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与俄罗斯命运相连的“流亡作家”

他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曾因叛国罪遭流放,晚年获俄罗斯国家奖。他大起大落的人生是俄罗斯20世纪巨变的缩影

本刊特约记者 马建光 发自莫斯科 《 环球人物 》(

    大胡子索尔仁尼琴去世了。想到这个名字,人们就会想起他那张沧桑的脸。俄罗斯总理普京曾对这个大胡子说,世上许多人都把你的名字与俄罗斯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莫斯科时间2008年8月3日23时57分,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这位俄罗斯战后历史上最知名、也最有争议的作家在莫斯科家中与世长辞,享年89岁。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总理普京,以及美国总统布什等都向其家属表达了哀悼和慰问。 

    长期以来,索尔仁尼琴一直备受关注。他拥有跌宕起伏,甚至是复杂离奇的命运,而现在,他的生命之船终于靠了岸。按照他本人的遗愿,索尔仁尼琴的葬礼在8月6日举行,他被葬在莫斯科的顿河畔名人公墓。 

    我们该怎么评价这位逝去的老人:流亡作家?俄罗斯民族的良知?还是一个“持不同政见者”? 

    把写作作为自己心灵的支点 

    索尔仁尼琴1918年12月11日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父亲曾在沙俄军队中供职,战死在德国,母亲是中学教员。索尔仁尼琴是个遗腹子,母亲含辛茹苦地把他拉扯大。 1924年,6岁的他随母亲迁居到顿河上的罗斯托夫市。在那里,他读完了中学,考入罗斯托夫大学的物理数学系,194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因酷爱文学,他还在莫斯科文史哲学院函授班攻习文学。 

    苏德战争爆发后,索尔仁尼琴应征入伍,曾任炮兵连长,两次立功受奖。 

    1945年2月,索尔仁尼琴在东普鲁士前线被捕,因为他在给一个老朋友的信中批评了斯大林。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以“进行反苏宣传和阴谋建立反苏组织”的罪名判处他8年劳改。这8年生活影响了他一生的创作。刑满后,索尔仁尼琴被流放到哈萨克斯坦,直到1956年才被解除流放。恢复自由身的索尔仁尼琴定居梁赞市,担任当地一所中学的数学教员。 

    索尔仁尼琴一刻也没有放弃写作和思考。在长期的、几乎无望发表自己作品的“地下作家”生涯中,他把写作作为自己心灵的支点,进行着艰苦不懈的努力。这是索尔仁尼琴人格魅力之所在。但也正因为这种坚持,注定了他要比同时代的作家承受更多的苦难和坎坷。 

    被赫鲁晓夫一手捧红 

    随着斯大林的逝世和赫鲁晓夫的上台,苏联政坛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1962年是索尔仁尼琴时来运转的一年。经过长期而艰难的“秘密地下写作”,他终于“浮出水面”。这一年的12月,他的第一部作品、反映斯大林时期劳改营生活的《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经赫鲁晓夫亲自批准在《新世界》杂志上发表,立刻引起轰动。 

    索氏饱含深情的笔墨以及深厚的文学功底,使得他一夜之间成为风云人物,迅速被吸收进苏联作家协会。不仅如此,他还受到赫鲁晓夫、苏斯洛夫等苏联领导人接见,并被提名为列宁文学奖的候选人。 

    不可否认,索尔仁尼琴成名与当时的政治背景不无关系。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他是被赫鲁晓夫一手捧红的。当时,苏联人渐渐开始反省斯大林时期的“政治高压”。这让索尔仁尼琴非常兴奋。回想当初,他曾因担心自己的写作被人发现,而把写好的手稿背熟后毁掉;他曾经为了写作而不敢结婚——他怕别人,哪怕是自己的妻子知道他的秘密 

    现在,他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光明正大地写作了,这对他来说实在来之不易。他不由得感叹道:“没有人妨碍我写作,还要怎样呢?我是自由的,可以写作,还需要什么?” 

    这期间他陆续发表了《玛特辽娜一家》、《为了事业的利益》、《克列切托夫卡车站事件》等作品。 

    成为“持不同政见者” 

    然而没过多久,随着1964年10月赫鲁晓夫下台,苏联当局立刻下令《新世界》杂志停刊,被该杂志捧红的索尔仁尼琴也开始受到冷遇和迫害。他的大部分作品得不到出版,有一些还被国家安全委员会查抄,一些新闻媒介和文学刊物也开始对他的作品和他本人进行“围剿”。有人指他有“反苏情结”,在“放纵自己仇恨的感情”。还有人说他是叛国者,拿了西方的钱,替他们说话…… 

    面对扑天盖地的诽谤和诬蔑,性格倔强的索尔仁尼琴并没有放弃抗争,继续着自己“离经叛道”的写作。他一方面积极寻求各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一刻也没有停止为自己的作品寻找一切可能发表的机会。他曾上书苏联作家代表大会,征求作家的签名,希望得到作家们的支持;他曾给苏共领导人直接写信,陈述自己所受到的不公正对待,要求改变他的处境;他也曾通过接受西方记者的采访使自己的声名远播国外,以争取国际舆论的支持;他还曾把《古拉格群岛》拍成微缩胶卷送往国外。他的长篇小说《第一圈》、《癌病房》也曾以地下出版物的形式在国内流传,而后又在国外出版——种种努力使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但同时也深深地激怒了当时的苏联当局。 

    1969年11月,索尔仁尼琴被开除出苏联作协,他的活动受到限制和监视。上世纪70年代,他成为苏联的“持不同政见者”,与著名的物理学家萨哈罗夫齐名。 

    获得诺贝尔奖,被迫流亡海外 

    这样一个人物, 在当时美苏冷战,意识形态严重分歧的大背景下,自然受到西方社会的格外“青睐”。 

    1970年10月,在国内受尽冷遇的索尔仁尼琴获得了瑞典文学院授予的诺贝尔文学奖,以奖励他“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缺少的传统所具有的道德力量”。这应该说是前苏联或者说是整个俄罗斯民族的骄傲和荣誉,但这个荣誉并没有给索尔仁尼琴的现实处境带来任何改善,反而招致更多更强烈的批评。“有人质问我为什么专写痛苦的历史;有人攻击我纯粹由于政治意图才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还有人公开说,给了他出国的机会,但是他自己不愿意去!继续留在这里危害社会、破坏苏联政权!”“报纸上的辱骂时起时伏,时高时低,仿佛波浪型的洋铁瓦片一样。” 

    1973年,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在法国巴黎出版,西方世界反响强烈。这部书至今仍被认为是索氏的代表作。单从文学角度看,《古拉格群岛》或许不是世界文学中最优秀者。它所运用的细致甚至琐碎的叙述,曾令不少读者望而生畏,甚至给人以“太政治化”、“太纪实”、“太偏激”之感。索尔仁尼琴是有意采用这种写法的。在个体的尊严和权利被践踏和剥夺的时候,索尔仁尼琴以工程师般的客观视角和历史学家的冷静态度,向读者呈现出了个人的灾难和命运。 

    忍无可忍的苏联当局最终以叛国罪把索尔仁尼琴逐出苏联,并宣布剥夺他的苏联国籍。同年12月,索氏侨居瑞士苏黎世,后流亡美国。 

    他反抗的是所有弊端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开始了“民主进程”。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和俄罗斯国内政策的改变,1994年叶利钦力邀流亡在外的索尔仁尼琴回国。 

    回国后的索尔仁尼琴面对着的是一个“孱弱”的俄罗斯, 面对种种“腐败”现象, 作家再一次显现出了他的“批判精神”。他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俄罗斯提出很多批评。他谴责社会上诸多见利弃义、贪污舞弊的现象以及大款们的挥霍奢侈、新贵们的撒谎欺骗。即使被邀请到议会演讲,他仍然率直地批评政府官僚机构的膨胀和腐化。 

    回到俄罗斯的索尔仁尼琴对自己曾经呆了多年的西方社会也不断予以抨击。他在演讲或接受记者采访中称,西方文化是堕落的,并痛斥西方社会的色情、犯罪和枪杀等。索尔仁尼琴的结论是,“俄罗斯不能照搬西方的经验。我们的生命、精神等,必须植根于我们自己的传统,我们自己的理解,我们自己的环境。”索尔仁尼琴晚年公开抨击美国和北约企图包围和孤立俄罗斯,赞赏普京为俄罗斯的复兴做出的努力。他认为西方民主危机严重,俄罗斯不应草率效仿——可见“离经叛道”的索氏反抗的并非只是前苏联的“专制”,而是所有弊端。 

    是政治工具,还是伟大作家? 

    回国后的大部分时间, 索尔仁尼琴一直住在莫斯科近郊的一个小村庄。但他的言行、动向依然备受关注。 

    2007年6月12日,俄罗斯独立日,时任俄总统的普京将文化教育领域杰出贡献国家奖颁给了索尔仁尼琴。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37年之后,索氏终于在自己的祖国获得了肯定。普京在颁奖典礼上说:“全世界上千万人把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名字和创作与俄罗斯本身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的科学研究和杰出的文学著作,事实上他全部的生命,都献给了祖国。”典礼结束后,普京突然决定前往莫斯科郊外的索尔仁尼琴家中,拜访这位由于健康原因无法去克里姆林宫领奖的作家。普京对他说:“感谢您为俄罗斯所做的贡献。直到今天您还在继续自己的活动。您对自己的观点从不动摇,并且终生遵循。” 

    2006年87岁高龄时,索尔仁尼琴1968年出版的小说《第一圈》被改编成了一部10集电视连续剧,在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公映。他本人担任电视剧的画外音主持。如今,这部遭禁40年的禁书也即将在俄罗斯完整出版。索尔仁尼琴30卷本全集将由莫斯科时代出版社于2010年之前全部出齐。该全集将囊括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各类作品,既有《第一圈》、《古拉格群岛》和《癌症楼》等小说,也有《牛犊顶橡树》和《同行两百年》等自传、史学和政论作品,还有之前的各种文集都未收入的演讲和发言的整理稿。 

    曾有评论者认为,索尔仁尼琴的国际声誉来自其对前苏联的批评,他是作为“铁幕”以西的政治工具而被过度吹捧,是美苏政治博弈棋盘上的一枚棋子。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看来,索尔仁尼琴的价值,在于他挑战“共产专制”的勇气。 

    然而,索尔仁尼琴也得到了苏联(俄罗斯)普通百姓的认可,得到了全世界众多读者的热爱,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在人们备受压抑、不敢吐露真情的时候,说了真话。

与俄罗斯命运相连的“流亡作家”
书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