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主动道歉是负责任的第一步

陈家兴 《 环球人物 》(

    官员公开道歉的事最近可谓接二连三。比如,杭州地铁工地发生塌陷事故,中铁四局集团党委副书记资宝成专门向遇难者、受伤者及其家属,以及公众鞠躬道歉。此前,就林嘉祥涉嫌“猥亵”女童案,深圳海事局也发出道歉信,“对林嘉祥酒后的不当言行深表歉意”。更让人们记忆犹新的是,今年6月底,贵州发生“瓮安事件”,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三次向百姓道歉。 

    其实,作为一项制度建设,失职者道歉在一些地方早已变为刚性规章。去年深圳就规定,政府部门工作有失误,公务员行政不作为,失职渎职,要以登报发表声明等形式公开向公众道歉。 

    如果说,在多年以前,一位高级官员就某一事件或事故向公众道歉,人们还感觉新奇的话,那么,在今天,官员道歉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闻,不道歉反而会受到社会诟病和公众质疑。 

    这表明,在当下中国官员的政治生存法则中,无论是在制度层面上还是在具体实践层面,“道歉”都已逐渐走上前台。在以前,一起事故或事件发生,自始至终都见不到相关责任部门或官员表个态、道个歉。死不认错、永远正确,成为其主要特征,也成为远离公众、脱离实际的重要原因。现在,当道歉不道歉已不成问题的时候,什么时候道歉、主动还是被动道歉则成了问题。 

    有的部门或官员对事件或事故反应迟钝,迟迟不表态,最后道歉也是迫不得已。比如“华南虎事件”中,公众对虎照真假早就心如明镜,但当地一些部门与官员的表现实在差劲,严重影响了其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就文章开头所列举三起道歉案例看,道歉都比较及时。考虑到此前深圳有关制度规定,深圳海事局的道歉信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落实制度的“规定动作”,难说主动被动。其他两起道歉则更多的是一种主动行为。 

    如此看来,道歉还是不道歉、什么时候道歉、主动道歉还是被动道歉,构成了“官员道歉政治”的三个环节,展现了政治上的开明、民主与社会进步的轨迹。但是,只有及时而主动的道歉,才是“官员道歉”走向开明政治、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才是真正负起责任、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从政治文明角度看,迫于压力的道歉,体现的是一种制度文明。但被动道歉往往是当事方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没有认清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因而在解决问题时容易抓不住问题的症结,道歉之后解决问题的举措,可能只是一种权宜之计,敷衍塞责,难免会重蹈覆辙,重犯同类错误。 

    公众欢迎的是真诚主动的道歉。这种道歉,是一种春风化雨的力量,具有润物无声的效果,能够有效拉近官民之间的情感,给公众一个强烈信号:你或你这个部门是负责任的,是真正为了民众、依靠民众的,处事一定是公平、公道、公正的,凡事能够给公众一个满意的交待。如此,一准能真正赢得群众,在客观上扭转危机,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与稳定。从一定意义上说,瓮安事件能够迅速出现转机并最终妥善解决,与石宗源的三次向百姓道歉关系甚大。 

    真诚、主动道歉是负责任的第一步。检验道歉是真挚诚恳,抑或是一种公关行为,办法只有一个,那便是看问题解决得及时不及时,彻底不彻底。对于官员来说,切忌把道歉当成一种政治时髦,当成一种危机公关,当成躲避风头的手段。你欺骗了群众,群众就不会再信任你。“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句大实话具有实实在在的分量,永远不会过时。 

主动道歉是负责任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