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牌坊村探究竟

本刊记者 李荣刚 发自广安 《 环球人物 》(

    广安市向北7公里,是小平同志故里——协兴镇牌坊村。这里青山绿水,梯田层叠,阡陌纵横,稻谷飘香。渠江、浓溪河绕村而过,宛如两条玉带。清晨,记者到达时,邓小平故里纪念园还没开门,参观者登记处,就已有上百游客在等待。 

    让亲属自力更生 

    邓小平故里纪念园对面,坐落着一幢幢中式别墅,这是政府专门给从“邓家老院子”周围搬迁出来的农户修建的,每幢别墅住两户人家。别墅区的电线杆上,有一个大而醒目的路标牌:“邓小平舅父家‘淡氏农家乐’往里50米”。 

    顺着路标的指示,记者来到一幢别墅前。一位穿着背心短裤的60多岁老人正在“淡氏酒家”门前打扫卫生。他热情地招呼记者进客厅坐下,并自我介绍是“邓小平的表弟”,叫淡文全。 

    淡家客厅正墙的中央,悬挂着“邓小平舅父淡以兴之家”的大匾额,正上方挂着一张1986年邓小平夫妇和淡以兴夫妇在成都的黑白合影。两边的墙上,贴满了主人收集的小平同志在各个时期的生活照片。进来吃饭的游人,都会在照片前驻足端详。 

    淡文全告诉记者,“小平表哥”一直对他父亲淡以兴很关照。大约从1977年下半年开始,淡家陆续收到从北京某信箱寄来的衣物等包裹,上面的署名是卓琳。其间,也会不时收到一些汇款,是给淡文全父母的生活补贴,每次基本都是10元钱。从1978年8月开始,这笔汇款每月都固定收到。“以前每次寄钱物来,卓琳嫂子就写一封信给我父亲。这年9月,她连续寄两封信。信中说,‘幺舅舅:8月份生活费10元已于8月初寄出,忘了写信告诉你了,不知收到没有?现在又寄去9月份生活补助费10元,望收。以后我们每月七八号给你寄,你估算一下什么时侯可收到(这个月什么时侯收到的下个月也差不多这样),你到时就去问一下……’”淡文全说,一直到1990年,他的父母都不在了,这笔固定汇款才停止。据淡文全介绍,他的表哥邓小平虽然对淡家很关心,也很照顾,但更要求他们自力更生,不要依赖政府照顾。1978年初,邓小平夫妇在成都接见广安县委领导时,曾告诉他们不要“因为是邓小平的亲戚”而给淡家搞特殊:“我们年年都给舅舅寄些钱,他好喝酒,寄多了会浪费,也对身体没好处。你们在生活上不要给他太多照顾,叫子女们好好遵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 

    “虽然我从没见过小平表哥,但从小,我就感受到了他对我们家的关心。”淡文全说:“在我们协兴老街,有人说因为邓小平属龙,所以他不回家。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对,表哥是非常爱自己家乡的,我父母在世时,他经常询问家中的情况,只是他工作太忙了,没有时间回家乡。” 

    邓家18代“根深叶茂” 

    告别“邓小平舅父家”,记者在邓小平故居管理局局长马福的带领下,走进了邓小平故里纪念园。 

    这个纪念园以邓小平故居为核心,园区总面积55万平方米。园内上百种树木、花草枝叶繁茂,像个森林公园。 

    入内,首先到达的是邓小平铜像广场。“老人家”身穿短衫、军便裤、圆口布鞋,面带微笑地坐在广场中央的椅子上,亲切地注视着家乡的山山水水。 

    继续往北走,是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坐西向东。三个斜坡屋顶错落有致,三宕三叠,隐喻邓小平“三落三起”的人生经历。中间一堵高墙直耸云天,寓意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馆内有个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的展厅,分“走出广安”、“戎马生涯”、“艰辛探索”、“非常岁月”、“开创伟业”、“小平您好”六个部分展示了小平同志光辉的一生。 

    在邓小平故居陈列馆,记者看到了新修订的牌坊村《邓氏家族分谱》。族谱记载,邓家原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邓家先祖邓鹤轩以兵部员外郎之职入蜀,安家广安。到邓小平的父亲这一代,邓家已经在广安繁衍了18代子孙。 

    纪念馆北边500米处,是小平同志的故居——一个具有浓郁川东风情的农家三合院。院子大门朝西,由东、南、北屋组成。堂屋门额上挂着江泽民同志题写的匾额:“邓小平同志故居”。北厢房中间的一个房间里,陈列着一张做工精细、古色古香的雕花木床。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就出生在这张木床上。“这床是用柏木做的,是小平同志生母淡氏的陪嫁。”陪同的马福告诉记者,“和很多旧时的妇女一样,小平同志的母亲兼具四川妇女勤劳和善良的优秀品质。小平同志曾深情地说:‘当时那个家庭能够维持下去,全靠母亲。’” 

    后院有一片茂密的竹林。村里的老人说,小平同志小时候最喜欢到竹林里玩耍。 

    从竹林沿青石板路往北走百余米,可见一方形似弯月的荷塘。荷塘的旁边有一口老井,这就是远近有名的“邓家老井”。上前看,井里的水面竟高于外面地表近60厘米。据说,这口井是明朝时邓家先祖迁入广安时挖掘的,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邓家祖祖辈辈和乡亲们一直共饮这口老井的水,他们用井水酿酒、磨豆腐。在这里,童年的邓小平经常帮母亲淡氏提水洗菜。夏天,邓小平还经常用井水冲浴。 

    现在,“邓家老井”已成了当地知名的矿泉水品牌。 

    牌坊村三易其名 

    纪念园的尽头,有一座造型精美的高大石牌坊,上书“德政坊”。牌坊用青砂石垒砌而成,高约12米。马福告诉记者,据邓家族谱记载,邓家有过辉煌的族史,迁入此地后邓家第十二世孙邓时敏,1745年官拜大理寺正卿。告老还乡后,被清政府授予通奉大夫。为表彰他的德行,嘉庆皇帝下旨为其家乡赐造了“神道碑”和“德政坊”。牌坊村因此得名。 

    不过,牌坊村在“文革”前和“文革”期间,也曾三次改名。 

    1958年“大跃进”时,全国刮起“共产风”和“浮夸风”。牌坊村也不例外,紧跟形势,大炼钢铁,“大放卫星”,牌坊村改成了“伟大大队”。1962年,刘少奇和邓小平开始调整经济政策,出台了“农业六十条”,实行农业改革的紧急措施“三自一包”。各地此前充公的房屋、自留地、牲畜等私有财产又还给了农民,这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人们的生活也得到了较大改善。次年,“伟大大队”又改回了“牌坊村”村名。 

    可是,好景不长,1966年“文革”开始,邓小平被戴上“党内第二号最大走资派”的帽子,“红卫兵”、“造反派”冲到邓小平家乡,砸烂了牌坊村的村牌,强迫把村名改为“反修大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小平同志主持工作,“拨乱反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牌坊村又恢复了原名,一直到今天。 

    马福告诉记者,牌坊村村名的变迁,是时代的产物,并非全因小平同志的沉浮而变。当然,小平同志的沉浮对家乡的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在今天的牌坊村,人们仍然记得这样的顺口溜:“我是广安叫花子,最恨江青几个人,小平同志快出来,免得我们饿肚子!” 

    故居的三次维修 

    小平同志的母亲淡氏于1926年去世,10年后他的父亲也病逝,此后一直是他的继母夏伯根在维持这个家。邓家人全部离开牌坊村是在1951年。当时,主政大西南的小平同志正在领导搞土改,他写信给广安当地政府:按政策办事,不搞特殊照顾,将他家的家产全部分给农民。小平同志把从未谋面的继母夏伯根和两个妹妹接到重庆。广安县委和土改工作队接到小平同志的指示后,立即照办。邓家的家产都分给了当地村民,9户农民搬进了“邓家老院子”。 

    “文革”结束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到邓小平故居参观的国内外游客越来越多。而当时,“邓家老院子”因年久失修已破旧不堪。 

    从1980年起,广安县政府开始对邓小平故居进行保护管理,并进行维修。 

    据当时负责维修的县委办公室主任邓欲治回忆:“县政府给了我们1.1万元经费,我们只是给小平同志故居添了些砖瓦,补了补墙壁,修了一条便道,在周围栽了一些树。可是,这一次小小的维修居然惊动了小平同志。邓办(邓小平办公室)专门通过四川省委过问此事。打那以后,广安县委再也没敢对故居进行过维修。” 

    但是,对小平同志故居进行维修和保护一直是家乡人的心愿。1986年春,小平同志偕夫人卓琳,到成都考察工作。广安县委领导专程前往成都看望小平同志夫妇。时任县委书记的罗国兴再次向卓琳请示:“故居太破旧了,要不要维修一下?”卓琳思考了一会儿说:“你们要把钱用在人民的事业上,故居能保留下来就行了。”回广安后,县委召集有关部门领导开会,研究故居到底维修还是不维修?讨论的结果是:还是要维修,要不然故居就会垮掉。第二次维修时,迁走了住在里面的所有农户,门前的小路也变成了能开进小车的大路,共花费了17万元。 

    第三次维修是在2004年,即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的前夕,这次维修得到了中央、省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马福告诉记者,对于小平同志故居的保护情况,邓家人没有过多的要求,只是要求要多栽树,说小平同志倡导“义务植树,绿化祖国”,他的家乡应该走在前头。邓家子女还把小平同志生前在北京亲手栽培的树木,移栽到了故居。他们说,把这些树木移栽到这里,就像是父亲回到家乡一样。 

邓小平同志为何没回家乡
广安百姓的传说
牌坊村探究竟
家乡人的三次邀请
“哥哥为革命不回家”
“邓小平是全国人民的邓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