路上。“这是那年我回湖南,去湘西玩,一位当地画家送给我的,那里的年轻女子都是这么美!”说完良久,“八叔”的目光仍停留在画上,眼神充满深情,思绪似乎回到了遥远的故乡。 

    在湖南湘潭,离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韶山冲仅16里之遥的石潭坝乡菱角村,是“八叔”生长的地方。他的祖父黎葆堂是清朝戊子科举人,父亲黎松安是晚清秀才。到了“八叔”这一代,兄弟8人都颇有才华,被称为“黎氏八骏”。 

    老大黎锦熙很早就投身“新文化运动”,倡导并组织了“中华国语研究会”,与文化名人钱玄同等一起提倡国语统一,言文一致,推广白话文和普通话,并创造和力推“国语罗马字”,研制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黎锦熙任教长沙师范时,刚到长沙求学的毛泽东曾是他的学生。后来,他又出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建国后曾任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出版了多部语言文字著作。 

    老二黎锦晖是著名音乐家、儿童文学家,我国儿童音乐鼻祖,流行歌曲之父。1929年在上海创办“明月歌舞剧院”,当时的歌坛名人王人美、周璇、白虹、黎莉莉,以及创作了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聂耳等都曾是这个剧团的成员。黎锦晖创作的许多流行歌曲,如《桃花江》、《特别快车》、《毛毛雨》、《妹妹我爱你》等久唱不衰。 

    老三黎锦耀是矿冶学家。 

    老四黎锦纾曾与邓小平一起在欧洲留学,4人合租一间房子。有年冬天,他们未能按时收到家里寄来的生活费,寡妇房东要轰他们走。邓小平急中生智,让大家把所有零钱翻出来,交给锦纾,让他代表大家请房东看电影。锦纾高大、帅气、嘴甜,老太太被哄得高兴,看完电影后答应迟收房租。回国后,黎锦纾成为教育家和出版家。 

    老五黎锦炯是铁道桥梁专家。 

    老六黎锦明是上世纪30年代文坛左派作家,著有小说《尘影》等。鲁迅称他为“湘中作家”。 

    老七黎锦光,是老上海流行音乐家,有“歌王”之称,一生写了120多首流行歌曲,最著名的有《夜来香》、《美丽的香格里拉》等。 

    老八黎锦扬,也就是眼前的“八叔”。黎锦扬很小就跟随大哥在北京上学。由于上的是教会学校,他接触了西方文化。“当时年少不太懂事,只知道追求一些皮毛的东西,大家都学摩登,说几句英文,抱着个吉它弹一弹,用今天的话来说,以为自己这样很酷。”“八叔”说:“由于玩心太重,中学毕业没能如愿考入清华、燕京(今北大),不得已上了山东大学。”日寇入侵,他逃回湖南,在长沙上了由清华、北大、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临时大学,后随校迁移到云南。1941年从昆明西南联大毕业后,在云南边境小镇给当地土司(旧时少数民族地区官员)当了两年英文秘书。日寇快要打到云南时,他逃到了重庆。 

    在重庆,大哥黎锦熙见到慌里慌张的他,便果断地当掉了他的破吉它和土司送给他的礼物,将他送上了去美国的邮船。 “我就这么糊里糊涂地来到了美国。” 

    “八叔”到了美国,先是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比较文学,后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戏剧创作。1947年毕业后,家里不再供养,一时又找不到工作,他囊中羞涩,每天只能靠吃25美分一碗的面条度日。一日早上,他正在饭馆享用阳春面,华文《世界日报》的一则征文启事跳入他的眼帘:该报欲开英文专栏,征英文稿,一经采用,每篇5美元。见此,“八叔”扔下嘴边还没吃完的阳春面,撒腿往家跑。他奋笔疾书,头也没抬,直到天明,两篇英文稿告成。寄去,即被采用。并收到主编来信,除附一张10美元支票,还约他每周写5篇。他掐指一算,每月收入可买面条400碗。“八叔”高兴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把主编的信端在手上,大声朗读了三遍,才长长舒了一大口气,倒在了床上…… 

    “八叔”自靠摇笔杆子为生之后,虽无大富,小日子过得还算安稳。不料,一天下午,他刚写完当天的稿子,正想睡觉,突然电话响了。打电话的人嗓音低沉,一字一板,把“八叔”的来龙去脉、家庭、住址等所有情况问了个底朝天。“八叔”心里嘣嘣乱跳:“坏了,这人是移民官,我没合法身份,在美国的末日到了!”。 

    “不必再问了,警官先生。”“八叔”深深吸了口气,大着胆子打断对方那无休止的提问。“我正是你们要找的那个黎锦扬。我的行李随时可以打包。你说一声驱逐出境,我这就跟你走。” 

    这回是对方感到莫名其妙了。原来,打电话的是“Writer’s Digest”(《作家文摘》)的编辑,正要通知他,他得了当年短篇小说一等奖,奖金750美元。之所以问那么多问题,只为在寄支票之前确认他是不是他们要找的那个黎锦扬。 

    这么一说,他的心跳得更厉害了,惊吓变成了激动:“在全美国,白人、黑人、不白不黑的人加在一起,拿到《作家文摘》一等奖的,能有几个?更不要说是华人。” 

    为了不再受到惊吓,在收到获奖证书和750美元的奖金后,“八叔”赶快来到移民局。捧着获奖证书,他力陈自己是特殊人才,摇笔杆子繁荣美国文化,并无与美国人争饭碗之嫌。移民局给他办了绿卡。 

    有了护身符,“八叔”踏踏实实写起了小说。1956年,他创作了一本讲述两代华人故事的长篇英文小说《花鼓歌》。可是,书稿寄出后,却被一家又一家的出版社退回,理由差不多都是:情节太过“离奇”,结构过于“跳跃”。在几乎被所有出版社拒绝之后,书稿最后送到了名气最大,对他来说希望最小的一家出版社。稿子转到一位专门为出版社把第一道关的老“看家”手中。这位老人德高望重,但已82岁,且久卧病榻,奄奄一息。他先略看了看书稿,便被故事深深吸引。待一口气看完之后,人也只剩下了一口气。无力写报告,他拼着最后的力气,刚在稿子右上角写下了“Read this”(快看这个)两个单词,便撒手人寰,去了。 

    老人真是独具慧眼,《花鼓歌》出版没多久,竟登上了《纽约时报》的“最畅销书排行榜”。有评论说,黎锦扬是二战后最早以中国人题材撰写英语小说的华人作家。《花鼓歌》热销全美各书店的同时,好莱坞的制片商和纽约百老汇歌舞剧的经纪人纷纷找上门。 

    一家电影公司要一次付清5万美元,买断该书的所有版权,其中包括今后电影、戏剧,乃至电视、广播方面的所有改编权;一家百老汇舞台公司,出3000美元只买歌舞剧改编权,以后按版税分成。要5万还是3000?“八叔”拿不定主意。在当时5万美元可不是小数目,他可以到欧洲玩一圈,然后带着钱回老家光宗耀祖。可是,那书似乎就归别人了。3000,虽然少,版权还是自己的,可前景难料。谁知道书会给他们改编成啥样?或者演砸了咋办?这问题在他脑海里足足折腾了3天3夜。在最后期限的前一个晚上,他在床上“烙”了半夜的“饼”,然后一骨碌爬起来,进了夜总会。第二天早上,在酒醉中,他作出了最后的选择。下午清醒后,他的经纪人告诉他,手续已全部办妥。可是当他知道自己选择的是3000时,后悔莫及。然而,后来的好运却让他庆幸不已。歌舞剧《花鼓歌》在百老汇上演大获成功,多年久演不衰,每演一场他都坐享其成。他的小说还被改编成电影,广播电视也纷纷来买播放权,“八叔”一辈子享用不尽。如今,就在和“八叔”聊天的那会儿,仍有人在改编他的《花鼓歌》,更何况“八叔”后来写的小说和剧本还有很多。 

    《花鼓歌》还给“八叔”带来了桃花运。成名后,他经常被邀请参加作家们的文学沙龙。一日,有人提议让他给大家朗诵一篇新作。“八叔”说自己的英语有家乡口音,恐念不好。话音刚落,一位金发碧眼的漂亮小姐举起手,自告奋勇要替他朗读。“八叔”感激不尽,之后俩人便成了朋友,再后来这位小姐就成了他的太太。 

    

    延伸阅读 

    歌舞剧《花鼓歌》出自上世纪50年代末由著名华裔作家黎锦扬先生的小说《花鼓歌》,改编为同名百老汇歌舞剧后,常演不衰,成为百老汇最著名的十大歌舞剧之一。该剧女主角曾荣登《时代》杂志1958年12月22日的封面。后来,《花鼓歌》又从美国演到伦敦,从伦敦演遍全世界。虽然故事情节略有不同,但每次演出都盛况空前。首演的《花鼓歌》描写了一位香港父亲带着自己会唱花鼓歌的女儿美丽,为了越洋相亲而偷渡来到美国旧金山,却发现准新郎爱上了美国化的华裔夜总会歌女罗小姐。后来,另一位保守的华人青年对美丽情有独钟。整个歌舞剧以尴尬开始,以喜剧结束,通过矛盾冲突体现美国第一代和第二代移民之间对自由观念的不同诠释。

黎锦扬和他的《花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