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普什宁江集团门前一条长约400米、宽约30米的路上,25个帐篷排成3列,像一个巨大的“帐篷阵”。金发碧眼的德国总技术工程师克洛斯领着我们,钻进了这个“阵”里:“这是一个救灾用的大型‘帐篷医院’,它的中文名字叫‘中德红十字会野战医院’。”
波音747驮来的医院
走进野战医院,首先看到的两个帐篷是调度室和门诊室。门诊室后面,是两个可以拆卸的移动厕所。厕所的左边是库房,门前放着可以空投的洗衣机。再往里走,依次是药房、检验科、放射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内科、外科、儿科和妇产科。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些帐篷大小不等,小的30平方米,大的50平方米。最大的一顶是手术室,它由轻薄的防火材料制成,材料中间密布充气管,能够自动充气,支撑起整个帐篷。手术室里,有一台自动散热空调,它让帐篷内保持了恒温、恒湿的环境。一台制氧机放在手术台一侧,它可以直接把空气变成氧气,代替了笨重的氧气瓶。旁边还有一台空气净化器,它可以直接对空气进行消毒,确保手术室的无菌状态。
克洛斯带我们走进手术室时,外科医护人员正在给一个刚刚被救出来的重伤患者做手术。我们悄悄地退了出来。在帐篷外面,克洛斯看着迎风招展的红十字旗帜,感慨地说:“我们是一家由波音747驮来的医院。”
5月22日,克洛斯和10名德国红十字会的同事,携带着重达49吨、体积300多立方米、总价值73.2万欧元(约合800万元人民币)的医疗设备箱,登上了柏林飞往成都的波音747飞机。到达成都双流机场后,这些设备由14辆大卡车运到此地。接着,他们马不停蹄,与来自上海华山医院和都江堰人民医院的中国医生,一起忙碌了34个小时,组装了这家移动式综合医院。5月26日上午,中德野战医院正式开始收治地震中的伤病患者,每天能诊治300多名病人。
和别的医疗队比起来,中德野战医院最大的特点是组建了“门诊区”和“住院区”。重伤患者在“门诊帐篷”里接受手术后,不需要远距离转移到市区医院,而是直接送进“住院帐篷”里继续治疗。在“住院区”,共有120张病床。
“我们还带来了德国红十字会捐献的150万欧元,足够医院运行3个月。”
帐篷里出生的孩子
我们问克洛斯,到中国后他印象最深的事是什么。他把我们带到了儿科病房:“5月31日,一名男婴在这个手术室诞生,这是在中德野战医院降生的第一名婴儿。”
那天早上9点,蒲阳镇双槐树村的孕妇张燕,在丈夫和婆婆的陪同下来到野战医院。医生发现,地震造成了胎位变化,胎儿头部朝上,且胎膜破裂、脐带脱垂。“自然分娩非常危险,必须马上实施剖腹产手术。”张燕的丈夫和婆婆急了:“你们这个搭建在马路上的帐篷医院,怎么能做手术?不行,我们要去成都的大医院!”
“到成都去?不可能,孕妇等不了那么长的时间!我们不是马路医院,我们是中德红十字会野战医院,完全具备实施剖腹产手术的能力!”克洛斯也急了,迅速协助中方医生把张燕送进手术室。
帐篷内,移动手术台一应俱全。氧气机、空气净化器推了上来,医护人员将张燕平放在手术台上,开始手术。40分钟后,帐篷里传出一阵啼哭,张燕产下了一个重3650克的男婴。她挣扎着从手术台上支起身子,看了儿子一眼,对丈夫说:“就叫他‘方中德’吧。”克洛斯得知孩子的名字后,高兴地说:“我喜欢这个名字,方中德是中德友谊的见证者。”
身体复原的张燕见到我们,激动地说:“要不是中德医院,我不知道孩子是否能保住。我给儿子取名‘中德’,是为了纪念中德野战医院,我要感谢中德两国的红十字会!”
把设备赠送给中国医生
40出头的克洛斯是一位工程师。他在德国开了一家水处理公司,同时他也是德国红十字会的一名志愿者。此前,他已有14年的国际救援经验。1994年,在卢旺达种族大屠杀之后的国际救援行动中,他第一次尝试建立野战医院。但那一次,医院的设施并不完备。真正建立起一家完整的野战医院,是在1999年他们对科索沃的国际救援行动当中。此后,他还到过土耳其、印度、伊朗、斯里兰卡等国家参加国际救援行动,其中有4次是地震救灾。
尽管经验丰富,但他怎么都没有想到,在中国地震灾区建立野战医院会如此顺利。“搭建医院的时间之短、投入使用之快,这在其他地方是没有过的。”
他特别感慨中方的高效配合。“中国的医生素质很高。我们带过来的医生并不足以运转整个医院,但是我们很惊讶,中国的医生对我们的设备竟然很了解。以前,我们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培训当地的医务人员使用这些仪器,很多医生甚至没见过这些仪器。但中国医生几乎不需要我们的指导。所以我要把这些设备全部赠送给中国医生——除了一辆越野车,它可没有中国牌照。”克洛斯幽默地笑道。